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除發熱,這些表現易忽略!有些人為什麼不發熱

2020-12-23 健康生活一線天

武漢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以來,全國醫院發熱門診是最為繁忙的,每天要接診大量疑似病人,同時各高速路口,各學校、公眾場所都通過檢測體溫來排除病毒的感染。

因此大家誤以為發熱是診斷病毒感染的金標準,其實不然,發熱只是最為快捷和高效的,除了發熱,感染了新冠其實全身都有表現,後面做詳細介紹!

感染後為什麼會發熱?

首先我們來看看,感染病毒免疫系統是怎麼發揮作用的?我們的身體有著複雜的免疫系統,病毒進入身體會激活鼻腔、咽喉部、氣管、支氣管、肺泡乃至全身各系統的免疫細胞,這些免疫細胞的激活一方面會釋放大量炎性細胞因子、趨化因子來進一步招募更多的免疫細胞對病毒進行壓制和攻擊,相當於對病毒進行毆打;

而另一方面免疫細胞激活後會釋放白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這些因子會刺激我們的體溫調節中樞,是身體發熱最為直接的原因。看到這,相信大家應該明白了,感染病毒後為什麼會發熱。

身體發熱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當身體免疫細胞被激活的越多,調節體溫的細胞因子也會釋放得越多,這樣會引發更大強度的發熱反應,這也就不難理解很多人感染後為什麼會表現為持續發熱。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身體的發熱反應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因為除了高溫能抑制病毒拷貝複製,溫度升高也會進一步增強免疫細胞的功能。雖然說適當的發熱對身體是有益的,但是持續的高溫也會損害身體,因此,早發現、早診療才是最佳方案。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感染了新冠,卻不會發熱呢?

一般來說如果短期內身體侵入的病毒數量不多,免疫力強的話會很快壓制住病毒的攻擊,這一部分病人一般不會有明顯的發熱,而且預後效果比較好。另一種情況是,身體免疫力差、或者年老體弱,很快發展為重症、危重症,這一類一般會出現中低熱,甚至沒有明顯的發熱表現。

除了發熱,哪些臨床表現需要特別警惕呢?

1、呼吸系統:乾咳、咳痰(一般提示病毒已經進入支氣管、細支氣管、肺泡)

2、消化系統:乏力、精神差、噁心嘔吐、腹瀉

3、神經系統:頭痛

4、眼科:結膜炎

5、或四肢酸痛、腰背部肌肉痛

年輕人感染新冠和老年人表現有哪些不同呢?

青少年和年輕人肺功能、免疫系統功能一般較好,當病毒入侵時能快速做出反應,來抵抗病毒的襲擊,一般這些人臨床表現輕或者症狀較輕。

但對於老年人來說,年齡大,身體各項功能都在衰退,當病毒入侵時,表現為抵抗力差,反應慢半拍,這類人容易感染,感染後一般症狀較重。特別是合併有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更應該以預防為主。

年輕人身體素質好,但是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良的習慣是免疫力的天然殺手:

比如很多人作息不規律、通宵玩手機、抽菸喝酒、過於勞累都會導致免疫力低下。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大家應該怎麼來預防?

1、 儘可能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少接觸公共場所,比如常被忽略的食堂、餐廳、電梯間

2、 出門回家後進行全面消毒,可用75%酒精、84噴灑。比如對鞋和帽子的消毒。

3、 一定要時刻注意戴口罩,使用過的口罩也不要隨意丟棄。

特別提醒:

儘量遠離2周內有發熱史,高危接觸史的人,如出現乏力、肌肉酸痛、精神差時也要高度重視!早發現、早診療是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核心環節,一起努力,來戰勝冠狀病毒的襲擾!

#關注新型肺炎##新型冠狀病毒防控#

相關焦點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並不一定發熱,為什麼有些地方還用測體溫
    看似繁瑣,實則是保護自己,每天醒來最新看的就是疫情的最新狀況,現在全國已有4萬多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目前仍以每日兩千的速度增長。但 非常很好的消息就是,肺湖北地區的近一周的確診率以有明顯的下降。但是隨著疫情的嚴重以及研究者們的努力,發現了更多關於疫情的新動態,新型冠狀病毒還可以通過接觸及糞口傳播,而且感染後治癒好的患者,仍有再感染的風險,這是大家就會有所疑惑,這樣說來,病毒可以通過任何方式傳播,也就是說它的症狀不僅僅是發熱及呼吸道症狀,也可以在沒有任何不適的情況下感染上病毒,那測體溫真的有用嗎?
  • 識別發熱的「障眼法」——如何區分普通感冒、流感、新型冠狀病毒...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蔓 通訊員 杜巍巍  發熱、頭痛這些不僅是普通感冒的症狀,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同樣有類似表現。
  • 新型冠狀病毒來到,發熱不是唯一症狀,出現這些信號就該重視了
    新型冠狀病毒的發生讓很多人都非常的恐慌,但是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我們在短短的幾十天內就建成了能夠專門接受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的醫院,給一些被病毒感染了的患者更好的治療條件,這樣的話也就更加加快了治療的速度。
  • 發熱乾咳喉嚨痛,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嗎?專家告訴你正確對待
    當然是新型冠狀病毒,為此全國人民都在家裡自我隔離,想盡一切辦法遠離它。但是,在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不適,比如發熱、乾咳或者是喉嚨痛等症狀。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沒有專業的醫學知識,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呢?發熱乾咳喉嚨痛,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嗎?專家告訴你正確對待!
  • 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發熱時的體溫大概多少度?
    正常人的正常體溫,以腋下體溫為標準,正常範圍是36度到37度之間;發熱的標準是:低熱範圍是37.3度到38度之間;中度發熱的範圍是38.1度到39度之間;如果是超過39度,就是高熱的情況。體溫一天之內稍有波動,波動範圍不超過一度,早上體溫偏低,下午體溫稍高;老年人藥物代謝慢,體溫相對偏低。
  • 發熱咳嗽,擔心感染了怎麼辦?東莞39家發熱門診公布!
    近期,全國各地陸續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少東莞市民就開始擔心了: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該怎麼辦?去哪家醫院?去醫院前或者看病過程中要注意些什麼?
  • 不發燒,不咳嗽,也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一定會有發熱和呼吸系統症狀嗎?不一定!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醫生們,觀察了很多實例,發現有一些患者,並不是以發熱或者咳嗽為首發症狀。需要大家引起重視,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表現的症狀是多種多樣的,大家要注意了!
  • 【新型冠狀病毒知識科普】發熱了怎麼辦?(二)
    【新型冠狀病毒知識科普】發熱了怎麼辦?最近很多人都在問發熱了該怎麼辦?如何在春節期間保護好個人健康?就讓小編為各位科普一下吧!冠狀病毒長啥樣主動防護有四招從中國疾控中心了解到,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並非SARS、MERS病毒。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多久出現重症表現?不一定出現高熱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多久出現重症表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體後並不一定馬上發病,可能存在9-12天的潛伏期,也就是說在此期間內,患者可以沒有症狀,所以來自於疫區的人員必須隔離14天如果完全不發生相關症狀才能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當然出現症狀也並不一定是該病,還需要排除其他病因導致的呼吸系統疾病。
  • 孩子出現咳嗽發燒,暗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這3個細節,幫你區分
    新型冠狀病毒誘發的肺炎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每天更新的數據也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與重視。在這些確診患者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幾乎覆蓋所有年齡群,下至9個月的嬰兒、上至80多歲的老年人,都可能感染該病毒。且國家健委近日也發布了通知,文章內容稱: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感染後症狀較重,兒童以及幼兒也有發病。
  • 究竟如何區分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華中科大同濟醫院開通發熱門診免費在線服務後,呼吸內科張惠蘭教授根據2000例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在線諮詢,總結以下六大問題,供大家參考。
  • 發熱咳嗽是不是得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和普通感冒有何區別?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把自己的症狀和新型肺炎進行對照,越看越像,懷疑自己得了這個病,陷入深深的自責和恐懼。《健康時報》在1月26日發表了一篇文章《線上問診醫生:60%問診是焦慮所致》,本來網絡上就存在一種病,叫做查出來的病。大家懷疑自己得了新型肺炎,主要是分不清普通感冒、流感和它的區別,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去醫院(畢竟那裡有點......)。
  • 武漢出生30小時寶寶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或存在母嬰垂直感染傳播
    2月2日,國家衛健委公布《關於做好兒童和孕產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兒童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 。疫情當前,不少家長開始犯愁:兒童感染的傳播途徑是什麼?出現什麼症狀需要去醫院就診?孩子出現發熱就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嗎?
  • 咳嗽、頭疼、發燒,這是感冒還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了?
    全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數目還在不斷增加。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識手冊(雙語)
    2.冠狀病毒有什麼樣的理化特性?3.可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有哪些?4.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5.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臨床表現有哪些?6.有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嗎?7.與患者密切接觸者如何定義?8.為什麼要對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14天?9.如果接到疾控部門通知,您是一位密切接觸者,該怎麼辦? 10.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能治療嗎?1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重症病例基本的應對策略有哪些?
  • 咳嗽發熱喉嚨痛先別慌,普通感冒與新冠狀病毒肺炎有這些區別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每個人都人心慌慌,即使是在過年期間,仍然許多人都過得特別不安穩,有許多人常常因為一個噴嚏和咳嗽,就懷疑自己得了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如果有咳嗽發燒的現象更是特別害怕了。其實咳嗽發燒並不一定就是新型冠狀病毒,它可能是一種普通的感冒,那麼應該怎麼樣區分普通感冒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呢?1、呼吸普通感冒一般沒有呼吸困難或者是呼吸急促的現象,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會導致呼吸頻率加快,甚至會感覺呼吸特別的困難。
  • 這些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知識要了解!
    除本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命名為「2019-nCoV, 即2019新型冠狀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還有6種。其中4種在人群中較為常見,致病性較低,一般僅引起類似普通感冒的輕微呼吸道症狀;另外2種是我們熟知的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但這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有很大不同。
  • 國家衛生健康委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孕產婦...
    至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因為現在的兒童病例數量有限,目前已經確診的病例主要症狀包括發熱、咳嗽、乏力,可以有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我們的臨床診斷,就是疑似病例非常依靠流行病學史,所以我在這兒呼籲一下,各位家長在帶孩子去就診時,請您一定要如實提供病史,因為只有您如實提供病史了,大夫才能更快更準確地為您的孩子進行正確的診斷。
  •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中國醫學科學院專家組答疑解惑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前,共發現6種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人在感染上述病毒後,會表現為從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等不同臨床症狀,例如我們熟悉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而只要是重呼吸道感染類疾病,都可以叫SARI,SARI的全稱是「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中文譯為「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 遠離新型冠狀病毒 這些知識要謹記
    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世界衛生組織將本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是否會人傳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表示,已確認出現人傳人的傳染,也證實了有醫務人員感染。 如何判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