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女高官存款上億,並持有近9億元債權

2021-01-12 海峽導報

臺「監察院」今天公布最新一期廉政專刊,「文化部長」鄭麗君與丈夫沈學榮的存款,雖較上期減少3800多萬元(新臺幣,下同),但仍超過1億元,並持有近9億元債權,事業投資達4億餘元。

鄭麗君

根據「監察院」第159期廉政專刊指出,鄭麗君與丈夫沈學榮共同申報存款1億2788萬5256元,債權8億8857萬9000元,包含朋友創業借款、居磁工業和慕哲社會企業股東借款等,此外,沈學榮也投資元基材料、居磁工業、光源社會企業、慕哲社會企業金額高達4億975萬元。

不動產部分,鄭麗君申報位於臺北市大安區的土地2筆、建築物4筆,信託位於臺北市內湖區土地2筆、建築物3筆。另沈學榮持有價值高達1億935萬元的友達與可成股票、4張南山人壽保單。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與太太「經濟部次長」王美花申報土地2筆,建物8筆,都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房地產總價額為1億3800萬元,存款834萬1373元,有價債券349萬467元,持有朋友借款的債權110萬5000元,但也背負241萬2391元房屋貸款,另外王美花信託位於臺北市文山區的3筆土地、2筆建物。

另外,珠寶、古董、字畫等其他有相當價值的財產共576萬元,其中顧立雄收藏多幅畫作,價值185萬元,並擁有一支110萬元的手錶,夫妻兩人也分別擁有價值67萬元的高爾夫球證。

「黨產會」主委林峰正與太太解瑄共同申報存款2254萬7115元,有價證券4433萬3625元,淡水第一信用合作社營業部社員股金1萬元,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文山區、花蓮縣吉安鄉的土地11筆,以及在臺北市北投區、文山區的建物2筆,同時信託土地8筆,建物3筆,投資漢翔、元大金控等價值5093萬6690元股票。

「促轉會」代理主委楊翠與先生魏貽君申報桃園市楊梅區土地1筆、建物1筆,存款119萬8168元,保單7張,背負331萬4840元債務,包含個人與職工福利貸款,信託苗慄縣通霄鎮土地1筆。

綜合臺媒報導

相關焦點

  • 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存款逾1.6億
    來源:中國臺灣網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3月29日訊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監察院」第143期「廉政專刊」29日出刊。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存款為「內閣」之首,有1億6664萬6004元(新臺幣,下同)。
  • 民進黨女政客身家10多億新臺幣,存款竟只剩2432萬元
    身家10多億元(新臺幣,下同)的臺當局前「文化部長」鄭麗君發生什麼事了,存款竟僅剩2432萬3727元?臺「監察院」最新公布的財產申報揭密,原來鄭麗君購入臺北市大安區精華路段9390萬豪宅以及近4000萬元的股票,錢沒不見,只是轉換標的。
  • 臺高官財產曝光:蔡英文1181萬,但「首富」是她
    (觀察者網訊)臺當局「監察院」3月29日公布最新一期《廉政專刊》,包括蔡英文在內的一眾臺當局高官及「立法委員」的存款及土地被公開。蔡英文逾5400萬新臺幣的存款不算少,但遠低於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1.6億;在不動產方面,國民黨「立委」王金平則以77筆遙遙領先。
  • 力推「臺獨課綱」的臺前「文化部長」身家16億 存款卻僅2432萬元
    @銳看臺灣報導 在擔任民進黨當局「文化部長」時曾力推「臺獨課綱」的鄭麗君,發生什麼事了?她身家十幾億元,現在公布的出來的存款竟僅剩2432萬3727元。臺「監察院」最新公布的財產申報揭密,原來鄭麗君購入北市大安區金華段9390萬豪宅以及近4000萬元的股票,錢沒不見,只是轉換標的。鄭麗君在內閣期間,被稱為身價最高的「閣員」,因為財產總在16億元左右,鄭麗君在今年5月20日的離職申報中,意外被發現與丈夫沈學榮共同申報的存款竟然只剩2432萬3727元,讓人好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臺文化部門負責人鄭麗君存款逾1.6億 系行政機構首富
    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存款逾1.6億  中國臺灣網3月29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監察院」第143期「廉政專刊」29日出刊。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存款為「內閣」之首,有1億6664萬6004元(新臺幣,下同)。
  • 民進黨又雙標了,這次他們向媒體伸出了黑手……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國民黨文傳會29日質疑,民進黨當局為了宣傳自己,近4年來提供媒體破百億新臺幣的標案,並指出臺灣公視、三立、民視3家親綠媒體得標金額佔百億標案的一半,痛批民進黨當局明顯違背過去強調的黨政軍退出媒體,且審查標案的評選代表背景完全沒有利益迴避
  • 【民進黨當局揚言嚴懲大陸抽砂船:最重判7年罰1億新臺幣】
    2020-12-24 10:19:19 來源: 海峽導報社 舉報   民進黨當局有關部門指控大陸抽砂船
  • 民進黨當局揚言嚴懲大陸抽砂船 還建議將沒收船隻當臺軍「靶船」
    【民進黨當局揚言嚴懲大陸抽砂船 臺高官還曾建議將沒收船隻當臺軍「靶船」】民進黨當局有關部門指控大陸抽砂船「越界」採砂,破壞生態環境。臺「立法院」今天初審通過修正草案,未經許可採取砂石者,最高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億元以下罰金。
  • 總臺海峽時評:民進黨當局是出賣臺灣同胞利益的罪魁禍首
    民進黨當局日前宣布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以及30個月齡以上的美牛進口,引發島內各界強烈抗議。民進黨當局為了博取美方政客的所謂「相挺」,極盡諂媚、毫無底線,淪為美方勢力的提線木偶,成為出賣臺灣同胞利益的罪魁禍首。△雲林縣兩百多位養豬戶到縣府陳情,希望美豬不要進口。
  • 民進黨雙標日常:曾主張黨政軍退出媒體,如今伸黑手控制媒體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國臺灣網7月30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國民黨文傳會29日質疑,民進黨當局為了宣傳自己,近4年來提供媒體破百億新臺幣的標案,並指出臺灣公視、三立、民視3家親綠媒體得標金額佔百億標案的一半,痛批民進黨當局明顯違背過去強調的黨政軍退出媒體,且審查標案的評選代表背景完全沒有利益迴避,質疑獨厚特定媒體。
  • ...藍委」:國際舞臺上沒有這種玩法,勸民進黨當局別當「凱子」
    臺灣中時新聞網1月10日報導稱,國民黨「立委」吳斯懷對此表示,「國際『外交』舞臺上沒有這種玩法」,根本是欺負臺灣不敢拒絕,而且如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所說,克拉芙特不是外交官也不是政治人物,是共和黨大金主,募款功力一流,她的到來可讓民進黨稀釋萊豬(含瘦肉精的豬肉)壓力,但可能要重金侍候,因此勸民進黨當局「不要再當『凱子』(指為了別人白花錢的傻子)了,花了錢還可能得罪拜登團隊。」
  • 民進黨當局自造潛艇,砸掉兩百億,至今圖紙沒見著!
    有在野黨「立委」爆料,自造潛艇計劃實施以來,已經花費超過200億(新臺幣,下同),但目前連潛艇設計圖都沒有。資料圖按照臺灣防務部門規劃,自造潛艇計劃將分「兩步走」。第一階段是「合約設計」,第二階段為「原型艦籌建」。據臺媒報導,過去三年該計劃已花去近278億元,2021年度將進一步編列105億元。
  • 臺高官首秀一問三不知 民進黨這樣的高官不止她一個!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臺當局新任「勞動部長」許銘春上任一個月,昨天(27日)首次到「立法院」備詢,好端端的處女秀卻頻被打臉,差點招架不住「立委」們的質詢,遭國民黨「立委」怒轟「一問三不知」。民進黨執政至今還不足兩年,但一路問題重重,光像這樣暴露在大眾面前的「一問三不知」的高官就有好幾個!
  • 民進黨當局已成「跳票者聯盟」
    民進黨當局上臺已經滿兩年。對於蔡英文競選時所提出的六大勞工政見,臺灣勞工陣線日前召開記者會強烈要求立即兌現,以實際的政策向選民交代。勞陣秘書長孫友聯提醒蔡英文,「開了支票,沒有兌現就是跳票」。  這話可難不住當局。臺灣剛開始民主選舉的時候,有一位民進黨「立委」說了一句名言:「政治是高明的騙術」。
  • 民進黨當局為何自打耳光?​
    繼上個月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發表聲明表示,不尋求「臺美復交」之後,民進黨要角、臺灣前政府高官邱義仁代表蔡英文參加美國智庫視訊會議,他表示「只有瘋子才會搞臺獨
  • 臺南200億,花蓮才3億!| 民進黨當局救災款區別對待引質疑
    地震中坍塌的花蓮統帥大飯店。  9名陸客罹難  花蓮近海6日深夜發生淺層強震,造成4棟大樓傾倒。截至11日,地震造成17人死亡,其中9人為陸客。花蓮縣長傅崐萁11日宣布,最後兩名受困的陸客被大梁壓住無法移出,已確定罹難,在徵得家屬同意後停止搜救,大型重機具將進駐開挖。
  • 臺媒盤點民進黨當局朝令夕改 政策「九彎十八拐」
    中新網8月2日電 臺灣《聯合報》2日報導說,臺灣民進黨當局朝令夕改並不鮮見,碰上特定議題更是政策「九彎十八拐」。為此,臺媒盤點了民進黨當局朝令夕改的多方面案例。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  能源議題至少「轉」3次  要說民進黨當局「政策轉彎」次數最多的,當屬能源議題。  臺灣行政部門原本推動用電大戶節電措施,對於節電達標者給予節電量基本電費2成的獎勵,未達標者加4成處罰。然而,這一措施被臨時叫停,改為「協助企業節電」,並建立緊急應變計劃,讓企業不會無電可用。
  • 吃相難看——藍營批民進黨高官「近親繁殖」
    國民黨籍民代盧秀燕、林德福點名批評民進黨用人「近親繁殖」、未「去家族化」。盧秀燕憂心地指出,臺灣公務人員眾多,科長級等中階主管還沒關係,但民進黨上臺後許多高官「近親繁殖」,令外界好奇這是否為裙帶關係?內舉不避親?這對臺灣發展好嗎?攸關臺灣發展的當局高階主管位置本就很少,應該要集思廣益,可是目前卻是泛家族在聘用。
  • 邱毅、黃智賢被民進黨當局盯上了
    作者:滕飛 審稿:淺夢 據臺媒報導,國民黨前「立委」邱毅和黃智賢在參加完環球時報年會後,立馬就被民進黨當局盯上了
  • 三倍券看民進黨當局施政:沒有最亂只有更亂
    民進黨當局原本以為跟2009年發放實體消費券相比,數位支付在這11年間已有長足進步,因此欲借鼓勵數位綁定預購「三倍券」,進一步來推廣數位支付,以利達成環保減紙的目標。然而躲在冷氣房裡的決策者,忽略了民眾有用實體券集資購買家電、集體旅遊、贈禮及捐贈等的需求,使得數位綁定三倍券的比例低到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