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奉俊昊電影《寄生蟲》(2019)在全球頻頻斬獲各類電影大獎,直至今年初拿下美國奧斯卡最佳影片。韓國電影已成一樁「文娛顯學」。「顯學」話題在今天無異於上了「熱搜」,所有人都在聊,都在議,都好奇。今年1月一部名為《南山的部長們》(2020)的韓國電影接棒《寄生蟲》,「顯學」持續發酵。
新世紀初,韓國電影在國際嶄露頭角,就多以真實歷史事件入題,韓戰至朝韓諜戰尤甚。一波波如今享譽全球的韓國導演多由此類題材中歷練而成。佳片迭出市場繁榮,類型題材也不斷豐富,「對外題材」慢慢挖掘到「國家歷史」上。
從平民視角的《華麗的假期》(2007)到權力身邊人的《孝子洞的理髮師》(2004),再到今天的《南山的部長們》幾經裂變生長,對歷史問題的探討維度逐步豐富、深化。這些作品也提醒著公眾國家劇烈進程中的偶發性和必然性。
《南山的部長們》與《孝子洞理髮師》均取材於樸正熙軍政獨裁時期,兩片相隔16年,切入視角截然相反。《南山的部長們》開篇就是樸總統洗髮修面,導演禹民鎬嘗試對《孝子洞理髮師》的影史鉤沉。電影《南山的部長們》是根據1999年李度晟出版的同名小說(第三卷)改編而成。頂層權力的角逐,也如歐美硬派諜戰片的質感無異。如果拋去這層硬派諜戰外衣,卻依然蘊含著古老東方的權謀邏輯。
1978年,即將進入二十世紀最後20年,民族國家現代化已成國際趨勢。而在遠東朝鮮半島,北緯38°線以南大韓民國,從戎裝到西裝,並不是換套衣服那麼簡單。
大國靠內戰,小國靠兵變,大韓民國樸總統的軍政獨裁也已18年。國內外壓力橫生,金規泙作為KCIA部長,他早已知曉無視現代國家制度規則,依靠武力鎮壓、威權統治,忽視國際社會輿論,無法將韓國進入現代強國之列。樸總統身邊的郭警衛室長卻如古代武將護君主般侍奉左右,皆視百姓為芻狗。暴戾君王、武將弄權的古老基因仍未在東亞大地上剔淨。古老半島上,現代國家下,依舊是數百年的歷史痼疾。
2004年,韓國「恢復民主化運動人士名譽補償委員會」下屬「「相關人士及其家屬認定審議小組委員會」對金載圭行為是否屬於民主化運動的問題進行討論,最終並未認定金載圭刺殺行為(10.26 事件)是推動韓國民主化運動的歷史事件。1993年至今,金載圭的事跡從電視到電影屢次搬演,在2005年就由此事件為題材的電影《那時候那些人》。
按照東方歷史習慣,民眾自古對舉義豪傑多有崇敬。影片在最後高潮前,金部長在辦公室得知KCIA即將設立的安重根塑像有裂痕,無法如期完成。這個過場,雖是創作者的一處閒筆,也是有意讓金部長與刺殺伊藤博文的義士安重根作比,鉤沉歷史啟發世人。金規泙南山辦公室高懸的「大義滅親」四字匾額,也導演在暗示觀眾,金部長曾為樸總統心腹,拼死進諫不成,必有捨身取義之舉。
影片尾聲,血染衣襟的金部長協同陸軍總參謀長驅車離開安全屋,準備進行下一步部署。中途二人從去南山KCIA總部,鬥轉到陸軍總部是導演禹民鎬的精妙一筆,垂直俯拍的轎車突然迴轉,暗喻國家進程的峰迴路轉,藉此對金部長的義舉翻案辯駁。
在10.26刺殺事件後不久,保安司令全鬥煥再次發動兵變,重蹈軍政獨裁覆轍。在《南山的部長們》中,以他為原型的保安司令全鬥赫刺殺事件後,潛入總統辦公室實行偷竊,幾乎是導演明喻全鬥煥為「竊國者」。
兩年後,「光州事件」爆發,國內局勢再次動蕩,韓國民主化運動進入新階段。
——끝!(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