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交部給記者送新年禮物——針織帽,上面寫著「愛護腦袋!」

2020-12-23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侯雅齡】新年前夕,俄羅斯外交部給記者們送了一份極具深意的新年禮物。據塔斯社報導,當地時間21日,俄羅斯外交部新聞局延續其傳統向記者贈送新年禮物,而今年的禮物則是一頂針織帽,上面用俄文寫著「愛護腦袋」……

針織帽上用俄文寫著「愛護腦袋」

報導稱,今年俄記者們收到俄外交部送的針織帽,設計主題是「防止信息流行病(虛假信息)」。帽子一面印有俄外交部主建築——位於斯摩稜斯克廣場上的史達林式摩天大樓,並寫著「俄羅斯外交部」。另一面,則寫著「愛護腦袋」。此外,禮物袋子上也織有「愛護腦袋」的文字。

報導稱,根據禮物隨函附上的說明,這一頂帶毛線球的白色針織帽,是同等成分的羊毛織物和亞克力(一種化纖面料)線編織的,俄外交部賦予它們含義,羊毛織物代表國際關係,亞克力線代表理智,兩線「貫穿」有助於「處理嚴重的錯誤信息」。

報導提到,俄外交部曾多次指責西方國家「發動反對俄羅斯的信息戰」。針對這些信息,莫斯科一再迅速否認並稱是假新聞。在塔斯社看來,這頂「愛護腦袋」針織帽,證實了俄外交部準備在「防範虛假新聞」方面繼續努力。

相關焦點

  • 俄外交部送記者帽子,上面寫著「愛護腦袋」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柳玉鵬】新年前夕,俄羅斯外交部新聞局給記者們送了一份別有深意的新年禮物。俄塔社22日報導稱,俄外交部新聞局延續新年傳統在21日向記者們贈送新年禮物,而今年記者收到的禮物是一頂針織帽,上面寫著「愛護腦袋」。
  • 俄外交部給記者們送去新年禮物,上面用俄文寫著四個字,字字暖心
    大家在期待著收到別人禮物的同時,也在精心的為別人準備著各式各樣的禮物。所謂禮輕情意重,人們沒想到的是,原來俄羅斯外交部新聞局一直都有向記者贈送新年禮物的傳統,每年即將達到新年之際的時候,該部門都會為記者們準備甚是精美的禮物。據環球網報導,今年俄羅斯外交部給記者們同樣送去了新年禮物,而這一次的禮物上面用俄文寫著四個字,字字暖心!
  • 新年將至沒錢送禮物?俄專家:唱歌看電影都行
    【環球時報報導記者 柳玉鵬】新年將至,許多囊中羞澀的俄羅斯人正面臨著送什麼禮物給親人的難題。俄新社12日報導稱,俄羅斯心理學家表示,新年禮物最重要的是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而不是其價值高低。俄心理學家伊琳娜說,金錢並不能決定禮物的好壞,用新穎幽默的方式送上禮物,更能達到送禮的目的。
  • 美國警方對俄記者使用催淚噴霧 俄外交部發聲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1日報導,俄羅斯外交部發布消息稱,針對明尼阿波利斯警方向俄羅斯記者使用催淚噴霧的做法,是無根據的粗暴行為。特別是在記者出示記者證之後仍被美警方用催淚噴霧噴射面部,這是不可接受的。  此前俄新社記者發消息稱,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警方在驅散示威活動後,故意對俄羅斯新聞社記者米哈伊爾·圖爾基耶夫使用催淚噴霧。
  • ...俄外交部發聲:美國警方對俄記者使用催淚噴霧,粗暴行為不可接受
    2丨俄外交部發聲:美國警方對俄記者使用催淚噴霧 粗暴行為不可接受據環球時報,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1日報導,俄羅斯外交部發布消息稱,針對明尼阿波利斯警方向俄羅斯記者使用催淚噴霧的做法,是無根據的粗暴行為。特別是在記者出示記者證之後仍被美警方用催淚噴霧噴射面部,這是不可接受的。
  • 俄羅斯外交部:美國警察向俄記者使用催淚噴霧的做法無法接受
    中新社莫斯科5月31日電 (記者 王修君)俄羅斯外交部31日發表聲明稱,美國警察向俄記者使用催淚噴霧的做法無法接受,呼籲國際社會對此做出反應。  聲明表示,俄方對於美國警方在美國民眾抗議期間使用暴力並無故關押記者的行為感到擔憂。
  • 周董送歌給女兒,趙薇拍電影送娃,給孩子的新年禮物有哪些高招?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陪寶寶讀童書」。小時候一塊糖都能讓自己開心好幾天,知道快要過年後,為了禮物和壓歲錢,提前半個月都開心。成年後有了家庭,才越發想念當初的自己,開始想要維護孩子的快樂。
  • 俄使館推特因批評「白頭盔」被封 俄外交部:儘快解封
    據俄新社31日報導,俄羅斯駐敘利亞大使館的官方推特帳號因為批評「白頭盔」組織被封,俄外交部當天要求推特儘快解封這一帳號。之後俄駐敘大使館的推特帳號便被封,其灰色的頁面顯示:「因違反推特規定,該帳號被暫停」。俄羅斯外交部周三稱,推特沒有對封號事件作出任何解釋,這是嚴重侵犯言論自由的行為。俄羅斯議員科薩切夫表示,推特並非首次採取有偏見的政治立場,人們會對該社交媒體逐漸失去信心。  「白頭盔」組織全名為敘利亞民防組織,成立於2013年初,主要活動在敘利亞阿勒頗省。
  • 多家俄媒Youtube帳號被刪 俄外交部怒批:美方理由太牽強
    俄羅斯外交部網站截圖   [海外網5月21日編譯報導]據俄羅斯外交部網站消息,俄外交部5月20日獲悉,美國視頻網站Youtube已經將克裡米亞電視頻道「Krym 24」的帳號刪除,俄外交部表示,「Krym 24」帳戶被刪導致大約3萬名用戶無法訪問數以千萬計的視頻,Youtube以「違反託管規則」這一明顯牽強的藉口,採取了限制性措施。   俄外交部介紹稱,「Krym 24」是克裡米亞最受歡迎的信息來源之一,重點關注俄羅斯地區的重大新聞。
  • 俄記者遭美警察噴胡椒噴霧,俄外交部:不正當的殘忍行為、不可接受!
    【環球網報導】「不公正的殘忍行為」,俄羅斯外交部當地時間5月31日這樣譴責美國警方朝報導騷亂的俄羅斯記者噴辣椒噴霧的行為。據「今日俄羅斯」(RT)31日消息,俄羅斯外交部表示,警方對記者使用暴力是不可接受的,並敦促美方調查該事件。
  • 美國黑人之死引發動亂,警察向市民開槍,俄記者遭催淚噴霧
    美國黑人之死引發動亂,警察向市民開槍,俄記者遭催淚噴霧5月31日,俄羅斯外交部抗議美國警察對俄記者使用催淚噴霧,警察的粗暴行為不可接受。在明尼阿波利斯抗議活動中,俄羅斯記者向警察出示了記者證,在明知是俄記者的情況下警察對準記者面部噴射催淚噴霧。有消息報導,5月31日美軍裝甲車開路向市民開槍。美國總統川普在5月30日晚上發推特稱:國民警衛隊在尼阿波利斯的部署已經完成。5月31日,加拿大和英國也暴發了遊行,隔岸聲援美國黑人的遊行示威。
  • 西安公交司機變身「哆啦A夢」送新年禮物 乘客:開心!
    12月26日晚,柴富強和徒弟陳天雄就開始著手準備禮物,他們提前購置了一些新年的窗花和掛飾,把車廂內裝扮得更加喜慶和溫暖。此次他們準備了100張新年賀卡,卡片上有217路每一位駕駛員的新年祝福語,例如:「2021年,願世界都能看到你口紅色的顏色。」,「2021年,願你的心中有愛,卡裡有錢。」
  • 俄媒:國際空間站今年能「跨年」16次
    【環球時報記者 謝堅】一般人每年迎接新年的機會只有一次,那身處國際空間站的航天員將迎接多少次新年呢?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8日報導,俄航天員謝爾蓋·庫德斯韋爾奇科夫給出答案。他說,從今年的12月31日至明年的1月1日,國際空間站的航天員將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16次,因此能夠「跨年」16次。
  • 為留守兒童送上「新年禮物」
    「收到叔叔阿姨送來的『新年禮物』,很開心!你們的愛心溫暖了我們,鼓舞了我們,作為偏遠山區的孩子,我們一定不辜負大家的厚望,發奮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饋社會。」上林縣鎮圩瑤族鄉懷因教學點四年級學生劉曼玲高興地說道。
  • 外交部重申:中方無意參加所謂「中美俄三邊軍控談判」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普京總統的表態說得太好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趙立堅用這一表述,回應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關於「不反對中國加入《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最新表態。
  • 【開心送禮】新年送什麼禮物給長輩?5種分類精準送出長輩喜歡的禮物!
    中國的春節新年很快就來臨,這是我們向長輩(尤其父母/牧師傳道/組長等長輩)表達感恩的好時刻!然而,送什麼禮物給長輩最合適?當我們開始出社會,會遇到許多年紀更大、歷練更深的長輩,用經驗、智慧教導我們做人處事並給予幫助。因此在過年過節時不妨送禮物給長輩,以表達感謝以及敬重的心吧!但是送什麼禮物給長輩才能傳達心意呢?
  • 新年到來,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需要送的禮物都不一樣,值得收藏
    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很多,而且有很多老朋友應該都沒有見過面,隨著形勢大好,我們應該會去拜訪自己的好朋友或是親戚吧,那麼這些親戚或朋友家中一定會有孩子,作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我們需要送不同的禮物。送禮物的話就要送到心坎上去,不然送的禮物就是沒有意義的了,我們還要從實際出發,為孩子切身的著想。
  • ...出生地認定為「日本」,俄外交部:還需要更多證據證明美國是修正...
    【環球時報記者 謝堅】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日報導,美國國務院在一個綠卡申請的文件中,將居住在南千島群島上2萬名俄羅斯居民的出生地認定為「日本」。對此,俄羅斯外交部於12月6日向美國表示抗議。俄方認為美國務院此舉是在質疑二戰結果,並鼓勵「復仇主義」。
  • 美方攢成「中美俄三邊軍控談判」,外交部華春瑩回應
    在外交部例行的記者會上,俄方記者也就這個問題向華春瑩表示了提問。中方無意參加美方的中美俄三邊軍控談判俄美將舉行新一輪的軍控以及關於關於戰略穩定的談判,將在舉行。美方表示已經向中方發表了誠意的邀請。但是不知道中方是否能夠願意參加。
  • 菲律賓颱風災害嚴重 俄外交部籲公民暫勿赴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阿穆爾州新聞網」11月14日消息,因菲律賓颱風災害嚴重,俄羅斯外交部建議本國公民暫時不要前往菲律賓。受颱風「海燕」影響,菲律賓已宣布全國進入「國家災難狀態」。此前,據俄羅斯駐菲律賓大使館代表稱,有150名俄羅斯遊客被困菲災區,並且失去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