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美國的西部片、日本的武士片一樣,功夫片幾乎為中國電影所獨有,同時又是國際性的類型片,自從上世紀70年代「功夫之王」李小龍只手空拳打開歐美電影市場,以表現中華武術技擊為特色的「功夫電影」曾經長期屹立於世界影壇,接受全球影迷的膜拜。但近年來,在進口動作大片的衝擊和國產愛情片、喜劇片的夾擊下,中國功夫片的產量和市場份額急劇萎縮,獲得國際聲譽、打開海外票房的作品更是鳳毛麟角。反倒是越來越多的美國主流電影裡出現了中國功夫元素:《碟中諜2》裡吳宇森讓湯姆·克魯斯打出地道的中國拳腳;《黑客帝國》中基努·裡維斯在袁和平指導下苦練鐵板橋;《星球大戰》系列的核心理論「原力(The Force)」脫胎於中國功夫的「氣」;更不用說昆丁·塔倫蒂諾這個瘋狂的功夫迷,居然能將香港經典功夫片裡的分鏡頭腳本背下來!
如果中國功夫沒有過時,那麼,是中國電影真的打不動了嗎?且慢,有一個人表示不服,他就是新生代功夫電影製作人和動作演員嶽松。
2015年11月,嶽松帶著他的功夫片《超級保鏢》亮相全球最大的電影交易市場AFM(美國電影交易市場),這部「硬橋硬馬」、「拳拳到肉」的純正功夫片震驚了海外片商,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先後以最高規格接待了嶽松,並對電影發行及日後合作表達了殷切期待,成龍進軍好萊塢之後最成功的一部電影——《尖峰時刻》的製作人Arthur M. Sarkissia直言:「令人震驚的武學造詣,無與倫比的搏命精神,讓我深信嶽松將是下一個徵服世界的武打巨星,他將成為李小龍式的傳奇!」
《超級保鏢》講述的是一個正義的「野蠻人」和一群陰險的文明人之間的爭鬥,「鐵腿門」傳人武林自幼在深山中習武,師父去世後下山投靠早年因觸犯門規被逐出師門的師兄,加入師兄創辦的保鏢公司第一天,他被指派去保護一名刁蠻任性的富家女,並因此捲入一場錯綜複雜的恩怨仇殺,義不容辭而又不諳世事的武林被迫使盡渾身解數,與盤踞在冷城的龐大黑惡勢力展開決鬥,然而當真相揭開,他卻無法抉擇……
在武打設計上,《超級保鏢》徹底拋棄了華而不實的套路招式和奇特誇張的宗派神技,一切從實戰出發,在毫無修飾的現實場景下,赤手空拳打得天昏地暗,「無替身、無特效、無借位」的真實武打場面震撼人心,片中所有的打戲全部由嶽松設計、導演和主演,為了將武術技擊的速度和爆發力淋漓盡致地展現給電影觀眾,嶽松和他的武術團隊在拍攝過程中「誤傷」不斷,本人甚至因為「破相」被迫停機,這部電影因此被業內人士評價為「二十年最『狠』的功夫電影」。
在中國動作電影大步邁向鋼絲飛行和CG升空的今天,嶽松以一己之力,將功夫片拉回到肉搏時代,這是武俠精神的回歸?還是近乎瘋狂的偏執?很多人問嶽松,「是不是真打,要不要打得這麼用力,觀眾真的很在意嗎?」「我很在意觀眾沒有看到什麼,」嶽松說,「人只有被逼到牆角,才能打破牆壁。」
自幼習武,20歲赴英國求學,為了賺生活費,2005年嶽松在倫敦開辦武館,一邊教老外中國武術,一邊攻讀西方電影學。在倫敦三年,為了讓洋人心服口服,同時也為了對付不斷上門踢館的小混混,嶽松在傳統拳法和腿法的基礎上,融匯自由搏擊、散打、泰拳、截拳道、MMA綜合格鬥等實戰格鬥術,自創了「子彈寸拳」、「七路奪槍術」、「街頭自衛術」等獨門絕技。2008年,一段《中國小子功夫震驚海外》的訓練短片讓人們認識了這位武林高手:空翻7米、食指倒立、寸拳將老外打飛,摧枯拉朽般的爆發力,線條分明的飽滿肌肉,為他贏得了上千萬的視頻點擊和眾多粉絲。
2012年,嶽松推出自導自演的第一部動作電影《街頭之王》,這部製作成本只有60萬的功夫片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的記錄——超過3億的網絡點播量,幾十萬條評論和持續三年的話題討論,直到今天在倫敦的音像店裡還有這部影片的DVD在售,但在版權交易機制尚未成熟的國內市場,這部影片直到次年才收回成本——CCTV電影頻道購買了播出版權,於是,經過多輪電視播出後,更多的動作片影迷記住了嶽松這個名字:一個拍武打片博上一切、不用威亞的人。
2014年,在全球著名功能飲料、極限潮流文化引領品牌紅牛公司的支持下,嶽松推出個人第二部動作電影——《風雪武者》,這是一個亦真亦假的傳記類型的電影故事,其獨特性在世界影壇絕無僅有。為了拍攝該片,嶽松在零下30度的中俄邊境赤腳練功、雪中奔跑、破冰入湖,以超人的勇氣和意志力詮釋了自己的武道哲學。這部影片在優酷、搜狐、騰訊、愛奇藝四大平臺同步首播後引起巨大反響,2015年底,當嶽松先後在好萊塢電影巨頭米高梅、派拉蒙、哥倫比亞的製片人面前打開這部電影時,對方的反應幾乎是一樣的震驚和遺憾:這本來應該是一部世界級的、劃時代的動作電影,可惜我們沒有及時獲知拍攝計劃。
嶽松已經站在好萊塢的門口,他會成為繼李小龍、李連杰、成龍之後,又一個走上世界影壇的中國功夫明星嗎?自從2008年開始闖蕩電影圈,嶽松的氣質一直與娛樂圈格格不入,找投資,搭人脈,碼盤,這些都不是他所擅長的,「別人眼中的成就不是我的目標,我想為自己的生命、為武術電影創造真正的價值,贏得真正的尊重」,這種高調姿態和理想主義使他的電影夢充滿了挫折,也讓他的這份堅持顯得難能可貴。
嶽松有著一手寸拳技巧,能將80公斤的老外打得如子彈般橫飛出去,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在餐館的廚房裡練就了這手絕活。「我剛到英國時沒有收入,只能去餐館刷盤子。最後一道工序是將盤子放進消毒櫃裡進行消毒,這需要等待1-2分鐘。等待的時間中我無所事事,就專心練習寸拳,擊打機器、擊打牆壁,每天都有幾個小時在等待與擊打中度過。不知不覺,自己寸拳的力量也就慢慢積累下來。」
「武術給我帶來的,不僅是身體的改變,沒有武術的話,我就是個毫無自信的人,武術締造了現在的我,每當電影做不下去,信心受到打擊時,我就去練功。兩個小時後,汗水溼透衣服,煩惱與鬱悶都一起排出了身體。人好像充滿了電一樣,兩小時前的痛苦不堪都煙消雲散。」
「電影在不斷革新,不可以停留在以前的經驗之中。電影可以不是真實的,但中國功夫電影不能失去真實,失去自己的氣質,」嶽松說,「如果有一天,90後、00後的觀眾提起功夫電影,只知道《功夫熊貓》,那將是中國文化的切膚之痛」。
夢想是什麼?在嶽松看來,「夢想就是那種無論你付出多少,都不會覺得委屈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