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先說,看《巨鱷風暴》前記得上廁所,看時儘量別喝水。
解釋一下:不是因為它時間長(恰好相反短小精幹),也不是因為有尿點(恰好相反一氣呵成),而是它不廢話——超過百分之九十都是災難求生戲,時時伴隨著各種水聲,不是狂風卷著暴雨譁譁譁,就是人鱷狗船花樣嬉水,很容易激起生理反應。
相信我,你絕對不想在氣氛最緊張的時候,被分散哪怕一丁點注意力。
這個題材是歐美很成熟的兇猛動物系驚悚片,但有鬼才導演亞歷山大·阿嘉老師控場,大設定小特色都足夠鮮明,不必擔心流俗。猛獸伏擊疊加洪災險情,一加一大於二,絲毫沒有淪為類型行貨。
比如預告會讓你以為,又是若干倒黴鬼被一頭大鱷魚輪食的套路,正片精神抖擻一反常態,搞起了鱷片裡極其罕見的群體攻擊,不但人鱷戰法跳出窠臼,還以此製造了兩個很大的跳座驚嚇點。
肥頭胖尾的短吻鱷們其實頗有萌態,配角的死法也不乏黑色幽默,至於讓長腿美女爬行在骯髒泥地吃飽苦頭,更是阿嘉一貫的惡趣味。
在怪獸吃人環節,他一點也不收斂那種狂歡式的殘忍,死亡不是瞬間完成的,而是伴隨著綿延的掙扎和慘叫,鏡頭也勇於直視斷肢傷口,沒有半點扭捏遮掩。雖然比不上當年《食人魚》那麼血漿盛放,作為引進片尺度絕對登頂。
這種故事裡父女搭配本來就少見,女兒救父親更是異數。以至於電影還很聰明地借鑑了一些打怪片的模式,讓後半段完全擺脫了傳統的求生公式。
鱷魚神出鬼沒當然嚇人,父女倆也不是吃素的,斷手殘腿若等閒,泥裡來水裡去渾不懼,機關道具小手槍信號棒齊上,乾死一條夠本兩條有賺,竟然越戰越勇,哪怕你讓美隊蝙蝠俠過來恐怕也不可能做得更好。我懷疑到後來鱷魚完全不是衝著食慾來的,而是「你殺了我這麼多親人我跟你拼了」的復仇。
這樣的電影在中秋也許會勸退一些老少,但絕對是小情侶約會首選中的首選中的首選。全程嚇得心臟狂跳是優質情調催化劑,結尾主角剛得救立馬出字幕更是良心,簡直是在說:
還傻愣在電影院幹嘛,趁著這股刺激勁沒消,快奔下半場嗨皮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