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講我們提到了「拍子是一個大概念,它包括單拍子、復拍子、混合拍子、變拍子、自由拍子。」所謂單拍子,就是指曲譜中每小節只有一個強拍。今天我們專門介紹一種最常用的單拍子:四二拍子,其拍號為2/4。
四二拍子的強弱規律四二拍子(2/4)的含義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兩拍的節拍。不要把這句話理解為「每一小節的音符都是四分音符,每小節只有兩個四分音符」。正確的理解是:不論每一小節有多少個音符(包括休止符),若以四分音符為一拍作為標準的話,則每小節的總時值加起來一共是兩拍。如下圖:
四二拍子(2/4)的強弱規律:不同節拍的音樂中,強拍與弱拍的循環規律是不同的。節奏感強的人聽音樂的時候即便看不到拍號,也能根據強弱拍的循環規律分辨出一首音樂作品是幾拍子的。
對於四二拍子的音樂來說,在沒有特殊標記重音記號的情況下,完全小節的第一拍都是強拍,第二拍都是弱拍。無論是完全小節還是不完全小節,四二拍子中每個小節線右側的那一拍都是強拍,每條小節線左側的那一拍都是弱拍。曲譜中,每一行開頭的小節線省略不寫。不論每一小節、每一拍上有多少個音符,拍與拍之間的強弱規律都是:強弱 | 強 弱 |……(詳見上圖中的示意:擊拍時,深色V是強拍,淺色V是弱拍)。
說明:前面樂譜第二行有兩處跨小節的延音線,每條延音線下面的第二個「5」雖然都處於強拍位置上,但它只是前面的「5」在時值上的延續,只需唱出第一個「5」並延長至三拍即可,不能在唱到第二個「5」的位置時故意用力。
視唱一下,重點是感受2/4拍的強弱規律。
2.視唱時怎樣擊拍才有節奏感?
前幾講在介紹「拍」和「音符的時值」的時候,我們說手的「一下一上」的動作為一拍,用符號表示這個「一下一上」的動作就是「V」。「下」的動作表示前半拍,「上」的動作表示後半拍;把「下」、「上」每個動作按時間再平均分成兩個小部分,每一小部分就是「半拍的一半」。這種擊拍的方法對於準確掌握旋律中音符的時值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時,「一下一上」的動作內正好容納一個四分音符或兩個八分音符或四個十六分音符。但是,這種擊拍方法不能體現出一小節內強拍和弱拍的變化規律,使視唱或視奏缺少音樂節奏感。
「音樂節奏感」是個很複雜的概念,但大家並不陌生。現在我們先不詳細闡述這個概念,只是先借用一下這個概念。簡單說,音樂節奏感就是人們對音樂節奏的感受和感知的程度。而音樂的節奏是通過音符的時值(音的長短組合)、旋律的節拍(「拍」的強弱規律)和樂曲的速度來體現的,你對這些因素感知程度越高,你的節奏感就越好。一個兩三歲的孩子聽到舞曲後能隨著舞曲的節拍和速度起舞,說明這個孩子的音樂節奏感很好!很多成年人在行進的隊伍中聽著「一二一」的口令都走不齊,說明節奏感很差。(又說多了)
在視唱的時候,四二拍子的曲譜怎樣擊拍才能有節奏感呢?
其實很簡單,只要把 V V | V V | 這樣的動作變成 ↓ . | ↓ . | 就行了。即:強拍位置手掌用力向下拍再彈起,弱拍位置手指輕輕向下點再彈起。彈起的動作是迅速的,而不是要等到後半拍再彈起。音符的時值是在心裡把控的。
還以前面視頻中的曲譜為例,用兩種不同的擊拍方法感受一下。
對於慢速的四二拍子歌曲,用這種方法擊拍時,要根據樂曲的情感來協調手勢,動作要委婉纏綿(接近於指揮的手勢)。多在網上找一些熟悉的歌曲mp3或mv,邊聽邊練習擊拍。
就到這裡吧~~
相關連結:
輕鬆識簡譜09:拍、拍子、小節、小節線、節拍、拍號——太亂?
輕鬆學簡譜08:休止符的常見用法——不可被小看的休止符!
輕鬆學簡譜07:簡譜中附點音符有哪些?怎樣唱準附點音符的時值?
輕鬆學簡譜06:什麼叫做「拍」?簡譜中是如何表示音的長短的?
輕鬆學簡譜05:「二度音程模進」、「三度音程模進」視唱練習
輕鬆學簡譜04:什麼叫音程?告訴你一個簡單的判定音程名稱的方法
輕鬆學簡譜03:什麼叫音級?不同調式音階中的主音是第幾音級?
輕鬆學簡譜02:什麼叫音階?識簡譜為什麼要學習音階?
輕鬆學簡譜01:什麼叫簡譜?簡譜中是怎樣表示音的高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