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成都,為什麼要去都江堰?

2021-02-23 星球研究所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於探索極致世界

在成都西北部

有一片與眾不同的土地

論面積

它只是14000km2大成都的1/12

論行政區劃

它也只是成都下轄20個區縣市的一份子

(都江堰市位置示意,製圖@鞏向傑&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但是

它名為都江堰

一個以古代超級水利工程命名的城市

這個名字便註定了

它的不凡

 

在這裡

橫斷山脈與成都平原

比肩為鄰

一邊萬峰聳立

一邊沃野千裡

(從城市遙望巍峨聳立的群山,攝影師@何益)

在這裡

河流穿行於高山峽谷

又漫流於廣袤平原

一邊咆哮激蕩

一邊隨性發散

(平原上擺蕩的河流,攝影師@李祺)

在這裡

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與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

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

鼎足而立

 

前者是

歷經800萬年演化的孑遺國寶的家園

後兩者是

持續運轉2200多年的工程奇蹟

和香火綿延1800多年的道教名山

(青城山與大雪塘同框,攝影師@藍天)

這裡究竟是

一片怎樣的土地?

為何會誕生

截然不同的兩類奇觀?

 01 

超級階梯

都江堰地處

青藏高原與成都平原

過渡地帶

 

從高空俯瞰

一座清晰的「臺階」

近南北方向延伸

將其分為兩個迥然相異的世界

(青藏高原-成都平原過渡帶的「超級階梯」,製圖@鞏向傑&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臺階」以西

群山的世界

兩大山脈分據南北

(都江堰市地形示意,製圖@鞏向傑&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北部是龍門山

地形起伏較大且高差懸殊

其中光光山最高

海拔4582米

為都江堰市最高點

(從城市遙望光光山,攝影師@劉向瓊)

南部屬於邛崍山東支

其中令人矚目的是

海拔2434米的趙公山

筆直陡峻的山體一字排開

形成一堵「密不透風」的山牆

(請橫屏觀看,趙公山,攝影師@何益)

距趙公山不遠處

則是聞名遐邇的青城山

由一系列山形各異的山峰組成

分別名為高臺、天侖、筆架、香積

青峰、丈人、鬼城、木魚、鉸子

玄真、飛赴、赤城、龍居、藥王

乾元、三獅、涼風頂、禪師巖

混元頂、軒轅頂等

人稱「青城36峰」

其中高臺山最高

海拔1260米

為青城第一峰

(俯瞰青城山,樓閣所在處即為高臺山,攝影師@盧鳴浪)

「臺階」以東

則是平原的世界

最低海拔不足600米

(請橫屏觀看,近處的平原與遠處的高山形成鮮明對比,攝影師@陳和勇)

從高山到平原

急劇變化的地形

好似一道巨型屏障

擋住了水的去路

每逢夏秋季

遠道而來的暖溼氣流

沿著成都平原向西推進

迎面撞上「超級階梯」而被迫爬升

形成頻繁的降雨

這便是著名的華西雨屏帶

(山中雲海蒸騰,攝影師@劉向瓊)

豐沛的降雨

在群山之中匯聚成溪

溪流縱橫交錯、彎曲擺蕩

加上地形高差懸殊

或切割出峽谷

(虹口峽谷,攝影師@李祺)

或跌落成瀑

(山間瀑布,攝影師@曹維兵)

或流入湖泊

(龍池,位於龍池國家森林公園,攝影師@陳和勇)


最終

大大小小的河流

匯入岷江

(岷江為都江堰市境內最大的河流,下圖為奔流直下的岷江,攝影師@曾岷)

岷江洶湧澎湃

裹挾著砂土碎石

衝出山口,進入平原

在山前不斷擺蕩

砂石呈扇狀沉積

經年累月之後

居然衝積出一片廣袤的沃土

(衝積扇形成示意,製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豐富的地貌、充沛的水源

以及溫潤的氣候

則在「臺階」的兩側

孕育出兩種生命世界

群山上

植被鬱鬱蔥蔥

參天古木遮天蔽日

(植被鋪滿山體,攝影師@李祺)

以青城山為例

森林覆蓋率超過72%

四季蒼翠、幽深莫測

其中不乏

珙桐、銀杏、青城石櫟等

多種孑遺、珍稀和特有植物

(青城山中遮天蔽日的樹木,攝影師@曹維兵)

還有大熊貓、金絲猴、獼猴等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龍池國家森林公園中的獼猴,攝影師@肖樹清)

平原地帶

則成了人類的家園

早在4500年前

先民們便踏足了這片土地

他們開墾荒地、種植農田

(農田景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就這樣

迥異的地貌、水系、生命等

在這裡各安其所

特別的地理位置

讓都江堰成了一座

分隔兩個世界的「超級階梯」

(山地與平原,攝影師@巫櫟鴻)

但是

從階梯奔流而下的岷江

在平原上肆虐泛濫

卻成了人類的大麻煩

 02 

超級工程

多雨季節

水量暴增的岷江

在衝出山口之後

猶如脫韁的野馬

漫過堤岸、肆意橫流

將平原地帶變成一片汪洋

正所謂

(引自岑參《石犀》)

江水初蕩潏[yù],蜀人幾為魚

另一方面

衝出山口的岷江

並沒有順直流入整個平原地帶

而是迎面撞上了玉壘山

於是江水只能被迫向南

從而造成了成都平原東旱西澇

(岷江被迫向南流動示意,底圖源自@Esri Image Map)

一邊是洪水肆虐

一邊又赤地千裡

面對岷江這樣的「搗蛋分子」

一場長達兩千多年的治水運動就此展開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全貌,攝影師@陳和勇)

整個工程

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

是一座分水堤壩

名為「金剛堤」

它將岷江分為近西一側的外江

和靠近玉壘山一側的內江

堤壩的頂端名為「魚嘴

(現今的魚嘴由混凝土和鵝卵石築就,下圖為平緩插入水中的魚嘴,攝影師@趙靖影)

魚嘴

可以根據水流的流量

按固定比例實現分流

在豐水期

岷江徑流量大

流經魚嘴的江水

有六成的水量進入外江

四成進入內江

而枯水期則恰恰相反

這便是「四六分水

可謂精巧絕妙

(魚嘴分流示意,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不同時期的內外江對比,攝影師@鄧青)

此外

魚嘴還具有排沙的功能

以洪水期為例

大量的水流進入外江

同時也帶走了大部分沙石

而進入內江的沙石

則需要工程的第二部分來處理

在金剛堤的末端

有一段名曰「飛沙堰」的低矮堰體

僅比河床高出約2米

一般情況下

它屬於內江堤岸的一部分

(枯水期露出水面的飛沙堰,攝影師@李昌華)

當洪水來臨時

內江水位迅速抬升

高過堰體的水流

便會溢出至外江

與此同時

內江中的沙石

也會在河流彎道環流作用下

沿著堰體排洩出去

故而得名「飛沙堰

(汛期飛沙堰溢流的場景,攝影師@唐潮)

工程的第三部分

則是一道

位於玉壘山山脊上的缺口

(玉壘山山脊上的缺口,攝影師@巫櫟鴻)

內江水經此缺口

流向廣袤的成都平原

而且其細長如瓶頸

可像水龍頭般控制進水量

人們贊其為「寶瓶口

(俯瞰寶瓶口,攝影師@唐潮)

就這樣

魚嘴、飛沙堰、寶瓶口

外加其他輔助設施

便組成了這座宏偉的超級工程

都江堰

(現今都江堰工程示意,製圖@鞏向傑&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但是如果僅止於此

都江堰水利工程也許算不上偉大

它的特別之處表現在

三個方面

其一

選址

戰國時期

秦國蜀郡守李冰及其子李二郎

總結前人的治水經驗

又探查周圍地貌和勘測岷江

最終將工程位置選在了

岷江穿越山地與平原交界的一點

(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位置,底圖源自@Esri Image Map)

其二

持續千年的維修

都江堰並非

一項一勞永逸的工程

沙石淤積會改變河道的形態

從而影響工程整體的效用

所以

疏浚河道必不可少

每逢冬春之時

岷江水位下降

人們須淘除沙石直到適當深度

為此河底至今還放置有

4根標記深度的「臥鐵」

同時

飛沙堰、金剛堤等其他結構

也須完成加固和修復

(2014年冬季維修魚嘴的場景,攝影師@張銓生)

一年一度的工程維護

人稱「歲修

這也正是都江堰歷經2200多年

依然發揮作用的奧妙所在

(歲修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作,相傳李冰曾將歲修總結為治堰準則六字訣:深淘灘,低作堰。下圖為嵌刻在二王廟石壁上的六字訣,攝影師@張銓生)

其三

放射狀灌溉系統

經寶瓶口流出的內江水

為成都平原提供了可靠水源

為了將水源的價值發揮極致

歷朝歷代的人們

又將內江一分為二,二分為四

蒲陽河、柏條河、走馬河、江安河

四條乾渠在平原地帶發散開來

(請橫屏觀看,四大乾渠穿城而過,攝影師@陳和勇)

再由乾渠細分為

更多、更小的河道和水渠

它們流經田野

(水流滋養的農田,畫面遠處為外江,攝影師@張銓生)

穿過城鎮

(城區中的柏條河,攝影師@唐潮)

縱橫交錯、密如蛛網

共同組成了

一個龐大的放射狀灌溉系統

灌溉面積在兩宋時期便達到1300平方千米

比香港的面積還要大

(都江堰放射狀灌溉系統示意,底圖源自@Esri Image Map)

所以說

都江堰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工程

它不光化解了洪水猛獸

甚至還變水害為灌溉之利

成為惠澤萬民的利民工程

與此同時

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哺育下

一個超級成都

也隨之誕生

 03 

超級成都

建成了都江堰

也就打開了成都平原的「水龍頭」

得益於充足的水源

農業得到快速發展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曾寫道

(下文出自《史記·河渠書》)

蜀守冰鑿離碓(堆),闢沫水之害,……有餘則用溉浸,百姓飧[sūn]其利

旱澇頻仍的成都平原

從此沃野無垠

正所謂

(下文出自《華陽國志·蜀志》)

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成都平原上一望無垠的農田,攝影師@陳和勇)

農業的繁榮

使得成都平原崛起為

中華大地上的經濟中心之一

也曾讓三國時期的蜀國

可以一度與吳、魏兩國抗衡

上自秦漢、下至抗戰時期

在無數次的戰亂中

成都平原上的糧草輜重

被源源不斷地送往前線

堪稱國家資源儲備的大後方

可以說

有了都江堰

才有了富甲一方的成都平原

一個「超級成都」才得以誕生

(從飛機上俯瞰成都平原,攝影師@姜曦)

反過來講

都江堰城市本身

則成為了「超級成都」

進入青藏高原的門戶

岷江以及眾多河流

是溝通山地與平原的天然通道

(沿岷江河谷延伸的松茂古道,起點位於都江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成都平原的各式商品

沿通道進入西部山區

西部山區的山貨特產

又順著通道而下

經都江堰而後運往成都

就這樣

都江堰成為了

成都平原與西部山區的貿易中轉站

曾有諺語流行民間

搬不完的灌縣

填不滿的成都

(都江堰市古稱灌縣,下圖為灌縣古城,攝影師@艾斌)

 

都江堰還是「超級成都」的

邊防重鎮

在歷史長河中

成都平原多為國家邊境

而橫跨山地與平原的都江堰

自然便成了成都的西部屏藩

尤其在唐代

這裡是唐王朝與吐蕃王國的爭奪前線

為了鎮守這一要塞

唐王朝在岷江河畔的玉壘山上

建造了玉壘關

它傍崖臨江、居高臨下

被譽為「川西鎖鑰」

(雪中的玉壘關,攝影師@曾岷)

而都江堰城市

也變得繁華富庶、家給人足

令人流連忘返

(青城山下的古鎮,攝影師@葉長春)

密布的水渠連通千家萬戶

各式古橋連通兩岸

有橫跨岷江的索橋

(安瀾索橋,攝影師@葉家騏)

也有雕梁畫棟的廊橋

(內江上的南橋,攝影師@王毅)

各類建築點綴大地

既有樓殿亭閣層層錯落的二王廟

(二王廟,攝影師@餘振威)

也有守護一方的城隍廟

建築對稱分布

蔚為壯觀

(規模宏大的城隍廟,攝影師@鄧志昂)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

道文化源遠流長的青城山

(青城山山門,攝影師@李瓊)

 

山中宮觀

傍山而立、巍峨氣派

(青城山上的老君閣,攝影師@陳和勇)

除了道教宮觀

還有隱於山林的各種佛寺

(普照寺,攝影師@王進)

儒家文化

同樣在此生根發芽

文廟等建築拔地而起

相傳在明代

都江堰河西地區文風不興

人們因而築起奎光塔

「以蓄其氣」

(奎光塔,攝影師@陳和勇)

值得一提的是

為了感念李冰父子之功

當地人將其奉為四川保護神

這便是流行於四川的「川主信仰」

(毗鄰寶瓶口的伏龍觀,奉祀李冰父子,攝影師@陳和勇)

而青城山和都江堰

又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前來造訪 

杜甫臨都江堰

而豪氣幹雲

(下文出自杜甫《登樓》)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陸遊登青城山

而文思泉湧

(下文出自陸遊《登上清小閣》)

雲作玉峰時特起,山如翠浪盡東傾

(青城山,攝影師@唐潮)

這就是

都江堰的故事

現如今

故事仍在繼續

 04 

尾聲

都江堰水利工程

在現代化水閘、水庫的加持下

煥發新顏

2006年

距離都江堰市區9km的岷江上遊

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橫空出世

紫坪鋪水利樞紐

它不光集防洪、發電於一身

更是1600萬成都人

用水安全的重要保障

(紫坪鋪水利樞紐,攝影師@陳和勇)

水的「盡頭」也在延伸

發散狀灌溉系統繼續蔓延拓展

連接沱江、貫通龍泉山

截至目前

都江堰灌區面積超過23000平方千米

相當於成都平原的1.2倍

其中灌溉農田達到1091萬畝

(都江堰灌區示意,製圖@鞏向傑&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關隘風雲早已黯淡

昔日的航運、古道

也被鐵路、高速公路所取代

(成灌快速鐵路,攝影師@周政)

以都江堰為節點

一張交通網絡已然鋪陳開來

北抵九寨溝、南達峨眉山

西抵四姑娘山、東通成都

而且憑藉成灌快速鐵路

都江堰步入成都「半小時生活圈」

(都江堰市交通示意,製圖@鞏向傑&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而超級階梯

賦予都江堰城市的生態優勢

正在大放異彩

上世紀八十年代

都江堰引入了優勢獼猴桃品種

充分利用山區獨特的氣候和土壤

如今已經打造出一個

亞洲最大的特色獼猴桃生產基地

(獼猴桃生產基地,攝影師@張銓生)

自1988年起

植物學家通過育種、試驗

收集保存了300多種野生杜鵑

在此成功建立了

亞洲最大的人工種植杜鵑花基地

中國杜鵑園

 

近年來

大熊貓繁育野放研究中心

和大熊貓救助與疾病防控中心

相繼落戶於此

這意味著都江堰不僅成為了

大熊貓由人工繁育走向野外世界的大門

而且還將為它們保駕護航

(大熊貓繁育野放研究中心,攝影師@張銓生)

 ▼

 

也正是這

超級階梯的給予

超級工程的塑造

超級成都的崛起

讓都江堰成為了天南地北的旅行者

「超越預期」的憧憬之地

自2009年起

都江堰的旅遊人次

便以每年100萬的速度增長

2019年的到訪人次已經超過2600萬

(2009-2019年都江堰市旅遊人次變化,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

從2017年開始

融創中國以「共建城市」為理念

在都江堰布局兩大文旅產業

成都文旅城和青城溪村

助力都江堰與成都的文旅升級發展

(成都文旅城和青城溪村與都江堰市主要景觀分布,製圖@鞏向傑&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

置身都江堰

人們不僅可以領略世界遺產的魅力

更能獲得優質的文旅體驗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讓旅居生活更加歡樂與舒適

在趙公山下、岷江河畔

融合了川蜀文化和水源特色

集水陸雪樂園、文藝演出

購物娛樂、品質住宅等功能於一體的

西南文旅地標項目

成都融創文旅城

吸引著本地、成都乃至整個西南區域的旅行者

(點擊觀看成都融創文旅城視頻短片)

其佔地5000畝

集首個川西主題的融創樂園

全球最大室內滑雪場的融創雪世界

四季恆溫水世界、錦繡劇場等八大自持業態

更有集樂園高層、山水洋房、觀山小墅

於一體的綜合居住產品

(成都融創文旅城,最新推出80-110m2樂園高層,請左右滑動查看)

都江堰也不再是

日出夜歸的「一日遊工程景點」

它已經轉變為

可以深度體驗的「旅居目的地」

讓更多人在此生活度假成為可能

除了熱情洋溢的文旅城

在青城山麓

融創也為喜歡靜謐淡雅的旅行者

打造了一座田園康養文旅項目

青城溪村

(點擊查看青城溪村視頻短片)

項目以度假民宿產品為主

融合田園、休閒、親子、康養於一體

而且距青城山前山

和犀浦-青城山高鐵站均只有3千米

讓自然與繁華的距離恰到好處

同時

在這座佔地6300畝的山水樂園中

融創精心打造著

「月影灣」「田園裡」「茶香谷」「童樂村」

四大主題功能區

讓人們既能充分感知自然之美

又能享受舒適的家庭民宿體驗

簡單、自然、質樸、美好

這就是青城溪村所定義的

「中國青城山民宿聚落」

(青城溪村56-120m2水系島居,望山疊宿正在發售,請左右請左右滑動查看)


所以

為什麼要去都江堰?

都江堰

因一座超級水利工程

而早已名揚天下

但它又遠不止於此

只有當我們跟隨滾滾江水流經這片土地

才會發現其與眾不同的魅力

都江堰是「二元」的

它地處高山向平原的轉折地帶

背靠茫茫群山、面擁萬裡平疇

一邊庇佑生靈、一邊滋養人類

都江堰又是「連通」的

蜿蜒曲折的岷江猶如一條紐帶

連接起高山與平原

同時越來越發達的灌溉系統

再連接起萬頃良田和千家萬戶

這就是都江堰

不止是超級工程

(都江堰的城與山,攝影師@藍天)

 ▼

【致謝】本文在創作中得到了「中共都江堰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圖片內容也得到了公眾號「遇見都江堰」的鼎力相助,特此感謝。[1] 都江堰市地方志辦公室. 都江堰市志[M]. 方志出版社, 2013.[2] 應金華等. 四川歷史文化名城[M].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3] 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都江堰志[M]. 四川辭書出版社, 1993.[4] 莊平. 華西雨屏帶及其對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意義[J]. 生物多樣性, 2002.【招聘】星球研究所長期招聘城市地理、人文地理、經濟地理、自然地理、天文生物、歷史考古、建築等各領域撰稿人,以及商務策劃等,請在後臺回復「招聘」即可查看

相關焦點

  • 新年要來了,我要去成都
    成都是一個市井煙火流動的城市,這裡有講不完的故事,走不完的古舊小巷,吃不完的各色小吃,還有看不完的成都姑娘······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開放時間:3月1日-11月30日 09:00-18:00; 12月1日-次年
  • 到都江堰去吃雞,比曹大姐滷雞還好吃的滷雞
    今天帶大家去都江堰吃雞,不過不是吃的常見的羅雞肉、XX雞肉,而是吃滷雞。成都人愛吃滷菜,賣滷菜的可以說是「三步一攤、五步一店」,不過你發現沒有,賣滷菜的啥子肉都有,就是很少有賣滷雞的。所以在成都,要是想吃個燒雞、滷雞,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前幾年,彭白路上的曹大姐滷雞在網絡上聲名大顯後,吸引了不少的好吃嘴驅車前往。無奈那地方離市區實在是太遠了一些,跑一趟真的是「又費馬達又費電」。其實在都江堰就隱藏著一家有名的滷菜店,他們家的滷雞還被評為都江堰十大名菜之一。
  • 去成都怎麼玩,收好這份攻略就夠了,去過的都說不虛此行
    四川成都的確是一個悠閒的城市,初次來到成都,懷著激動充滿期待的心情,想要了解這座有故事的城市,這裡有許多著名的景點,樂山、峨眉山、錦裡、熊貓基地的等,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屬都江堰、寬窄巷子和錦裡了。首先來到都江堰,這是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位於成都的岷江上,是在秦朝時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 他曾是都江堰、成都、四川電視臺主持人,後任職央視,如今還創業開公司!
    他說,如果選擇了一條路,一定要全力去做。作為一名土木工程專業的林校人,他卻有著跨專業的螢屏夢想。堅定著這個信念,他先後擔任都江堰電視臺、成都電視臺、四川電視臺主持人,還受邀任中央電視臺第二頻道《消費主張》欄目主持人,創辦了成都星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功轉型為一名廣播電視媒體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 薩克斯爺爺回都江堰啦!走,去南橋點一曲!
    張新生告訴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去年,無奈離開都江堰後,他去了桂林市陽朔縣,重複著獻藝的日子。但是,不斷有都江堰的故人來電,希望他回來。放不下對都江堰的那份情,於是,他悄悄回來啦!他說,他喜歡成為這裡的一道風景!喜歡沉醉於音樂世界裡。
  • 四川沿用二千多年水利工程,成都5A景區,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四川成都的都江堰。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始建於戰國時期,公元前256~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三者有機配合,相互制約,協調運行,引水灌田,分洪減災。
  • 成都周邊縣市旅遊景點推薦:都江堰看水、青城山看山
    地址:成都市雙流縣黃龍溪鎮費用:免費開放時間:全天到達交通:1、在成都旅遊集散中心南門汽車站乘坐巴士,票價10元,車程70分鐘;2,成都汽車總站乘坐公交819路至華陽客運中心,票價2元,車程40分鐘,轉乘公交821路至黃龍溪古鎮,票價2元,車程30分鐘;3、成都茶店子乘坐巴士至雙流客運中心,票價6元,車程50分鐘,換乘公交808路至黃龍溪古鎮,
  • 被嚴重低估的都江堰,又出「王炸」!
    今年夏天,成都人遊都江堰就夠了!都江堰城區出發15分鐘的小眾竹海遺世獨立的都江堰竹海,從都江堰城區開車去只要15分鐘。沒有蜀南竹海的聲勢浩大,小小巧巧,人跡罕至。壹街區、百倫廣場、天河盛世、五桂橋……這些市區內的商圈夜市,都是他們逛吃逛耍常去的。都江堰,承包了成都老字號美食!
  • 成都旅遊攻略:3大必去景點,門票住宿安排已備好!
    成都旅遊攻略:3大必去景點,門票住宿安排已備好! ,不過門票要70元,就寬窄巷子要貴一點,但它的周邊有一些地方也可以逛,所以體驗可能更多元。 如果你想要離大自然近一些,呼吸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鍛鍊一下身體,就可以到成都周邊的一些地方去旅遊,像都江堰-青城山景區,這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都江堰,不止一座千年大堰!
    除了令人豔羨的美景 都江堰從來不缺美食 尤其是這些開了幾十年的老字號 挨個去打卡,好吃到飛起 鍾鴨子
  • 成都這8個最好玩的地方,你都去過嗎?
    都江堰即使成都有很多的景點,但是都江堰風景區也在很熱門的位置,都江堰是我國古代先人造就的偉大工程之一,它是世界水利文化的先鋒,也是天府之國成都的生命源泉,大家欣賞的不止是它的自然美景,同樣也感受它的特殊意義。
  • 新天府新成都:都江堰撤市設區 叫什麼名呢?
    2020年1月,都江堰在市委會議決議上強調,2020年要紮實推進撤市設區,「要主動有為,強化組織領導,善於學習借鑑,進一步夯實基礎,加快撤市設區進程」。今年9月,有網友通過問政平臺詢問都江堰市撤市設區有關進展,政府回覆說,都江堰市政府已經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進行了匯報,應該說都江堰市撤市設區的工作在有序進行中。
  • 西安漢城湖和成都都江堰 哪個才是西部最美水景
    近日再次來到西安漢城湖遊玩,看到眼前的碧波萬頃,垂柳如絲的美景,不由得想起以前遊覽成都都江堰時的情景。在心裡嘀咕,這兩個景點,哪個更勝一籌呢?小編去成都時,正是過年時候,此時遠在千裡之外的西安正下著雪。
  • 周末不知道去哪裡好玩?成都周邊自駕2日遊好玩景點攻略
    地址:汶川縣三官廟村自駕:成都—什邡—都江堰—綿虒—三官廟村Tips:採摘時期5月中下旬至6月底最佳3.邛崍竹溪湖這裡一直是成都釣友圈的喜愛場所,因為這裡距離成都很近,只要一個多兩個小時的車程。,好東西要一起分享,好地方當然要一起去浪咯!
  • 大西南歡樂新高地成都融創樂園開業!多元場景都江堰,好耍好玩遠不...
    圖1:向力民;圖2:賈旋都江堰作為成都市西控發展戰略的重要承載區域,深入實施率先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和國際化生態旅遊城市的「兩個率先」發展戰略,引進成都融創文旅城等特大型項目,大力發展文旅經濟,為成都建設「三城三都」添磚加瓦。
  • 都江堰,四川「最美銀杏城」!
    最近被都江堰刷屏了。那叫一個美。那叫一個震撼。...如果要看銀杏,你一定要來都江堰。深秋之際,一場落葉,滿眼金黃,都江堰正式變成了一座古色古香的「銀杏之城」。在市中心逛一逛你會發現,都江堰的銀杏,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地方。
  • 假期適合去哪遊玩,這幾個景點遊客絡繹不絕,遊客:值得一去
    不會背叛這個美好的時間,介紹幾個一定要去的景點。1.漫花莊園春季遊玩,去一些花園賞花最受遊客的歡迎和前往,賞花的最佳景點,必須是漫花莊園,很多喜歡賞花的女孩子應該都知道這個景點,這個景區被網友評為2019年成都必去的景點,這裡花的種類非常多,數量也是非常驚人,這裡的花海景觀以及668米的急速滑道使過往的遊客都大為讚嘆,在這裡賞花、遊玩,簡直像在童話裡。
  • 三山夾大土貝和都江堰(下)
    數年前,哥曾去過成都平原,相較於人們耳熟能詳的川中著名景點峨眉、青城、九寨溝等,哥倒是更對都江堰這一幾千年歷史的水利工程更感興趣。
  • 成都美食為什麼這麼火爆?排隊2小時,吃飯半小時很正常
    、牛肉餅、冷飲椰子碗等這些小吃店,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商家在公眾號、大眾點評霸王餐等其他美食平臺,放出了很多很多的免費套餐,然後很多人為了吃這個免費的套餐,要花很多時間去排隊。 好多來成都旅行的朋友,看到很多人在排隊,也非常好奇,就想嘗一嘗到底好不好吃?也加入了排隊大軍。
  • 這首與都江堰有關的原創歌曲火了!一起來聽聽……
    一聽到這首歌曲,一幅大美都江堰的生動畫卷就立刻浮現在了我們眼前……這首歌和都江堰有怎麼樣淵源?為什麼會創作這首歌?帶著這些疑問,小編採訪了這首歌曲的三位創作人,讓我們一起去聽聽他們與《堰山情》的故事……據介紹,這首歌的歌詞中包含「李冰治水」「道法自然」「熊貓家園」等具有濃厚都江堰特色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