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追蹤》改編自呂錚創作的金盾文學獎作品《贖罪無門》,講述中國經濟大潮風起雲湧之時,兩個情同手足的異姓兄妹馬德慶和文皓的人生也進入了拐點。身為刑警隊長的哥哥馬德慶被調往了剛成立的經偵大隊,頓覺英雄無用武之地,更令他懊惱的是妹妹文皓一意孤行,放棄公職投入商海,接二連三惹出事端。文皓生意賠了,她以同樣的騙術嫁禍於下家得以翻盤,但受害方卻因此自殺,文皓的精心設計使他逃脫了法律的懲罰,馬德慶此時也意識到經偵工作任重道遠。此後經年,兩兄妹一個成為了熱衷慈善的商界大顎,一個成為了經偵隊伍的領頭羊。然而原罪的陰影卻一直讓兄妹二人處於情與法的糾葛與較量中。馬德慶始終用自己的方法幫助和警醒著妹妹不要觸及法律邊線,但對噩夢的迴避和對欲望的追逐,最終使文皓毀了身邊人,也毀了哥哥的家庭幸福。當一切塵埃落定,文皓在馬德慶的陪伴下終於走向了贖罪之門。這對情同手足的異姓兄妹,在九十年代中期的中國經濟大潮中進行情與法的糾葛與較量。
劇中,張國立扮演警察馬德慶,與其以往塑造的小人物有所不同,七分正氣三分痞。而閆妮飾演的妹妹文皓,是圓滑世故、膽大細心、亦正亦邪的角色。同時身為導演、演員和製片人多重身份的張國立說:「之前這部劇叫《贖罪無門》,是作者想警醒世人,一定不要犯罪,有些罪過是你無法挽回的。這個視角很震撼,但在創作過程中,我們不斷被觸動有新的感悟,在經濟大潮中,有很多人犯有原罪,這些人現在想贖罪想回饋社會,我還是希望這些有能力的人能真正尋找到贖罪的路,後來這部劇又改名叫《贖罪門》,感覺整個劇就有了生的希望,為原罪者贖罪開門,經過內心的救贖和行動上的表現來改變命運,幾經討論之後,我們最終把名字確定為《愛的追蹤》,在過程就有所感悟,有所改變,一改沉重的氣氛,表達最終的愛的主題。」
閆妮曾在採訪中表示:「這部劇給我的觸動太大了。那個年代的人創業的情懷我是懂的,所以我很想接演這個角色。演過之後,我一直在思考,我們的人生在尋找什麼?我演的人物曾有很多選擇,僅僅是其中一次選擇犯錯誤,就斷送了別人的性命,之後她有再多風光,晚上都無法安然入睡。所以人生,一定要慎重選擇,不要有一天自己做的事無法承擔。現在有很多社會的中流砥柱,他們一朝選錯,就成為永遠的階下囚。」內心的掙扎會在午夜夢回之時縈繞身邊,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的道理在巨大的資金誘惑面前就變成了不是所有人都能懂得的道理。該劇聚焦於人民公安和商界大鱷,與以往的刑警劇相比,這個反映經濟犯罪偵查警察的戲是一個比較新穎的題材。涉案劇重返黃金檔為涉案題材電視劇的創作帶來了曙光,不再只聚焦於案件本身,放眼愛與救贖的本質才使得案件本身有了更大的看點。和以往電視劇中閆妮扮演的女性角色不同,這次閆妮扮演的文皓在播出時就引起了轟動。凌亂帥氣的板寸頭、緊身包臀的牛仔褲、磨砂做舊的短靴,這樣的造型讓觀眾大呼意外,從小就天不怕地不怕的假小子的性格,和開頭就因為打架被帶去公安局的人物設定,也讓閆妮秒變「街頭小霸王」。對於這種顛覆形象的嘗試,其實在背後有著更深層的原因:「當時國立老師找我的時候時希望我來演另一個女性角色的,但是當我看了劇本之後,我覺得自己更想演的是馬德慶(張國立飾)的弟弟文皓,然後我就跟國立老師說了我的想法,看能不能把這個調一調。我們經過了一夜時間的討論和掙扎,最後把兄弟改成了兄妹,所以其實這次我演的是一個男人,是另一個男主角。」在這樣的背景下,經過閆妮和化妝師深入討論過後,一致覺得這樣的造型符合文皓這個人物性格的,因為曾經生活在那個時代,也曾跟著潮流一起聽搖滾、穿喇叭褲,自由而奔放,快樂且無憂。
從人物性格來說,閆妮飾演的文皓亦正亦邪,既是世故圓滑的商界大佬,又是一個在心中充滿罪惡渴望贖罪的負罪人。閆妮曾在採訪時候表示過:「其實我身邊還真的有過類似文皓這樣的人,他們白手起家,第一桶金可能不是那麼乾淨,雖然後來大富大貴,但是內心一直飽受煎熬,只能在午夜夢回之時獨自懺悔卻連身邊最親近的人都不能傾訴,最終還是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我對他們是了解的,看到過,才懂得。」
微信號:chinatvguide
聯繫電話:010-86098515
《劇情指南》系由國家廣電總局旗下傳媒《電視指南》雜誌社營運的官微平臺。公眾號以打造中國電視劇風向標為理念,以中國電視劇大數據為內容核心,為中國電視劇發展搭建平臺。主要板塊:政點快報,獨家熱評,新劇展臺,藝員數據,項目眾籌,品牌推送,指南數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