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WS和優衣庫聯名T恤發售,零點剛過便被一搶而空,門店模特身上的衣服也被顧客買走。不惜撞衫也要購買的聯名T恤到底有什麼魔力?
這個魔力不在優衣庫的T恤質量有多好,而是KAWS與優衣庫聯名的衣服便宜且量大!要知道,KAWS家的玩偶剛一開始出售便全部賣出的事情可不是一次兩次了,哪怕作為一個玩偶,它的官方價格曾被定為580$,約合人民幣4064元(我對玩具價格的認知還停留在幾百塊錢一個的玩具車)。
所以,買不到KAWS的顧客只能去搶購聯名T恤;買不起KAWS的顧客也只能從聯名T恤中找到一絲絲安慰~畢竟,人家買的不是衣服,是那個符號。我想,如果把優衣庫換成zara或者其它快時尚品牌,同樣也會遭到瘋搶吧 ~
從2008年到2018年,KAWS的拍賣成交額走勢總體呈上升趨勢,而從2017年到2018年的變化顯得尤為突出。這一數據變化雖然嚇人,卻是在意料之中。KAWS的市場囊括了高端、中端、低端消費人群(便宜的商品能不能搶到就是另一回事了~),很少有潮流品牌能將自己的市場做得如此廣。
它的定位並不是如何做好一個玩偶,受眾市場也不是那些不懂玩具為何物的小孩。它是一種文化符號,一種能代表少數人態度的符號。它可以表達年輕人在這個時代面臨的壓力、焦慮;它可以將藝術從高高在上的殿堂移到人們的生活中;它又可以將街頭文化放到一個個高檔櫥窗中。它傳達的是一種情感共鳴或文化輸出,從而引導消費者進行感性購買。
而為這個文化符號增加附加值,讓大眾一次次刷新對玩偶火爆程度與價格認知的,便是KAWS所做出的各種舉措。
品牌聯名
從國際知名運動品牌耐克到著名奢侈品牌DIOR,各大品牌都希望把這個文化符號放到它們的產品中。如此一來不僅能保持和提高品牌的熱度,更能進一步拓寬消費者市場。
網紅打卡
正如成都太古裡熊貓一樣,長沙IFS大樓上也建造了一個玩偶雕塑。雖然不如成都熊貓一般具有地域特色,但這一新地標的建設增加了這個城市的潮流文化氣息,也為KAWS的商業價值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名人效應
從陳冠希紀錄片、周杰倫INS到為侃爺設計專輯封面,這些個例背後反映的是KAWS在名人圈中備受追捧的現象。而每一位明星背後的巨大流量也在無形中為KAWS做了宣傳。
但消費者對潮流的追捧是有熱度的,正如每一個時尚元素都只在有限的時間出現在大眾眼中。當熱度慢慢下降,當KAWS的商業價值被褪下,其真正的藝術價值又能打動多少人的心?又有多少消費者樂意為之買單?這些問題不是你我能回答的,需要時間去證明。
以上內容原創,純屬個人看法,認同請點讚、轉發或評論。有異議請留言,歡迎討論。照片侵刪,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