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三十而已》的大結局,王漫妮出國留學,鍾曉芹和陳嶼復婚成為作家,拿到了156萬的版稅,並且懷了「小島」。
真的很心疼顧佳,在發現許幻山出軌後,選擇離婚,正籤字的時候許幻山接到一個電話,藍色煙花爆炸了,炸死了兩個人。
於是這個婚也沒有離成,顧佳背了一身的債,賣掉房子幫許幻山還債,許幻山被判3年,在獄中對顧佳提出了離婚。
顧佳帶著兒子和父親來到了茶廠居住。
這個結局真的讓觀眾唏噓不已。
那麼好的一個顧佳,老公沒了,房子沒了,孩子的幼兒園教育資源也沒了。
而林有有也沒有得到懲罰。
《三十而已》的編劇張英姬在接受採訪時回應大結局的爭議,說:「林有有喪失了所有尊嚴,顧佳完成了自我和解。」
在大結局中,顧佳說了一句話:「幻山,我們的婚姻走到今天這一步,我也有錯。」
顧佳錯在了哪裡?
錯在了把這個家打理的太好了嗎?
顧佳不僅有學歷,也有能力。許幻山的性格有點自命清高,不願意向客戶低頭的時候,顧佳出面協調。
為了兒子能上最好幼兒園,給王太太提鞋,忍受太太圈的冷嘲熱諷。
對於編劇的這個說法,你贊同嗎?
也許編劇之所以這樣寫結局,就是為了告訴我們:
人生不可能完美。
中國一直有句古語: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就是顧佳太好了,所以許幻山才會出軌。
從顧佳和許幻山結婚以來,這個家,裡裡外外一直都是顧佳在操心打點,無論發生了什麼事,顧佳總能擺平。
所有的事,都有顧佳給他兜底。
包括最後的出軌,他想與林有有斷絕關係,也讓顧佳出面幫忙解決。
不得不說,有時候,在婚姻中女人需要適當的示弱,不要什麼事都自己承擔,要讓男人有成就感。
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許幻山給林有有租的公寓裡,許幻山給林有有裝桌子,林有有一臉羨慕崇拜的表情。
而回到家,顧佳自己在安裝桌子,許幻山想搭把手,顧佳卻說:
「家裡什麼東西都是你裝好的呀,淨說大話。」
然後對許幻山說,你累了一天了,趕緊去換衣服吧。
從顧佳的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她把許幻山保護的太好了。
顧佳的骨子裡比較獨立,同時也比較強勢,所以許幻山和她在一起感覺壓力很大,而和林有有在一起的時候,是放鬆以及林有有對他的崇拜。
在陳嶼和鍾曉芹沒有離婚之前,有一次吵架,陳嶼說:「都說婚姻是避風港,我跟你結婚就是為了輕鬆省心。」
鍾曉芹一語道破婚姻的真諦:「都想避風,誰當港啊。」
我們結婚可能是為了有個依靠,可以相互扶持。
可是結了婚卻發現,婚姻生活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楊時暘在《並沒有如願以償的人生》裡寫道: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婚姻更不是。它無法把你從孤單中拯救出來,也無法把不夠好的你變得更好。
你要做的是先把自己變成成年人,讓自己足夠強大,然後和一個同樣是成年人、同樣內心強大的人一起生活,才會真的快樂。如果一直是一方拯救一方,一方依賴一方,那叫慈善,不叫婚姻。
所以婚姻不是救世主,不是避風港,婚姻生活,是兩個人一起經歷風雨,乘風破浪。
有時候,我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想要與什麼樣的人結婚,過什麼樣的生活,比如鍾曉芹到了該成家的年紀就去相親結婚。
把婚姻生活過成了一潭死水,和陳嶼兩個人如同合租的室友。
離了婚之後才找到自我,才明白自己想要一種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人最適合她。
人生沒有捷徑,該走的彎路一步都不能少。
劇中的王漫妮原本以為自己是鳳凰,攀上了高枝,沒想到對方卻是一個「海王」渣男。
好在王漫妮在經歷這段感情,以及回老家後終於認清了自己。
發現老家的生活真的不適合她,她更清楚了自己想要什麼,於是辭掉老家穩定的工作回到了上海。
其實我很喜歡王漫妮身上的拼勁,和不服輸的那股勁。努力工作,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享受所得來的成果。
說回顧佳,這個角色真的讓人心疼,但這不就是生活的真相嗎?
從來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事情發生了,跌倒了,擦乾眼淚爬起來,生活還要繼續。
因為人,得自己成全自己,成年人的世界從來沒有容易二字。
劇中的3位女主角都完成了自我蛻變。
無論你到哪個年齡,從事哪個行業,都不要放棄自我成長,因為人生本來就是一場自我救贖。
願你依然有愛的勇氣、有賺錢的能力,這才是一個女人最好的武器。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繫刪除,文章原創,歡迎點讚、評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