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是由樸信宇執導,趙容編劇,金秀賢、徐睿知主演的愛情劇,2020年6月20日起在韓國tvN電視臺播出。因為是金秀賢復出後參演的第一部電視劇,所以備受關注。
劇照
該劇講述因為艱難的人生重負而拒絕愛情的精神病院護工,和有人格缺陷的童話作家,兩人相遇後治癒彼此傷痕的如同童話一般的愛情故事。金秀賢將在劇中飾演精神病院護工文康泰,他從小父母雙亡,獨自照顧罹患自閉症的哥哥,過著犧牲奉獻的人生。他沒有偉大的夢想, 也不寄望於自己的人生能好轉。只希望能以護工的微薄工資和哥哥一起吃飽、睡安穩,堅持度過每一天。徐睿知確定出演有反社會人格的人氣兒童作家高文英,她由於幼年孤獨,長大後展現了極端利己主義,且目中無人、傲慢無禮,且言語粗俗、行動魯莽。
劇照
現在該劇已經播放到第十集,還多次上了微博熱搜。我們來聊聊劇裡那些在養育孩子過程中做得不夠好的父母:
1.空置型,完全不關注孩子。
郭東延飾演的權起道是議員的兒子,因為從小比較笨,一直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注。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權起道從小就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只是為了讓父母關心自己,這導致他最後得了「焦躁症」,每年都需要在精神病院住一段時間。
得了精神病後,父母更不願意讓這個孩子出現在公眾面前。直到一次出逃遇到高文英,高文英把權起道帶到他父親的競選拉票現場,權起道在眾人面前說出自己的故事,狀況才開始好轉。
2.利用型,把孩子當做工具。
男主角文剛太的哥哥從小就有自閉症,男主媽媽有一次對男主說:「生下你是為了讓你照顧哥哥」,她讓文剛太一直陪在哥哥身邊,並且哥哥有次受傷,責怪文剛太沒有看好哥哥。
因為媽媽對哥哥的過度關注,文剛太從小時候就一直處於懷疑和焦慮中。他和權起道德爸爸對峙時說:「生孩子一定是為了有用嗎?」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文剛太養成了過度忍耐和不善表達的性格。
3.控制型,要求孩子絕對服從。
女主角高文英的媽媽是知名推理小說家,生活在與世隔絕的森林深處,沒有社交生活,女兒成為了她唯一的陪伴。在女主小的時候,也許是為了把女兒留在身邊,她看到高文英要和文剛太交朋友,就說「我要殺掉救你的王子。」導致高文英小時候就失去了文剛太這個朋友。高文英媽媽曾對高文英說:「你長頭髮很好看。」當高文英說想要試著剪短髮,高文英媽媽突然情緒失控,對著她大喊大叫,不讓她剪頭髮。
高文英媽媽是對女兒控制過度型的母親,這導致了高文英長期做噩夢,並且容易失控傷人的性格障礙。
劇裡做得比較好的是女二號南朱裡的媽媽,她了解女兒的性格和偏好。看到自己女兒喜歡剛太,就想著辦法幫助女兒留住剛太。知道女兒和高文英起了衝突,她也不去偏袒女兒,反而叫女兒邀請高文英到家裡吃飯。
卡倫·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 1885-1952),醫學博士,德裔美國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說中新弗洛伊德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
她提到假如兒童從家庭、父母中得不到溫暖和情愛,就可能產生各種不現實的顧慮,這種顧慮得不到及時清除就可能發展成為神經性焦慮;相反,假如兒童從家庭中的父母那裡得到了溫暖和情愛,就會感到安全和滿足,就不會產生焦慮並導致精神病。
與此間時,兒童也必定要對來自家庭的影響作出自己的反應。兒童正是在對家庭的影響作出的反覆的反應中形成了人格。由於出身於不同家庭,兒童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