1985年4月20日,就讀香港島港島中學的一對英國籍情侶,在前往香港島北角的賽西湖公園之後失蹤。
翌日,有晨運客在當時仍是荒地的北角寶馬山配水庫附近發現兩人屍體,男死者雙手反綁,身上傷痕多達數百處,而女死者死狀則更恐怖。
經驗屍後證實兩人是被人亂棍打死,而且女死者曾被強姦,男死者則重傷後多個小時,因失救而死。事後,警方根據女死者體內的精液、以及兇案現場遺下的女死者內衣及兇器,拘捕一群當時年僅16、17歲的「童黨」(一群具反社會傾向的未成年人)。
1985年11月,警方拘捕涉及此案的童黨,其中包括尹三龍。
尹三龍,1968年出生於香港,是當時最為人熟悉的少年犯。他在1985年11月因寶馬山雙屍案而與其他同謀的少年被捕,1987年,因謀殺罪被判死刑。
到了1992年,香港總督會同行政局按照慣例赦免他們的死刑,改判終身監禁。尹三龍等人因案發時未滿18歲,他們要待成年之後等候英女皇發落,決定往後的刑期。
由於主權移交後"等候英女皇發落"的指令不再生效,使他們的前途變得未明。不過至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相關法律條文變得無效,各少年犯前途未知。
他們的家屬曾到港督府示威,要求港府為這班少年犯訂下實際刑期。直至2004年,港府允許尹三龍在9月出獄,與家人團聚。
本案件曾被改編為電影《等候董建華發落》,於2001年播出。這是一部勇氣可嘉的真人真事改編電影。該故事沒有將著落點放在已經釋放刑囚或者針諷政策上,而是引人思考,鼓勵公眾關注未成年犯人。
參考資料:《寶馬山雙屍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