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嗎?那一天武漢「病」了,超4萬名醫務人員從各地馳援;你還記得嗎?那一天,「熱乾麵」躺在病床上,全國各地的美食在病房外為他祈福;你還記得嗎?那一天,終於,櫻花開了......一切都好起來了。
圖源:@陳小桃momo
2020年的開始,的確是比以往難了一些,我們所有人都盼著重啟,但我們知道重啟只是一個幻想,不過你看,明天,就是2021年了。
2020年,在我們所有人的努力下,那些難關都過去了,盼望著盼望著,我們終於又能擁抱,又能談天說地,又能互道說不盡的愛。
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
我們一起回望這一年
你還記得什麼?你,又收穫了什麼?
這一年我們看到了國人的擔憂
1月23日,離漢通道關閉,
整個武漢的大街小巷空空蕩蕩。
圖為1月26日拍攝的空蕩的武漢街道。新華社記者 熊琦 攝
春節的熱鬧不在,
有的只是每一個中國人,
對武漢的牽腸掛肚。
這一年,我們看到了他們的義無反顧
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
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
1月24日起,
346支國家醫療隊,
4.26萬名醫務人員和965名公共衛生人員,
奔向武漢,
絕不後退。
80多歲的鐘南山行走在一線。
鍾南山在趕往武漢的高鐵餐車上。通訊員 蘇越明/攝
他說:「讓我去武漢,
是國家對我的信任!」
「人的生命就是最寶貴的,
生命只有一次,
失去了不會重來。
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
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
我們也能做到不惜一切代價。」
正在小憩的醫療隊員。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於是,他們直面病毒,
任由汗水打溼防護服,
用堅毅與專業築起「抗疫」長城,
他們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英雄。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這一年我們一起「雲監工」
2月2日,火神山醫院正式落成。
總建築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
架設箱式板房近兩千間,
接診區病房樓ICU俱全……
建築面積相當於半個北京「水立方」的「戰地醫院」,
從開始設計到建成完工,
歷時10天。
1月24日,在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大型機械加緊施工(無人機照片)。
「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種動員。」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說,
「也許你正在關注的是中國將在10天之內建成的一家大醫院,
但這不是他們正在採取的措施的唯一目標,
我相信這些措施將扭轉(疫情)趨勢。」
圖為2月4日拍攝的正在加緊改造的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當時的我們,
每一天都在盼著它們「關門大吉」
這一年,我們一起看夕陽
還記得這張醫患共同看落日餘暉的照片嗎?
9月4日,
照片中的兩位主角,
再次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重逢,
重現醫患攜手看夕陽的溫馨一幕。
這一年,我們見證了太多的生離死別
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但我們始終沒有放棄希望,
終於,
這一年,我們一同盼望的武漢的櫻花開了
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終於,
4月8日,
「封閉」76天的武漢「解封」了。
4月8日,管理人員在漢口火車站前指揮出租汽車入位。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當江漢關大樓的鐘聲再度與過江輪渡的汽笛聲交織,
當黃鶴樓旁又聞市井的喧鬧,
武漢正吹響新的號角,
向著更美好的明天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4月26日,
武漢市所有新冠肺炎住院病例清零!
這一年,我們期盼的「平凡」生活終於逐步恢復正常
逐夢的孩子們又可以盡情翱翔。
高考結束,考生衝出考點大門後以「一字馬」姿態躍起。新華社發(辜鵬博 攝)
笑容重新掛到了他們的臉上。
浙江省瑞安市馬嶼鎮霞岙村村民彭小英(左一)、範得多(左二)和兩個孩子在跳「曳步舞」。如今,夫婦倆每晚在網絡上直播跳舞,屏幕前漾出的笑容感染著越來越多的人。新華社記者 鄭夢雨 攝
這一年「我們挺過來了」
4月22日,為了迎接援鄂醫療隊的歸來,
鍾南山院士一大早冒著小雨來到了廣醫一院6號門。
這些醫護人員經過十四天的隔離,
平安從隔離區返回工作崗位。
鍾南山院士與他們親切相擁:
「熱烈歡迎你們的歸來,
你們都是好樣的!」
鍾南山發表講話時說道:
「在武漢,我們確實非常艱苦。
但是我們挺過來了,
全國醫護人員站在第一線,
重症醫護人員站在第一線的第一線,
我們挺過來了!」
當然
還有一些「逆行者」
我們同樣不能忘卻
這一年我們看到了什麼是「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
四川西昌突發森林火災
19名消防員不幸犧牲
新華社發(李結義 攝)
2020年汛期,
洪澇災害造成6346萬人次受災
新華社圖
災難面前,
洪水不退,
大火不退,
子弟兵誓死不退!
最終,
無一例外,我們都贏了!
正如歷史上一樣,
這一年我們向最可愛的人致敬
今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程功/攝
70年前,
鴨綠江彼岸的三千裡江山,
夜與晝被炮火一次次撕裂,
20多個國家直接或間接捲入戰爭,
雙方300多萬軍隊經過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搏殺,
霸權主義者黯然離場,
正義的旗幟重新在北緯38度線上高高升起,
和平的陽光才真正普照古老的東方大地。
日新月異的新時代中國,
是對為奪取抗美援朝戰爭勝利而獻出生命的英烈,
為保衛祖國、維護和平作出貢獻的先輩最好的告慰。
當然,2020,
中國前行的腳步始終未曾停下
這一年,我們看到中國「上天」
7月23日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
上九天,問蒼穹
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
7月31日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新華社發(胡煦劼 攝)
11月24日出發,
歷時20餘天,
嫦娥五號衝向月球,最終帶回「土特產」。
12月4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國旗展示的照片。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
這一年,我們看到中國「下海」
11月28日8時30分許,
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
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
10909米的紀錄,
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
新華社發(中國船舶集團供圖)
這一年,我們看到中國「攀高」
5月27日,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
他們在峰頂豎立覘標,
安裝GNSS天線,
開展各項峰頂測量工作。
45年前的這一天,
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珠峰峰頂。
新華社特約記者 扎西次仁 攝
這一年,我們看到中國創造奇蹟
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剩餘9個未摘帽貧困縣全部出列。
一年來,
脫貧攻堅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
瞄準突出問題和短板弱項狠抓政策落實,
實施掛牌督戰,
剩餘的551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52個貧困縣摘帽。
新華社圖
經過8年持續奮鬥,
我國絕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貧困縣全部摘帽,
脫貧攻堅取得重大勝利,
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打下堅實基礎。
這一年,
即使很難,
但也擋不住我們的一往無前!
當我們把目光聚焦到我們的家鄉——北京
或許一些英雄的身影就在你的身旁
一些英雄的聲音就在你的耳邊
北京援鄂醫療隊員,和冠欣/攝
這,是他們的聲音
「千萬別因為我年齡大把我刷下來!」
在北京醫療隊當中,北京中醫醫院團隊由1名呼吸科醫生、1名重症醫學科醫生和8名護士組成,
蔡衛敏護士是隊裡年齡最大的。聽說需要醫護人員馳援武漢的消息,她幾次請纓:「千萬別因為我年齡大把我刷下來呀!身體好壞跟年齡關係不大。我耐餓、耐渴、耐困,精力充沛,護理呼吸疾病患者經驗豐富……」
寫請戰書,給領導發簡訊,最後甚至都到了語無倫次的地步,其實這份心意已經感染了所有人,直到接到醫院電話,讓她趕緊準備出發,蔡衛敏護士懸著的心才放下來。問她為何這麼想來,她不假思索,「我就是想來,我是護士,這是我的職責啊!」
「請把頭髮再剪短一些!」
「二月二,龍抬頭。」2月24日上午8點,「金板寸」的四位理髮師傅來到和平裡醫院,為這裡的一線醫護人員義務理髮。聽說「金板寸」的理髮師傅要來,十幾位醫護人員早早就來到現場等候了。這些醫護人員平時都戴著醫護帽,沒有時間打理頭髮,直到臨近「二月二」,才猛然發現,頭髮該理了。
新華社記者 彭子洋 攝
「請再剪短一些。」現場,為了更好地堅守在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異口同聲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當然市民的配合也是抗疫必不可少的一環。
「沒有什麼比家人更珍貴」
還記得「西城大爺」嗎?今年6月北京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他,躺在病床上有條不紊地回憶了自己從5月30日起在北京市去過的每一個地方,無一遺漏,其中對於6月3日在新發地市場購買海鮮並做短暫停留的情緒陳述,幫助有關部門鎖定新發地並迅速作出反應,正是他的配合,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
發現自己出現發熱症狀時,「西城大爺」可以沉著地戴上口罩,獨自騎車前往醫院,心裡卻忍不住忐忑:如果真的確診感染,家人該怎麼辦?
後來病情康復走出醫院,更覺得能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才是最珍貴的生活滋味。
不論是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志願者、還是市民,正是每一個人的奉獻和配合,才使得疫情被迅速控制。
正如堅守崗位的她所說↓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43歲的宋亞靜黨齡5年,是通州區梨園鎮小稿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服務站承擔著居家隔離人員就醫和諮詢、社區居民核酸檢測、防疫知識培訓宣傳等工作。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6月11日,北京出現本地確診病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首都各級黨組織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廣大黨員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緊急奔赴防控戰場。 在核酸採樣現場、定點醫院病房、社區防控前沿……廣大黨員擎起的鮮紅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這一個個小人物,
正代表了我們每一個人。
當我們每一個人都自覺遵守相關防疫規定,
堅守在自己的崗位,
那麼我們才能徹底擊敗疫情!
與此同時,
北京的發展也從未停下腳步,
我們積極籌備冬奧會
北京冬奧會所有競賽場館年內完工,並同步完成基礎設施建設。
2020年12月25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標誌性建築國家速滑館正式完工。饒強/攝
線上公開徵集獎牌、火炬和制服裝備的視覺外觀設計方案,發布《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可持續性計劃》,冬奧會吉祥物等展示品完成月球之旅後返回。賽會志願者全球報名人數約100萬,贊助企業總數達到38家。
我們舉辦服貿會
本屆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舉辦的首場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重大國際經貿活動。
新華社記者 魯鵬 攝
一系列開放新舉措新成效得以彰顯,300餘項成果將集中推出,向世界展示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實現合作共贏的決心和信心。中國將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持續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
我們建設北京環球影城
北京環球影城首個主題景區「未來水世界」已完工移交,城市大道及技術服務樓、食品加工倉庫、數據中心等17個建築單體已全部完成竣工驗收。
白繼開/攝
全球體積最大、重量最沉、所在緯度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環球廣場標誌物已啟動,將是遊客必到網紅打卡地,周邊32條市政道路、綜合管廊及管線等市政配套項目已完成,目前已滿足開園條件。
我們研製疫苗
截至目前,全國有5支新冠疫苗進入Ⅲ期臨床,其中北京研發佔4支;全國有5個團隊的中和抗體藥物獲批臨床,研發均來自北京;全市9個診斷試劑產品獲批上市,數量居全國第一。
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疫情期間,北京建立戰時機制,出臺加強新冠肺炎科技攻關「10條」,組織優勢力量開展疫苗、診斷試劑、藥物研發攻關,強化大數據、人工智慧和新材料等技術應用,科技抗疫取得重要進展。
我們開通京雄城際鐵路
北京至雄安新區城際鐵路(以下簡稱京雄城際)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段已開通運營,京雄城際鐵路實現全線貫通,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
潘之望攝
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區間最快旅行時間50分鐘,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間最快19分鐘可達。
我們「垃圾分類」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於5月1日正式實施,標誌著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步入了法治化、常態化、系統化的軌道。
閻彤 攝
垃圾分類,讓我們的城市更美好。
我們完善「搖號」
12月7日,北京發布小客車數量調控新政,每人名下只能保留一個指標,個人名下有2輛及以上北京市登記的小客車的,明年起可以通過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信息系統網站線上提出申請,向符合條件的配偶、子女、父母轉移登記車輛。新規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攝影:京報集團記者 白繼開
優先「無車家庭」,一人名下最多一個指標,關注「高精尖產業」……經過公開徵求意見,北京市12月7日發布《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和《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擬通過政策優化,讓小客車指標配置工作體現更多科學性、公平性。
類似的政策,還有很多很多
......
不斷建設,不斷完善,在2020年,我們的家鄉,沒有停下腳步。
結語:
在人民日報發布的2020最動人的MV中,背景歌曲是《只要平凡》,有一天也許會走遠,也許還能再相見,無論在人群在天邊,讓我再看清你的臉,任淚水鋪滿了雙眼,雖無言淚滿面,不要神的光環,只要你的平凡,此心此生無憾,生命的火已點燃。
在這樣一個「不平凡的」年份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歷史的開創者,我們為抗擊疫情而努力,為祖國發展而自豪,同樣我們也在盼望著一份「平凡」,我們有著最簡單的希望,我們希望每個人身體健康,希望能常伴家人左右,希望社會恢復往日的煙火氣......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2021,我們希望國家繼續騰飛,也希望每個人都能享受「平凡」,感受身邊切實的美好。
新華社記者 熊琦 攝
還記得那句話嗎?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提前祝您,2021,新年快樂。
來源:北晚新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