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泉州影像」→點擊右上角「...」→點選「設為⭐️標」
在惠安縣文化體育和旅遊部門的大力支持與推動下
泉州府為惠安打造的文化徒步活動
▼
▼
本次活動由惠安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螺陽鎮人民政府、山霞鎮人民政府主辦,惠安縣雕藝文創園、惠安縣螺陽鎮錦豐村民委員會、大錦水博物館管理委員會、泉州府徒步協辦,由泉州府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同時也要感謝泉州古城新門文旅產業有限公司、好攝咖工作室、環影製片、節點視頻等單位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以及給予此次活動各種便利。
▼
▼
回顧惠建及惠雕的魅力吧
視頻|環影製片
通過會說話的惠安石頭
帶領大家走進惠建與惠雕之間的神奇與魅力
路線大致如下:大錦水博物館-錦東古民居群-錦豐村古民居群-山霞村-陳木春農民民俗館-惠安雕藝園
徒步領隊吹神
為大家介紹本次的活動規則及注意事項
惠安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陳建軍先生
螺陽鎮司法所所長孫銀章先生
山霞鎮團委副書記鄭穎女士
螺陽鎮錦豐村書記林俊海先生
大錦水博物館館長林桂華先生
泉州府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黃躍昆先生
一同鳴響象徵本次活動開始的笛聲!
開幕儀式後
參與者來到籤到牆
為行走惠安第四站書寫新的名片
開幕式結束後
參與者進行有序地檢錄、物料領取工作
這是一輛由泉州通往螺城、山霞的車輛
限乘當日當次車~
插畫:貳銅
04
物料包
本期徒步物料包
採用斜挎包的形式
顏色選用喜慶的紅磚紅
05
蓋章本
本期徒步蓋章本
同樣採用紅色並標識「雕藝」
06
印章打卡
徒步過程中含9處打卡印章點
07
小物件
08
獎牌
09
惠安伴手禮
此次物料中還包含
惠安文旅提供的行李牌和貼紙1份
將惠安的傳統元素
融入到各位小夥伴的物料中
相信這一份充滿地域特色的物料
在徒步過程中
會陪伴大家度過更多歡樂的時光
正式邁開步伐
徒步啦~
起點所在的錦水村
既是千年歷史的古老村落
又是一個頗具文化和紅色基因的革命老區村
村中這座以當地村名命名的錦水博物館
就展示的不少鄉村記憶
在博物館館長林桂華先生的介紹下
我們得知該館共設有兩個展區
一間幾十年歷史的古民居
及上世紀50年代建成的三層南洋樓
內容展示的時間跨度
從明朝嘉靖年間到公元2018年
包含民俗風情展示、正在消失的農耕用具等
聽,古厝內,天井裡
南音音樂聲起
在老藝人們的演奏下,我們聽得入神
泉州府小夥伴也跟著哼唱了起來
不論走到哪裡,鄉音最能拉近距離
🚩
感謝大錦水博物館提供的礦泉水補給
除了此行的徒步參與者
更有村民三三兩兩來到家門口的博物館看展覽
成為當地的一道文化風景線
來張大合照留下記憶
館長說這是館裡第一次迎來這麼多觀眾
徒步過程中我們見到了許多老人
她們包著花頭巾,好奇地打開家門
跟行人打招呼
「阿嬤鯉好「
「你們是哪裡的?」「往前走就是xxx」
🚩
領略了番仔樓多元文化的交融合璧
我們來到紅磚古厝
參觀了解這戶林氏人家的過往
關於它的來源和姓氏是一目了然的
門楣上的大氣的「西河」二字
就顯而易見了
從大門進去,第一眼望進去是中廳
中廳兩側有幾個房間……
從前參觀到後,可以看出主人家打理得井井有條
是典型的古厝規制
牆上掛的結婚畫像更吸引了目光
接著前往螺陽鎮錦豐村
在這個村落裡
參與者接觸了更加生活化的事物
通過徒步過程相互之間的故事講訴
拉回兒時的回憶
正是稻穀豐收的時候
村落人家把稻穀晾曬於厝埕水泥地上
捧一把珍貴的稻穀,傳達「粒粒皆辛苦」的美德
一群孩子們爭先學著大人勞動的模樣
耳旁傳來:「我小時候最討厭幹這個了……」
眾人相視而笑
小孩都愛玩水,壓水這件事是夏天的回憶
紅磚厝外觀的中西結合
譬如屋脊石雕處會鑲嵌花磚
村中小廟裡
儘管未能看到常在此打四色牌的老人家們
但也不能錯過和老姐姐的聊天
村裡有一片清代舉人蕭際恩留下的約50畝老宅
有公館、私塾、府第、祠堂
甚至還有典當行
如此功能齊全的建築群,目前在泉州比較少見
被認定為「泉州名祠」
🚩
感謝錦豐村村委會提供的礦泉水補給
在這裡要感謝山霞聚友海鮮樓
為本次徒步午餐補給點提供便利
飯後徒步至山霞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霞文化公園大門牌坊
小橋流水,湖畔的健身設施豐富
再往裡走,翻修一新的古大厝群
為文化活動提供了場所
變祠堂古居為樂堂、學堂、文體活動場所
🚩
館中分門別類,展示著從各地搜羅來的老物件
院子裡,水車、打穀桶、石磨、石等樸實的農家器具
古厝裡,琳琅滿目的老物件更是讓人驚嘆
大到眠床、梳妝檯、婚轎
小到雞公碗、稱、三寸金蓮鞋
「這是我們古早時的漁具」
「以前幹農活要用這個」
那漸行漸遠的年代仿佛浮現在眼前
🚩
11月9日
正是第五屆中國(惠安)國際雕刻藝術品博覽會開幕日
我們來到這個堪稱惠安石雕界奧斯卡的國際盛事
一同欣賞石雕作品的精湛與創意
為雕藝文化的傳播發聲
🚩
在博覽會中
惠安文旅的「逛雕博、遊惠安、贏大獎」
更是吸引了不少參與者的目光
高甲戲、木偶戲等表演讓展區更加豐富
還有多種領獎方式等待打卡參與者的領取
為期四期的
2019行走惠安•大型系列徒步
到這裡正式落幕
四期以來我們以「搬山打石」為主旋律
在惠安福地行走
從海邊小鎮到俊秀山林
最後回歸石頭與雕藝
希望通過短暫的徒步之行
能讓大家對惠安有所了解,有所收穫
本次#行走惠安#徒步活動帶領我們行走在惠安福地之上,讓我們對記憶中的惠安有了新的了解與認知,惠女的勤勞與如今惠女的風採,時代的變遷不改搬山打石的惠安精神;對於惠安建築的盛名在外來源於惠安人對於紅磚與石頭孜孜不倦的深入研究。惠安石雕,技源悠久,匠心都勻,一稜一角都是匠人們毫釐間的細緻斟酌方有石雕佳作的傳世之作。行走惠安,腳步不止,希望喜愛惠安的人們,都能踏上這段美妙的旅途。
感謝各位小夥伴的參與。路程不一定能盡善盡美,但在行走的精神上,我們一如既往。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力量,哪怕是小到一張車票,都是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再次感謝所有人的支持與幫助。也離不開:惠安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螺陽鎮人民政府、山霞鎮人民政府主辦,惠安縣雕藝文創園、惠安縣螺陽鎮錦豐村民委員會、大錦水博物館管理委員會、泉州府徒步協辦,由泉州府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同時也要感謝泉州古城新門文旅產業有限公司、好攝咖工作室、環影製片、節點視頻等單位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和推動。
🚩
行走惠安的最後一次合照
以圓滿的圓形作為句號
但它更會是省略號
因為,未完待續
最後一次的獎牌
由領隊吹神親自授予
參與者耐心地排隊等待這一儀式感的到來
首先,蓋上珍貴的「行走惠安」印章
感謝吳育琳老師的篆刻
雙手遞上沉甸甸的獎牌
為堅持到底的鯉娃娃們
準備了由惠安文旅提供的紀念杯1個
為連續四期參與行走惠安徒步的夥伴們
贈予由惠安文旅提供的
紀念杯一套和惠女公仔1個
⚬
⚬
⚬
主辦單位
惠安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
螺陽鎮人民政府、山霞鎮人民政府
協辦單位
泉州府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全程攝影:好攝咖工作室
全程攝像:節點視頻、環影製片
2019行走惠安徒步活動
共有四期
▼
如果你未能參加行走惠安
也可以參與本文留言板互動噢
你的生活中是否有石雕?
石頭的運用都有哪些?
截止2019年11月17日12:00
留言板超100個👍的前1-3名
可獲得惠安文旅提供的
Q版惠女公仔1隻+惠女行李牌1個+貼紙1張
留言板第4-13名
可獲得紅色手帳本1本+紅色手環1個
參與留言的同時也要轉發本文至friend圈噢
·END·
📷照片 | 泉州影像-好攝咖工作室、幾年夏、暮寒
📹視頻 | 環影製片
📹攝像 | 節點視頻、環影製片
✈️航拍 | 想去珠峰抽支煙
🖌️行走惠安插畫 | 貳銅
🖌️印章設計 | AU、Aelig
📖整編 | 泉州影像
我知道你在看👀請猛烈地點點點!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平安喜樂🙏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