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陳芳
主編: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東北人在我們眼中最深的印象就是豪爽,東北腔一出就讓人忍不住想稱一聲老鐵。這些都是我們能夠清楚感受到的部分,然而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東北女孩,她們自信樂觀,張揚個性。即使在重男輕女盛行的那個年代,她們也絕不落下風。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東北女孩的地位
根據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東北三省男女比例比較均衡,分別為遼寧100.45 : 100;黑龍江101.59 : 100;吉林102.02 : 100。
在生育孩子這件事上,重男輕女的問題一直存在,有些家庭甚至打著希望能夠兒女雙全的旗號追生二胎。
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性別歧視形式嚴峻,這些家庭出來的女孩子,通常家裡都會有好幾個孩子或者至少也會有一個弟弟,這種現狀也導致我國男女比例差距逐漸增大。
在家庭生活中,這種觀念直接導致的就是父母的愛會有所偏失,然而在東北這種現象卻很少,一般一胎為女兒基本也不會為了兒子追生二胎,只有女兒的家庭在東北也很常見。
在對待女兒的態度上,她們可以說是家中的團寵,即使家中還有其他的兄弟,也只有被女兒欺負的份,而不會存在欺負女孩的問題。在這種環境下,她們的性格普遍都比較熱情隨和,也很好相處。
東北人只想生一個女兒的原因
當地人給出的解釋如下,原因值得深思——
1)女性足夠獨立
在東北,女性從來都不是柔柔弱弱的形象,她們用行動詮釋著「當家做主」的能力,男性能做的事情,女性基本都能做,甚至做得更細緻更優秀。
因為在她們的骨子中有著吃苦耐勞的精神,經商的女性更是數不勝數,成功的也很多。在經濟上獲得了自主權,這樣在家庭生活中自然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無論是家務還是家庭開支等問題,女性都能要求一個平等,因此在他們的觀念裡,女性和男性是完全一樣的,不存在任何差異,因此自然不會存在重男輕女的問題。
2)崇尚「只要一個娃」
在一項調查中顯示:東北地區的生育意願僅為1.7個左右,遠遠低於其他地區,並連續多年蟬聯倒數幾名。
這種觀念的產生與以前的計劃生育有著分不開的聯繫,有些男性一開始可能會有牴觸心理,但是對於本身就比較大大咧咧的東北漢子來講,可愛的女兒無疑很容易打動糙漢子的心,時間一長,便對女兒的疼愛更多了幾分。
3) 「傳宗接代」不是傳統
縱觀東北的歷史,沒有關於宗族和傳承的歷史,基本上是以遊牧民族為主,他們自由灑脫,在他們的意識裡並沒有受到要兒子傳宗接代這種思想的影響,自然也不會非要有兒子的執念。
同時東北人天性豁達,並不擅長糾結,因此只有女兒對他們來講也並不會造成困擾。
重男輕女不可取,孩子教育須上心
誠然,東北地區在對待孩子性別方面的問題確實是值得學習和認可的,然而在教育上仍然需要多費心力,而不是放任自如,有責任心的父母應該做到這幾點——
A、重視孩子教育
自古以來,東北擁有大面積的良田使得他們足以過上豐足的生活,加上本身性格就不受拘束,導致他們比較安於現狀。
調查顯示:東北的平均教育水平遠遠低於南方城市。
因此,父母應該對孩子的教育引起重視,意識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這不僅僅只是一種任務,也不僅僅是為了改變命運,而是為了豐富孩子的人生和擁有更多選擇的機會的途徑。
B、寵愛適度
獨生子女任性毫不講理的特點歷來被很多人所詬病,這種情況的產生與父母家人的過度寵愛分不開。一家只有一個孩子,其他的就都是長輩,自然會讓著和寵著孩子,這是很難避免的。
然而適度的寵愛可以給予其更多的幸福感,對成長發育也很有利,一旦過度縱容便會滋生出很多問題,也易造成孩子人格上的缺陷。
C、杜絕以自我為中心
在成長過程中,沒有人來分擔自己的所擁有的資源,包括物質和精神方面,這就造成孩子自我意識過強的問題。
在與其他同齡人或者長輩相處的時候,會一味地需要別人圍著自己轉,而自己絲毫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更不會將自己的東西分享給他人,從而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
人本來就是群體動物,只考慮自己很容就會被放棄被孤立。父母應該做到的就是從小教育孩子學會與人分享和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立足於社會。
D、教會孩子獨立
父母的陪伴是有盡頭的,照顧更是不能長久,無論什麼時候,獨立都將是一個人得以生存的重要因素。
父母的放手是孩子獨立的第一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應該教會其動手能力和照顧自己的能力,這樣基本的生活問題就能得到保障。在接受了自我照顧之後,在其他方面孩子也能更快接受「靠自己」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