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幾年前的華語樂壇,憑藉著一首成名曲,就可以火遍大江南北,刀郎就是這樣的存在,當年一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充滿個人特色的嗓音和獨特的編曲,讓人們記住了他,這首歌也傳唱至今,仍然成為許多中年男士在ktv的必點歌曲,但刀郎卻漸漸消失在了大眾的視線中。
刀郎是四川人,原名叫羅林,從小就對唱歌表演十分感興趣,在上高中的時候,就萌發了當歌手的衝動,17歲的他高中未畢業就輟學,來到了四川內江的學習樂器,在那裡學習了幾年,便開始全國各地外出闖蕩,靠著擺攤唱歌謀生,這一段經歷是他所不能忘卻的。
後來,回到了成都一帶,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組起了樂隊,名字叫「手術刀」,他在團裡擔當鍵盤手的職務。這不是他組過的第一支樂隊,在海南漂泊的那幾年裡,他還組過別的樂隊,並在海南一代取得了不小的名氣,但最後因為難以維持生活解散了。
95年,他來到了新疆發展,並受邀擔當了一家音樂公司的音樂總監和音樂創作室的製作人,對於刀郎來說,新疆音樂文化對他來說意義非凡,他也對這一片文化有著獨有的感情,在那幾年裡連續製作出了《西域情歌》、《大漠情歌》、《絲路樂魂》等唱片。與烏魯木齊電視臺合作的多項音樂作品還獲得了「五個一工程」獎。
進入新世紀以來,他出了第一張專輯,風格比較雜亂,結果以失敗告終。這對於當時的羅林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失敗後的他沒有放棄,經常去泡圖書館研究新疆的音樂與流行音樂,還經常去新疆各地進行採風,更加深入了解新疆文化。但歌手的出名往往不能僅靠歌曲,還需要外表上的包裝,這對於羅林來說,是一個不得不妥協的事情,思慮很久的他最終同意了,至此改用刀郎這個名字。
04年,他推出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還未宣傳,一經推出便在全國範圍內火了起來,專輯內多首歌曲被廣泛傳唱,這開啟了刀郎事業的嶄新時刻。現在的他,很少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結過兩次婚的他,擁有一個漂亮的大女兒,第二任妻子也是陪著他走過了低谷期,現在他的生活很是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