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農曆十一月)至,然入冬已一月有餘。
山寒水冷,梅雪初見,松竹傲挺,葭草吐綠頭。
縱使寒風透骨,冰天雪窖,總有那欺霜傲雪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勃然奮力,展現生機。
宋 葉夢得 《懷西山》詩:「仲冬景氣肅,碧草猶萋萋。」宋 無名氏《鷓鴣天月琯循環屆仲冬》:「月琯循環屆仲冬。蓂生十葉氣蔥蔥。梅花香裡開華宴,柏酒樽前拜壽翁。」
蘆葦,作為一種生命力頑強的植物,具備超強的環境適應性,無懼溫度的苛刻,四季皆能生長存活。嚴寒冬月,依然有蘆葦吐露芽頭,迎接新生。然而,這初生的蘆葦還有一個非常雅致的國風名字——「葭」。「葭」給這個季節帶來的吐故納新之象,成就了古人們對冬月別稱的想像,「葭月」。
冬天既有草木勃發,彰顯月令之華。更別說一年十二個月,萬樹千花,繁盛錦聚。以十二種花木代言一年十二個月,這些花草唯美的月份別稱,是否合乎你心中所想?
正月柳月,正月銀柳插瓶頭。二月杏月,二月紅杏鬧枝頭。三月桃月,三月桃花芬芳醉。四月槐月,四月槐花滿枝俏。五月榴月,五月榴花照眼明。六月荷月,六月荷花風姿雅。七月蘭月,七月蘭花清香溢。八月桂月,八月桂花遍地香。九月菊月,九月菊花傲秋霜。十月陽月,十月芙蓉顯小陽。十一月葭月,冬月葭草吐綠頭。十二月臘月,臘月臘梅吐幽香。
此已入寒冬,小陽春已過,葭草吐綠頭,靜待臘梅吐幽香,來年繁花在望!
寒冬臘月,眾所周知,即是一年中天氣至寒之際。但並非只是我們認知中的臘月(十二月)而已,而是包含了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即寒月、冬月和臘月三個月,顧名思義「寒冬臘月」。
朋友們看看你們出生的月份,感受那份伴你而來的人間芬芳吧……
尤是寒冬臘月而生的你,攜梅香競豔,草綠頭芽,只待厚積薄發,容耀春華。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關注! 請勿搬運抄襲,違者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