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眼睛在黑暗中放光,也讓他們遭受了無妄之災,尤其是黑貓,多少世紀以來一直被視為不祥之兆!在中世紀更成為『魔鬼代言人』,遭到了慘烈的對待。
15世紀,約克公爵愛德華就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而到了1484年,教皇英諾八世更是宣布:
當時的教會認為,貓和貓頭鷹有極其相似的外表,認為貓在夜間令人毛骨悚然的鳴叫和閃爍兇光的眼睛,正是魔鬼撒旦的化身,或是造禍女妖的幫兇,是與魔鬼結盟的異教畜生。
(上圖為 教會的臆想:魔鬼引誘人們去吻貓咪的菊花)
貓難以馴化的天性引起了腦洞大開的教會的不滿。因為貓的驕傲天性,與異教徒的特點極為類似。中世紀有名的異端教派卡特裡派就被天主教人誣衊為貓咪崇拜者。
而著名的聖殿騎士團被迫害的時候,有一個罪名便是他們在祈禱時讓貓咪作伴,甚至直接向貓咪祈禱。
(上圖為:哈丁戰役中十字軍大潰敗)
人們在教會的蠱惑下,開始虐貓屠貓,在當時的歐洲人看來,這有利於掃除晦氣,降妖除魔。
在法國,人們會在某個節日慶典的現場,找個開闊地擺上一堆柴禾,中間立根柱子,將一群可憐的貓咪捆在柱子上,隨後引燃柴禾。當貓被炙烤得嘶叫掙扎的時候,下面的人就圍著篝火又唱又跳。
(圖為 多梅尼科吉蘭達伊奧(1449-1494)繪於1486年的最後晚餐,一隻黑貓蹲坐在猶大身後,而猶大是所有人中唯一頭上沒有光環的。)
有的時候,連國王都會蒞臨活動現場,親手點燃柴火。史料記載,最後一位參加此類活動的國王是路易十四,活動本身更是一直持續到19世紀。
(上圖為:基督教世界大肆屠殺黑貓以及其他貓)
在中世紀的比利時伊珀爾,伊珀爾人曾經用貓解決了鼠害問題,未料貓大量繁殖,於是當地人決定每年定期從鐘樓上扔下一些貓,以解決貓泛濫的問題。
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個叫Kattenstoet(拋貓節)的傳統節日,直到今天也還在進行,不過現在的拋貓節只是為了紀念當年的黑暗。
(上圖為 2015年5月10日比利時伊珀爾市中心大廣場,人們等待從鐘樓上拋下的玩具貓以及其他慶典活動)
貓的遭災,直接導致鼠害泛濫。人類在14世紀嘗到了苦果,一場可怕的鼠疫在100年內讓歐洲損失了1/4的人口。
(上圖為 著名畫家彼得·勃魯蓋爾的《死神的勝利》描繪的就是黑死病席捲歐洲)
當然,不是每個中世紀的歐洲人都見貓便殺。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那些給貓們打上魔鬼印記的修士,恰恰也是最早的一批貓奴。因為貓抓老鼠,可以讓金貴的羊皮紙免於老鼠的啃食。因此,修士們寫詩讚美貓們也並不少見。
某個不知名的修士就為自己的愛貓Pangur Ban寫了一首很長的打油詩。這裡就只把第一段翻譯出來,大家感受一下:
我和我的愛貓 Pangur Ban,
獻身相似的事業,
抓老鼠是它的興趣所在,
捉文思是我每夜的存在。
最後,試想你是一個15世紀的修士,某天早上,你打著哈欠帶著睡意來到抄寫室,卻發現昨天辛苦工作的成果被小花貓的一泡尿毀於一旦,於是你憤憤地拿出筆,在原來經文的地方寫下一段討伐貓咪的話:
『所有東西都在,但有一隻貓昨晚來這裡撒尿,詛咒這隻貓……一定要合上你們的書,放到貓夠不到的地方。』
(上圖為 被小貓尿漬汙染的經文)
關於貓眼的傳說,總是給人一種神秘琢磨不透的感覺,所以到百度搜索框中輸入「貓的眼睛」,自動跳出來的問題也是莫測,如下:
先不說大家平時有多無聊,百度每天有多無奈,貓的眼睛的確隱藏著太多的秘密:
月亮要用一個月的時間來進行陰晴圓缺,而貓眼在一日之內就能完成這個的過程,並且貓眼能隨著光線的強弱進行調節,也難怪古埃及將貓咪奉為月亮女神貝斯特。
當然,在貓貓大學,我們要用科學的方式來看待這種現象。
在科普之前,大家先回憶一下這樣的經歷:
看電影遲到了,剛進電影院時伸手不見五指,過一會兒,你才能看見周圍的人和座位。當你剛走出電影院時,你會不由地眯起雙眼。
這實際就是我們眼睛的自主保護,避免強光刺傷眼睛,貓咪的瞳孔變化也是同理。
(仔細觀察上圖瞳孔變化)
貓眼睛瞳孔很大,負責瞳孔收縮的肌肉很發達。貓眼睛一日三變的功能就是藉助於瞳孔強大的收縮能力完成的。
(上圖為貓眼變化圖)
它能調整進入眼睛內的光線強弱,使其始終保持足以興奮神經的水平,從而使貓不論在白天還是黑夜,都能清楚地看到外界的各種物體,這對貓夜間活動和覓食都具有重要意義。
(小編友情提示:給自家喵拍照時,最好不要用閃光燈哦,因為閃光燈會對貓咪眼睛有傷害)
幼貓出生時的眼睛顏色都是藍灰色,長大過程中會變色,3-5個月大時,眼色就會定型。
首先,虹膜色素的沉澱和藍光反射決定了貓科動物的眼睛顏色。
其次, 「透明的」眼睛結構也像一塊玻璃一樣反射外來的光線。
大家可以做個小實驗:從正面看,玻璃是沒有顏色的,但是我們慢慢移動角度,會看到它呈綠色或是藍色。
同樣的,貓科動物眼睛的透明結構也呈透明的藍色,深淺排列從無色到深藍。這種藍色光線反射的顏色組合,加上虹膜色素沉澱所產生的顏色構成了貓最終的眼睛顏色。
鴛鴦眼,又稱「怪眼」,指同一動物兩隻眼睛不同顏色的情況,通常出現在白貓身上。一般認為,純種貓的兩隻眼睛顏色是一樣的,鴛鴦眼是雜交所致。
(上圖為山東臨清獅子貓)
藍色眼睛的白貓(如中國臨清獅貓及安哥拉貓)多數有遺傳缺陷,藍眼睛非常漂亮,耳朵卻是聾的,所以人們用黃眼睛白貓跟這種貓雜交,繁育出鴛鴦眼貓,但是藍眼的一側依然可能出現耳聾缺陷。
許多物種的色覺已經退化了。比如鼠類,老鼠的世界是灰褐色的,在他們的視覺中只能看到黑白照片似的景象。
大多數動物由於生存會退化掉不必要的生理功能,而貓沒有,貓的世界是色彩繽紛的。
只不過他們看到的顏色比較少,只能看得到紫色、藍色、綠色、還有黃色。而對於紅色、橘色、以及棕色,它們是看不到的,貓咪看這幾個顏色反倒像是黑色到灰階。
而且貓咪看到的顏色飽和度低,並不像我們看到的顏色那麼鮮豔。(對比見下圖)
我們看的電視,主要是由紅色、藍色、綠色所組成的熒幕影像,在貓咪看來就變成了灰色、藍色、綠色。如果我們加上褐色濾鏡,讓顏色變成復古風,就會把紅色、棕色變成紫色,這時候貓咪就能完全看得到彩色電視了。
雖然貓的大眼睛給人一種看穿一切的感覺,但實際上,它最多只能看清前方10-20米的靜止物體。
(上:人類視角 下:貓咪視角)
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當你和自己的貓在路上相遇的時候,它會做出一副不認識你的樣子。從貓的角度來講,這並不是說它們無視主人的存在,僅僅是因為:
它們沒有看到你!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貓咪對會移動的東西,十分敏感,例如:它能抓得住蒼蠅!
此處應有同為近視眼的小編的吶喊:
請善待你身邊的每一個近視眼!!!
科學實驗表明,貓咪平均18.5秒才會眨一次眼,這在動物界中都算是比較慢的,這跟它們神奇的第三眼瞼有關。
第三眼瞼,也叫瞬膜。(瞬,這個字的本意,就是眨眼的意思哦。)
瞬膜的主要作用是角膜及清除異物,避免灰塵進入,並防止眼內水分流失過份乾燥,是除了睫毛和眼瞼以外的又一重保護。
一般來說,動物都有第三眼瞼,人類也有,但是已經退化了,不過還保留著些許痕跡,回去瞅瞅自己的眼角吧~
瞬膜正常狀態下,是一層半透明薄膜,通常在貓咪睡覺時會打開,醒來就會自然縮回去。
通過觀察其狀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判斷貓咪身體狀況。
例如,瞬膜變大遮擋眼球;顏色改變;充血腫脹。特別是如果貓咪已經表現出明顯不適,經常用爪子蹭眼睛,或者把眼角牴在硬物上摩擦,需要及時就醫。
不少人至今都還以為貓的眼睛會自己發光,該怎麼說你們呢……
(上圖:我是大萌星 坤爺 嚇死你們這幫凡人!!)
其實一個很簡單的實驗就可以便否定了這種說法。
我們可以把一隻貓放進一間沒有窗戶的黑屋子裡,這時貓的眼睛便不再放光了,就像下圖,你能看見貓嗎?
(你們猜圖片裡到底有沒有屋子和貓?)
貓的眼睛放光道理非常簡單:它們是在反射外來光源的光,其奧秘在於那層由透明細胞組成的薄薄的反射層。
當光線透過角膜和晶狀體落到感光視網膜上時,它會被完全吸收,還有一部分光能到達內血管膜,這部分光被透明細胞向後反射,穿透視網膜,增強了眼睛的感光靈敏度,最後形成一道細小的光束向外發射,就會形成下圖我們看到的樣子。
貓眼的真正名字叫做門鏡,為什麼叫它貓眼呢?
因為光線通過它折射後,在遠處看它閃光的樣子,很像波斯貓眼睛晚上發出的光線,所以給它別名叫貓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