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燕雲臺》中多次提到述律太后這個人,而在真實的歷史上她也是一個傳奇人物,劇中蕭燕燕更是把她當作自己的榜樣。
那麼述律太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她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皇后,名叫述律平,小字月理朵,父親是回鶻人述律婆姑,母親則是耶律阿保機的姑姑,所以二人其實是表兄妹的關係。
輔佐遼太祖建功立業
她從小擅長弓馬,嫁給耶律阿保機後,更是追隨他東徵西討,《遼史》裡評價她「簡重果敢,有雄略」。
她一生為遼太祖共生下三個兒子,也就是電視劇《燕雲臺》中提到的「太祖系三支」。長子是被太祖阿保機早早確立的皇太子耶律倍,次子是遼太宗耶律德光,幼子就是她最偏愛的耶律李胡。
臨朝攝政展現狠辣一面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去世後,述律平並沒有讓皇太子耶律倍繼位,而是自己臨朝稱制。據史料記載,她臨朝當月就把從徵渤海的一些大將的妻子們都召集跟前,說:「我現在寡居,你們怎麼可以有丈夫!」,並把那些大將也找來,問他們:「想念先帝否?」,大將們回答:「豈能不想?」,於是她說:「真想的話,就應去見他!」
隨後斬殺將領達數百人之多,讓人們看到她狠辣的一面。不知此舉到底是為了給繼位的兒子剷除異己,還是因自身強勢的性格因素。
述律平不僅對反對者兇狠,對自己也毫不客氣。據說,在安葬太祖阿保機時,她便問漢軍將領趙思溫:「你追隨先帝最親近,何不同去?」,趙思溫回答到:「先帝親近之人莫過於太后,太后為何不以身殉?我等臣子前去侍奉,哪能如先帝之意。」面對趙思溫的反擊,這位鐵血皇后自然也不會讓眾人看笑話,只見她揮刀自斷右腕,並淡定命人放入太祖棺中。
廢除太子立次子稱帝
述律太后不喜歡長子耶律倍,但因為其早早就被立為太子,她也不能直接廢除,所以想了一個辦法。她讓長子耶律倍和次子耶律德光各自騎上馬,讓大臣們選擇立誰為帝便執其馬轡。大臣們也都明白她的意思,如果有意立長子,大可不必這麼麻煩,以皇太子的身份順理成章即可。所以眾人皆選耶律德光,皇太子耶律倍被迫讓位,當天便立德光為帝,稱為遼太宗。
遼太宗繼位以後,述律太后表面上雖稱不再攝政,但她不同意的事情,太宗耶律德光也不敢實行,所以對當時軍國事的影響不可忽視。
欲立幼子失敗 被孫幽禁
後來,在述律太后的促成下,小兒子耶律李胡被立為黃太弟,併兼任「天下兵馬大元帥」,顯然是有想讓自己最疼愛的小兒子奪權的意思,但裡胡為人殘暴、不得民心。
大同元年,太宗病逝,眾將擁立耶律倍長子耶律阮稱帝,即遼世宗。述律太后聽聞大為惱怒,並與裡胡將世宗群臣的家屬作為人質,帶兵前去攻打。雙方對峙了好幾天,眼看祖孫叔侄就要自相殘殺。當時的大惕隱耶律屋質站了出來,直言上諫,勸說雙方和解,經過多番交涉,耶律太后終於以大局為重,在最後關頭懸崖勒馬,使遼朝安然度過了一次皇位傳承危機。
後來,皇位逐漸穩定的遼世宗,以準備叛亂為藉口,將述律太后和其幼子裡胡幽禁起來。至此,這位傳奇太后在幽禁中度過了餘生。
中國近代演義小說作家、歷史學家蔡東藩評價她「虜廷挺出女中豪,佐主興邦不憚勞,只為立儲差一著,被孫拘禁禍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