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復旦教授嚴峰
2019年2月5日,電影《流浪地球》正式在中國內地上映,累計上映90天,最終斬獲了46.55億人民幣票房的好成績。這也讓電影的原創作者,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家喻戶曉。
其實,除了《流浪地球》這部作品外,劉慈欣另外一部代表作《三體》三部曲更是風靡全球,並且還獲得了科幻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
這也打破了歐美英文系科幻作家對該獎項的長期壟斷,成為亞洲首位獲此殊榮的作家,劉慈欣也因此被科幻迷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
然而,當初劉慈欣寫出《三體》這部作品的時,他的老婆和女兒根本不看,美國前總統奧馬巴卻拿它作為度假隨身攜帶讀物,還被扎克伯格、雷軍等力薦。
1963年6月,劉慈欣出生於北京。3歲時,他隨父親從北京煤炭設計院,下放到山西陽泉三礦。後來,他又被送到老家河南羅山的農村,在那裡渡過了一部分童年時光。
其中,有一個令劉慈欣難忘的夜晚:那是在1970年4月25日,中國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當時劉慈欣和全村老少一起在池塘邊,仰望著星空,看到漆黑夜空中一顆小星星滑過,令他產生了一股莫名的好奇和嚮往。
一年後,他被接回陽泉父母身邊。性格偏內向的他喜歡上了看書,經常翻出一箱子的書,躲在床底下看,因為那個年代還只能「私密閱讀」。
有一天,他躺在床下看《紅巖》時,書突然被父親抽走了,他說:大毒草,不要看。隨後又有一次,他正興致勃勃地看凡爾納的《地心遊記》,書又被抽走了。
正當劉慈欣擔心被挨罵的時候,父親卻把書遞迴他手中,邊往門外走邊說:「這是科學幻想小說,是有科學根據的創作。」
因為父親這句話,劉慈欣才意識到,原來書裡寫的不是真的。不過,從那以後他更被書裡的科幻世界深深地吸引了。
他又繼續讀了《白鯨》《地心遊記》《太空神曲》《寂靜的春天》等,即便是到了高考這麼緊張的時刻,劉慈欣還抽出時間,沉浸在科幻小說的世界裡。
1985年,劉慈欣從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山西陽泉娘子關發電廠,當起了計算機系統維護工程師,因此也被稱「劉電工」。
這是一份國有企業正式編制的工作,十分穩定,卻有點無聊。因為娘子關是個小城市,工作之餘沒地方消遣,劉慈欣只好與同事打麻將打發時間。
有一個晚上,他就輸了800塊,當時相當於一個月工資。於是,劉慈欣痛定思痛,決定把打麻將改成了寫科幻小說。
可當時還沒有網際網路,在那個偏僻的煤炭小城裡,他只能通過訂閱《科學美國人》等雜誌,才能了解最新科技動態,甚至為了查資料,坐六七個小時火車去北京王府井書店。
就這樣,劉慈欣一邊堅持他的科幻寫作,一邊跟「沒有故事」的普通人一樣。戀愛、結婚、生子,給女兒做飯,給鄰居修電腦。轉眼十年,日子過得平平淡淡。
當時,劉慈欣的妻子大部分時間在外地工作,所以他只能在每晚下班,照顧女兒睡覺之後,獨自關上房門寫作,開啟與浩瀚宇宙的對話。
漸漸地,劉慈欣的作品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發表,並且收穫了一大批親切地稱他為「大劉」的粉絲,但他的老婆和女兒卻都不看他的作品。
在第22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現場接受採訪時,劉慈欣說,「妻子、女兒都不看我的作品,她們有各自的興趣,我不可能要求她們變成科幻迷,把自己的東西硬推銷給她們。」
雖然劉慈欣的老婆和女兒都不看他的作品,但在地球的另外一端,卻有個著名粉絲為它著迷。
2006年,劉慈欣在工作之餘創作了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不僅受到了科幻迷的熱烈追捧,還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獎。
於是,劉慈欣又乘勢在2008出版《三體Ⅱ·黑暗森林》,2010年又出版《三體Ⅲ·死神永生》,由於反響太好了,《三體》三部曲還被劉宇昆翻譯成英文版在國外出版。
當時,美國總統歐巴馬讀了《三體》和《三體Ⅱ》後,就成了劉慈欣的書迷。德國《明鏡》周刊就曾報導過:歐巴馬度假隨身攜帶的4本書,其中就有劉慈欣的《三體》。
可《三體Ⅲ》中文版出了之後,英文版卻遲遲未見蹤影。於是,買不到《三體Ⅲ》的白宮,又馬上聯繫美國出版社,要了幾套未出版的《三體Ⅲ》,還不止是給歐巴馬。
2017年1月,美國出版社網站就曾披露歐巴馬對《三體》的喜愛,他說:「《三體》非常有趣,極具想像力。跟對抗外星人入侵比起來,我每天處理的事情太瑣碎了,簡直不值一提。」
就因為歐巴馬這麼一句話,《三體》在美國暢銷書榜上,一下子上升了好幾名。
2017年11月29日,GES 2017未來教育大會在北京舉行。而在大會之前,歐巴馬就特意提出想見劉慈欣。於是,就有了劉慈欣與歐巴馬的第一次見面,仿佛一名美國粉絲見偶像一般。
在現場,歐巴馬還跟劉慈欣套近乎說,「《三體》是一本非常偉大的作品,我為你感到驕傲」,他還問劉慈欣,「現在是不是在寫下一本書?寫好了可以給我寄一本嗎?」
劉慈欣表示,目前正在寫,寫好了一定會寄。最後,劉慈欣把一本籤名版《The Wandering Earth(流浪地球)》送給歐巴馬作為小禮物。他說,既然歐巴馬讀過《三體》,這次就送本別的。
不得不說,歐巴馬真是好樣的,還當面「催更」了!由此可見,他對《三體》這本書是多麼狂熱。
其實,不光是歐巴馬,還有很多國內外的商業大佬都是《三體》的忠實粉絲。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就把《三體》選入讀書俱樂部指定書目之一,他說:這是我讀過的最有趣的科幻書籍。
小米創始人雷軍不僅在公司內部帶著大家反覆研讀這本書,還以拿到劉慈欣的籤名版為傲,在接受採訪時說道:
這十年裡面,我推薦最多的書是《三體》,沒看過的真的可以看一看。
《三體》講的「降維攻擊」「黑暗森林」等,對我們企業制定戰略幫助非常大。
地產大佬潘石屹讀了三遍《三體》後,還親自向劉慈欣請教其中的黑暗森林法則。劉慈欣卻淡定地回覆說:「這就是本科幻小說,大概看看就行,沒必要讀那麼多遍的。」
360的周鴻偉更加瘋狂,出於對三體的喜愛,他還自告奮勇地出演其改編的同名電影中,一個軍方智囊團專家的角色,才能過把癮。
不僅如此,2020年4月,劉慈欣的《三體》還成了教育部從浩瀚書海中精選出來,300本經典好書書單中的一本。
連教育部都推薦閱讀,《三體》到底寫了什麼?
其實,《三體》主要講述了人類為了地球的生存團結起來,共同抵抗外星人,即「三體文明」的入侵,頌揚了勇敢承擔拯救人類文明使命的集體英雄主義。
一口氣讀下來,就能感覺到前所未有的震撼,閉上眼睛滿腦子都是宏偉、瑰麗的宇宙圖景,比看一場酣暢淋漓的3D電影還過癮,給人以無限的想像。
正如劉慈欣所說,它不是真正的科學,但能啟發人類對未來想像,從而產生對真科學的探索,並在未來得以實現。就像我們小時候看過的好萊塢科幻片《未來世界》裡預想的場景,如今都已實現一樣。
它不僅能讓我們站在全宇宙的高度,來重新思考和審視自己人生觀、世界觀,開闊我們的視野,從而形成豁達的性格。還能學到劉慈欣40年如一日,堅守對科幻的熱愛,最後取得成功的毅力。
這本書不僅僅是科幻迷喜歡,連我這個文科生都讀到根本停不下來,甚至熬夜讀完了三本。他的書迷說得沒錯,一輩子至少讀一遍《三體》。
所以,月月想給那些沒看過的童鞋推薦這本書,不管是自己看,或者是送給家裡的孩子都非常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