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ma馮丨文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延續了2017年以來印度電影在中國上映的票房佳績,上映一周左右輕鬆跨過億元大關。不過電影發行方在宣傳策略上耍的小心機,多少有些欺負只看海報來做出購票決策的觀眾。「2018年又一印度高分神作」云云,是模稜兩可的文字遊戲——電影2015年便已在印度本土和海外多國上映,只是遲至2018年才為內地市場所引進。至於海報上的「IMDB:8.1;爛番茄新鮮度:100%;豆瓣:8.6」,倒都殆非虛言。觀眾如果是誤打誤撞走進影院,至少不會虛度將近兩個半小時觀影時間。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海報
「劇透」並不有損於影片的觀看體驗,正如電影另一款宣傳海報上所引用的知乎用戶評價,電影並不純以曲折情節取勝。主線劇情是印度教教徒帕萬(薩爾曼·汗飾演)幫助穆斯林「啞女」沙希達(哈爾莎莉·馬爾霍特飾演)重返巴基斯坦家鄉;副線劇情則包括帕萬的個人感情生活、偷渡團夥幫助帕萬穿越印巴國界線以及新聞記者幫助帕萬脫罪等。一切都按部就班,一切都不出乎意料。觀眾觀看《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獲得的是情感體驗不是情節體驗。電影的本質是一部聖徒行傳,儘管混搭進了家庭倫理片與公路歷險片的類型元素。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海報
與絕大多數改良後的「寶萊塢」影片一樣,《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儘管仍然有咖喱風味的載歌載舞,佔比已經大為縮短,不至於讓異國觀眾產生不耐煩。然而,用將近半個小時的插科打諢來交代帕萬的成長經歷和情感生活,雖然不全是情節上的無用功,也還是略囉嗦。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劇照
影片的最大問題在於角色的缺乏成長。電影的中譯片名採用偏正結構,已經指明敘事重心全在帕萬身上。但人物始終如一地恪守教義到不知變通的程度,除了給影片中善意幫助帕萬的眾人帶來不小麻煩,也未必能激起當代觀眾的情感共鳴。捨身飼虎如果連帶著拖人落水,大概很難用「動機高尚」來做自我開脫。認死理、一條路走到黑的偏執英雄,也遠不如有血有肉、有私心、難取捨的江湖好漢來得面目生動。《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劇情與1998年的巴西電影《中央車站》有不少相似之處,但在人物的豐滿程度上就遠遠落入下風,少了回味。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劇照
宗教因素貫穿全片始終。不過至少在表面上,電影做到了對不同宗教派別的平等對待,而不予以優劣臧否。電影在結尾處施展「神跡」,讓「啞女」小姑娘開口說話,除了將影片在兩個半小時裡所積蓄起來的情緒推向高潮,也並不有助於升華主題。觀眾心滿意足於「好人有好報」,而絕不會想要成為帕萬一樣的「猴神」——這是影片成功的地方,也是影片失敗的地方。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劇照
某種意義上講,帕萬與電視劇《渴望》裡含辛茹苦照顧養女的劉慧芳是同一種類型的角色。觀眾對《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的高度好評,和「舉國皆哀劉慧芳」一樣,是源自同樣的情感流露和情感需求。只是觀眾的這種情感流露和情感需求,只能寄托在一部2015年的印度電影上,未免是要讓國產情感題材影片的創造者們自慚形穢的了。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劇照
本期編輯 酈曉君
推薦閱讀
今天,這場「跨物種畸戀」終於得到了最高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