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娛樂
電影《菊次郎的夏天》海報
新浪娛樂訊 9月26日,小浪帶領北京團員們觀看了日本喜劇電影《菊次郎的夏天》。該片由北野武自編自導,北野武、關口雄介、岸本加世子、吉行和子、細川典江主演, 大家對本片給出了9分的綜合評分,以下為參加本期活動團員的精選觀後感匯總:
@張惜夕 8分
有點回到暑假的感覺,無聊又不想結束。畫面美的很有鄉野特色,全是夏天的顏色,不得不說久石讓的音樂真的很出彩,每當在影片中想起,都歡快起來了的感覺。故事主線是陪正南找媽媽,和大叔一路走來,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說著都是為了正南做的那些可笑的事情,其實是藉由小孩子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個人都從正南那裡得到了某種救贖,或許小孩子才是最勇敢的,傷心和開心都很純粹,也都有出口,結尾大叔看著正南離開也有這一意圖,正南的未來還在路上,而大叔卻停在原處看正南走遠,原來大叔才叫菊次郎,原來是菊次郎的夏天,詼諧幽默的講述了一個或許有點悲傷的故事,卻發現過程就是一場救贖,結尾獲得力量。好像陪他們走過一段路,結束了就說了再見,然後就結束了。
@馬天競 10分
北野武真的是個會講故事的電影導演,開頭用一個小男孩背著帶翅膀的書包奔跑,便勾起了觀眾的疑問與好奇,帶翅膀的書包來歷,小男跑向何處,為何而跑,往下看自然會得到解答。影片充斥著童趣與幽默,主視角以孩童之眼敘事,用繪畫的方式作為章節,故事節奏不緊不慢,好像慵懶的夏天,北野武的本色出演,加上諸多伏筆的設計,讓許多場景充滿小品的詼諧感。導演將這個相對簡單的故事,拍出了新意,拍出了趣味,拍出了個性。怪大叔不忍心告訴真相,既體現了對小男孩的保護,也反映出大叔孩童般的內心,不願接受現實的心理,他的諸多行為也表明他就是個沒長大,不受人約束的孩子。全片結束才能明白「菊次郎的夏天」的用意,而菊次郎正是北野武父親的名字,這樣的半自傳電影想必是他懷念父親和往昔歲月最好的方式了。
@安靜嚇到鬼ly 9分
最早知道這部電影還是從這個配樂開始的,久石讓的summer,一首關於成長的音樂,風景如畫,旋律優美,歡快的略帶傷感的前奏很自然的就能聯想到向日葵田地一樣的景象,小男孩感受著夏天的美好。可以說這首曲子的確讓菊次郎的夏天提升了一個高度。感動的不止音樂,這是一個溫情治癒的電影,影片看似是一個大叔帶著小正男踏上尋找媽媽旅途的故事,其實直到最後才恍然大悟,菊次郎是這個大叔,大叔才是真正的主角,大叔帶著正男去尋找母親的同時,小男孩也幫助了大叔找回了童年的那個夏天,在夏天找回了自我。
@金門少爺 8分
首先感謝新浪觀影團提供的機會,其實早就聽說過此片,一直沒看過,久石讓熟悉的配樂原來是出自這裡,這應該是標準的日本公路片吧,一開始感覺故事發展緩慢,等不來一個重點,覺得看不慣這種老電影,不過越看越有意思,畢竟電影中的童趣對我而言早已陌生。在一個普通的夏天,菊次郎和正南的互相成全充實了整個夏天,作為觀眾,我更多的感覺是日本的風景和這份童趣讓人值得觀看此片。
@諾安墨- 10分
看完電影,滿腦子都是森林的那抹綠色和久石讓的配樂,好像又回到了那個夏天。上一次看還是小時候,那會兒對於家人間的情感無法理解,成年之後再看就會覺得有一絲酸楚。旅行的情侶,環遊全國的詩人,還有騎著摩託的可愛二人組,以及直到影片最後才知道原來菊次郎是那個滿嘴髒話的大叔。觀影結束的時候不禁為北野武的思想感動,通過旅程中遇到的人,來給了陰鬱小朋友一個完美的結局。推薦大家去看,順便跟這個夏天說拜拜。
@一隻肥Panda姓W 8分
當久石讓的音樂響起,我又淚崩了,那兩個孤獨又相互治癒的小男孩又回來了!正男與菊次郎在那一年的夏天裡,學會了輕鬆和笑容,學會了釋懷。經過了一整個夏天的成長,經歷了那些不去闖蕩就難以遇見的人和事,曾經的混子也活的更加灑脫,更加有希望,更加有好好生活下去的意義與力量~人的一生何嘗不是一次尋找的旅行,走走停停,遇見不一樣的人,心存希望小心翼翼,卻又脆弱孤獨,把悲傷留給自己,把溫暖送給別人。夏天真是神奇的存在啊,承載著許許多多美好的回憶!「菊次郎!他媽的!滾吧!」改不了的街頭混混做派,但是聽起來一點都不覺得難為情,反而是溫暖、是安心。北野武喪喪的兇臉、他的暴力美學、黑暗幽默,都讓夏天「融化」了,在夏天的開頭遇見,在夏天的結尾告別!夏天裡不能缺少的菊次郎!感謝,再次遇見!
@鯉莫 10分
菊次郎的夏天的主題曲從小到大聽了無數次。一直以為就跟曲子的風格一樣,這應該是一個溫暖治癒的電影。但沒想到看了,才發現竟然一個特別搞笑無釐頭的電影。一個陰沉小男孩和一個「流氓」大叔在炎熱的夏天一同踏上旅途,會發生什麼神奇的事情呢~前半段的劇情無釐頭得讓人心疼,而後半段的劇情逐漸治癒明快起來。小正男雖然沒能與母親相認,但這個夏天他卻收穫了更多的關愛,也變得不再那麼陰沉。流氓大叔依舊流氓而暴躁,但這個夏天也是他獨一無二的回憶。雖然是個無釐頭的電影,但裡面的角色也都非常真實可愛。週遊世界的麵包車小哥,開著機車看似兇巴巴的機車兩人組……都是非常鮮活可愛的角色。還有我們的男主角,出場看起來非常流氓和痞子那種,又各種做壞事還欺負小正男。但是,旅途中他逐漸地關心起這個和自己相似的小男孩。笨拙而又努力地給他愛與美好的回憶。特別是最後他因為自己的壞脾氣被人揍了一頓,卻只是充滿歉意地對正男說,自己從樓梯上滾了下去。而正男卻也非常體貼地跑去給他買藥。那一瞬間,兩個孤獨的人突然就不孤獨了!真好呀。直到電影的結尾,大叔氣呼呼地說:我叫菊次郎。才真的點明了題目。這個夏天改變了正男,也改變了菊次郎。當然,這也是肯定是改變導演北野武的那個夏天吧。大概地數了一下,那首歡快的《summer》有兩次讓我印象深刻,一次是正男決定去找母親衝出家門的時候,一次是電影結尾正男與菊次郎告別。代表著那一刻下定決心的快樂,和結尾如釋重負的美好。雖然正男沒能實現自己的心願,但是卻收穫了更多。歡快的琴鍵跳躍著,就像是這個夏天,美好,治癒。這麼好的大家,也一定會迎來更加快樂的夏天!
@這個世界-真瘋狂 10分
當summer響起的一霎那,我知道我的青春回來了!聽過多年的音樂原來是來自菊次郎的夏天這部電影,給了我一股親切的感覺。慢慢沉下心觀看整部電影的故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情從心底湧了出來!縱使人生有千百種不如意,總有一個人在默默地溫暖你,守護你……#新浪觀影團# 感謝帶給我這麼溫暖的觀影之旅!
@Chloe是一團糖雪球 9分
簡單來說,電影講述的就是一個遊手好閒的廢柴大叔,帶著一個孤獨且不快樂的孩子的一次旅行。菊次郎顯然不是一個靠譜的大人,但在一路搭車與露營的過程中,他也盡其所能,為孩子製造了一些快樂。而菊次郎也在為孩子找尋他的快樂時,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孤獨的人雖然還要孤獨地活著,但並不妨礙他們擁有一個有笑聲有愛的夏天。
@Miss阿音小姐 9分
電影開篇就是熟悉的《菊次郎的夏天》的主題曲,久石讓製作的音樂真的是每一首都堪稱經典。電影全篇的主導線索是通過正男和菊次郎一段奇妙的暑假歷險記—菊次郎陪正男找媽媽展開。電影中正男的沉悶與菊次郎的聒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這一段路程中,正男與菊次郎慢慢相互了解,相互感染,最終彼此安慰彼此改變~電影中可以看到菊次郎為了安慰正男讓他開心,做了很多搞笑的事情,但正男的出現又何嘗不是感染了菊次郎內心深處對媽媽的思念呢?很喜愛日韓電影中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溫暖和感動,而且還是以這樣幽默的表現方式來體現!整部電影是讓人又開心,又溫暖,又感動~真的很喜歡。
@小菲陌 10分
對菊次郎的夏天第一印象是summer這首曲子,那時候還不知道菊次郎的夏天這部電影,只是單純地喜歡這首曲子,後來聽的多了才知道這是一個電影裡的曲子,而且在看到電影最後的時候才知道原來菊次郎不是那個小孩。在電影院裡看這部電影還是很棒的,電影一開始的時候並不喜歡菊次郎這個人,但是後來劇情慢慢發展,發現並不能簡單的用「好」或者「壞」來形容他,他做的事荒誕卻又覺得他就是會那樣做的人。一部很」日本「的電影,夏天,祭典,風鈴,海邊,色調讓人看起來很舒服,把人瞬間帶入夏天的那個環境中。抓住了今年夏天的小尾巴,要不明天再去二刷一次電影吧!
@月光R地鐵 8分
在夏天的最後,這部修復版經典電影重映了。作為一個聽過無數次久石讓先生的主題曲的人,終於有幸來看了這部電影。光看這個名字——菊次郎的夏天,或許都會主觀地認為小男孩就是菊次郎,但直到影片的最後,才讓觀眾們恍然大悟:啊原來大叔才是菊次郎啊。這是菊次郎的夏天,也是正男的假期。影片本質上是一部集溫情與搞笑於一體的公路片,看的過程中,滿場幾次爆笑,可是結局又讓人感到無邊的孤獨,是兩個孩子的孤獨啊,因為他們同樣缺少母愛。其中最讓我感動的一幕是菊次郎在夏日祭的所作所為招來了一頓打,可是轉頭回去卻對正南說「我從樓梯上摔下來了」,於是正男半夜飛奔到藥店門口拍門給大叔買藥,於是這個大孩子頗為笨拙地說:對不起。我覺得這是兩個孩子的心理轉變點吧,正男由一開始的防備害怕到逐漸敞開心扉,而菊次郎由滿不在乎到努力保護小孩心裡的那份天真。正如菊次郎搶來了肥仔叔叔女朋友送的天使風鈴,轉頭卻對正男說:這是你媽媽留給你的,她已經搬走了怕你找不到。我好吃這種設定啊,太美好了。最後的結局,讓人恍然大悟,可是之後呢?大孩子要回歸家庭,繼續去做無所事事的無能大人,小孩子要回歸生活,繼續做內向而又孤獨的小學生,滿屏的孤獨感要溢出來了,可是他們不會忘記這個夏天,因為有天使風鈴有花襯衫有大西瓜有北鬥七星的溫暖。
@蕾小蕾1010 8分
首先整部影片都是滿滿的夏日感,綠油油的草地還有行走過程中路邊的植物還有農作物~都是夏天的感覺~畫面撲面而來的夏日田間街邊感覺~仿佛自己走在同樣的夏日小路上~其次久石讓的經典鋼琴聲響起~貫穿整部影片~真的是太經典的音樂了。最後果然是親情溫馨~還有大叔雖然很不靠譜,輸了錢又吊兒郎當的…但後來被觸動了,保護正男幼小的心靈,給他要來天使之鈴,撒了善意的謊言~~返程途中一直為正男解悶,逗他開心陪他玩不讓別人說漏嘴~都是滿滿的溫暖感覺~影片敘述溫暖溫馨~每一個場景都透露著治癒感~畫面看起來簡直不要太溫情~真實又溫暖~每一個人物都有其特殊的點~可能這就是電影塑造的形象吧~比較成功,讓我記住了每一個角色的特點~Ps唯一的缺點就是電影敘述比較平緩~可能看不進去會犯困。哈哈。
@鐘聲為誰鳴forever 9分
合理程度的浮誇可以增強喜劇效果,如何合理控制是導演的本事,顯然北野武拍得很好看。北野武飾演角色的原型是其父親,體現了他對父親的講解,所以這個有些負面的角色也體現出濃厚的溫情。影片以小孩視角開頭,中間悄無聲息地完成視角轉換,結尾小孩問大叔姓名的時候明確了視角轉換,非常巧妙,怪不得是菊次郎的夏天。久石讓的音樂非常舒適。
@芬蘭火車 7分
第一次觀看這個片子,之前沒做功課,還以為是新拍的片子。開始了以後一股讓我無比懷念那些自然的鄉村風光(年代因素也是菊次郎屢屢搗蛋而沒被懲罰的原因之一吧)。情節平鋪直敘,慢慢解開了正南找媽媽的故事,菊次郎大叔的影響也逐漸明朗,變得可愛有趣。甚至分不清到底哪個才是「小男孩「?每次的定格時間都是安排好的笑點時間,大家不約而同,心領神會……讓人也想在這個夏天來一場流浪。
@小米Bi4z 9分
在遇到正太之前,菊次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混混,他爛賭成癮,滿嘴的髒話,甚至還想去打劫高中生,如果沒有陪正太找媽媽的這段經歷,菊次郎可能一輩子就一直這樣下去了,但是小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在與正太朝夕相處的這些時光裡,菊次郎也慢慢的被正太的天真純潔所打動,逐漸的認識到一個成年人的責任,在這段旅途中獲得了成長。影片只有在最後的結尾處出現了一次菊次郎的名字,其他時候都是管菊次郎叫大叔,菊次郎的夏天實際上是講一個大人的變化,用這樣一個童話般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成年人和孩子眼中的世界。不得不說,電影院上映的版本真的做了好多處的修改,比如說正太遇到的變態大叔,最後被菊次郎給揍了,這一段完全刪掉了;菊次郎滿嘴的「八格牙路」,都是罵人的髒話,但是卻被翻譯成了「真是的」。不由得使我想起很多年前,在電影頻道中看過的中文版的《菊次郎的夏天》,這些橋段都被很好的保留。這部電影是北野武非常經典的一部作品,配上久石讓靈動輕鬆的配樂,在這個即將結束的夏天,再一次和菊次郎一起相遇。
@雲戀殘香 8分
感謝新浪觀影團給的觀影機會。周末下午加班結束後來看,很溫暖,算是短暫的離開了現實,離開了煩惱和壓力,一起和菊次郎度過夏天呀。很多搞笑的場景,經典的配樂,深刻的故事,本次重映,有條件的都可以重溫下。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北鬥七星的故事,我也知道這個版本,小時候看書知道的,但是突然想不起來具體是什麼時候,這個故事已經遺忘了好久,不過現在記起來,也不錯。網上搜的,大概是這樣。傳說女媧因為過度疲勞病倒了,但因為恰逢大旱,連水都沒有,於是她的小女兒就拿著碗外出給她找水。可是小女兒找到水後,卻在回家的路上迷路了,這時小女兒看見一隻小狗奄奄一息的躺在路上,就給他餵了點水。喝了水的小狗迅速恢復了活力,為了報答救命之恩,小狗對小女兒說,你跟著我的爪印走就能找到家了,小女兒非常開心,就一直跟在小狗的後面走。可是走著走著,天漸漸黑了下來,小女兒看不見小狗的爪印了,於是傷心的哭了起來。不一會,一位老爺爺走了過來,問她為什麼哭,小女兒就把原因告訴了老爺爺,老爺爺在碗裡一指,碗中就出現了七顆發光的石頭,這時候恰好組成一個勺子的樣子,老爺爺告訴她,只要朝著勺柄指的方向走就能回到家,小女兒謝謝了老爺爺,可是她發現,這七顆石頭實在太重了,她根本拿不動。於是老爺爺吹了一口仙氣,這些石頭就飛上了天,接下來小女兒白天跟著爪印走,晚上跟著天上的勺子走,幾天後回到了家,女媧喝了水後病也好了。女媧聽了小女兒的奇遇後,知道這是勺星老人,便帶著她前去感謝,此後女媧便將天上發光的勺子取名為北鬥星,久而久之,人們也就把它叫做北鬥星了。
@左撇子林先生 9分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大約是在十年前的大學課堂裡東亞電影鑑賞課上,好像也是我第一次那麼認真的看一部日本電影,也慢慢認識了北野武這樣一位牛翻了的導演。菊次郎的夏天的主角究竟是正男還是菊次郎,這是個很有趣卻心領神會的問題。電影開始前,坐我後面的一個60多歲的大爺問,這電影叫什麼名?--菊次郎的夏天--李二郎的夏天?--菊次郎--哦哦,日本電影。電影散場後,大爺說,這電影,是個好電影,適合家人一起看。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老了,非常同意大爺的感覺,就那種不緊不慢,徐徐敘事的感覺就好像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舒服極了。不過,時隔八個月再次重逢@新浪觀影團 的感覺也太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