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陶夢】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10月22日最新消息,泰國總理撤銷對曼谷實施的緊急狀態措施。
此前,泰國反政府抗議活動不停,抗議者們無視緊急狀態,集聚在首都曼谷街頭。面對主要由學生領導的反政府遊行隊伍,泰國當局在收緊媒體管控的同時,計劃封鎖即時通訊軟體Telegram,試圖以此削減示威者的組織能力,遏制抗議浪潮。
泰國大規模遊行示威仍在繼續 圖自:澎湃影像平臺
據半島電視臺(Al Jazeera)10月21日消息,泰國法院20日以報導「涉嫌威脅國家安全」勒令該國網絡電視平臺Voice TV關停。然而,《曼谷郵報》22日最新消息稱,泰國法院在21日突然取消了這一關閉令,稱「該屏蔽的只是非法內容,而不是平臺」。
此前16日,泰國國家警察總署署長素瓦(Suwat Jangyodsuk)曾籤署一項命令,要求Voice TV和其他三家媒體機構,The Reporters、The Standard、Prachatai關停網站,並刪除網站現有內容。這四家媒體都因持續直播報導抗議活動而接受調查,Voice TV和Prachatai還曾公開「同情」抗議活動。
除了收緊對媒體的管控外,泰國政府還試圖封鎖抗議者們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Telegram(註:Telegram是一款即時通訊軟體,用戶可以發送加密信息)。據美聯社19日報導,泰國國家廣播和電信委員會的一名高級官員證實,該機構已被下令封鎖對Telegram的訪問。該官員表示,他們正在與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就此事進行磋商。但到目前為止,該軟體仍可在泰國使用。
泰國這次的反政府示威主體主要是大學生與高中生,他們與香港暴徒同樣熟悉並充分利用了社交媒體。他們不但在群組中投票決定示威集合地點,甚至發布好幾個假地址,試圖幹擾警方視線。已經有不少媒體注意到,他們對社交媒體的利用,示威活動的組織、溝通乃至「擺拍」手法,令人回想起此前亂港分子在街頭「黑暴」活動中的熟悉身影。
10月18日,泰國總理府發言人表示,政府很擔心抗議活動被別有用心、試圖挑起暴力的人士所利用,願意與示威者展開對話。
《華爾街日報》與路透社均指出,泰國的示威者複製了香港暴徒在去年「修例風波」期間使用的部分戰術。其中包括去中心化的組織,統一著裝與指揮溝通,以及借流竄、欺騙等戰術幹擾警方等。
此外,示威者還在社交媒體上呼籲同伴隨身攜帶麥克風與防護設備,通過頭盔、面罩等統一裝束來隱蔽自己。此類「畫風」在去年香港「修例風波」期間已是司空見慣。
有律師宣稱,自10月13日以來,至少80名抗議者被泰國警方逮捕,其中27人仍被拘留。但警方並未公布抓捕數字。
美聯社在15日的相關報導中指出,泰國首都曼谷的抗議活動最早由大學生在3月份發起,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抗議活動很快被擱置。今年7月,隨著疫情的威脅有所緩解,抗議遊行又捲土重來,規模不斷擴大。
遊行示威活動最初的核心要求是讓總理巴育(Prayuth)下臺、重新選舉、修改憲法以使國家更加民主,但在8月的萬人反政府遊行中,部分抗議者們卻對泰國的君主立憲制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抨擊。他們質疑王室,呼籲對君主制進行改革。
抗議者要求巴育下臺和改革君主制 圖自:澎湃影像平臺
當地時間10月14日晚,曼谷再次爆發大規模反政府抗議示威活動。以大中院校學生為主的示威者聚集在曼谷民主紀念碑附近,並與支持君主立憲制的「保王派」一度發生摩擦。
為遏制不斷升級的街頭集會,15日凌晨,泰國政府宣布緊急狀態令:曼谷地區進入嚴重性緊急狀態,禁止五人或五人以上的集會,並允許逮捕違反規則的任何人。與此同時,泰國政府也開始對媒體進行管控,禁止報導和發布可能「損害國家安全」和「引起恐慌」的新聞。
然而,15日的禁令並未起到壓制效果,抗議者們已連續七日違抗禁令繼續舉行示威集會。
為緩解反政府抗議活動下的緊張局勢,泰國內閣在20日批准了針對示威活動召開議會特別會議的請求。泰國總理府事務部部長阿努查(Anucha)稱,該會議將於10月26日至27日舉行。有泰媒指出,雖然阿努查沒有透露政府將在多大程度上滿足抗議者的要求,但議會可能會推進修憲進程,以安撫抗議者。
此前,泰國總理巴育曾在19日對媒體表示,他支持議會召開緊急會議,尋找解決當前政治危機的辦法。但他同時也強調:「政府必須保護王室,這是所有泰國公民應盡的責任。」
據了解,泰國國王馬哈·哇集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自2016年12月即位以來,長期居住在德國巴伐利亞州,遠程「遙控」治理國家。面對泰國國內持續不斷的抗議活動,泰王在10月16日的講話中並沒有直接談到示威者近日對於限制王室權力、要求巴育下臺等訴求,只聲稱「泰國需要愛國,愛君主制的人民」。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