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希望還有下一季

2020-10-09 路人廿五

還有一期,本季樂夏就要落幕了。和奇葩說第五季一樣,有些等不及了,如果最後一期和我下面所說的有任何變數,還希望有緣的看客切莫苛責。

本季樂夏不容易,首先,由於疫情影響,籌備之艱難從其他節目的反響可見一斑;其次,前面相繼有芒果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下簡稱乘破姐),鵝廠財大氣粗的《明日之子·樂團季》,《樂夏2》作為最後一個登場的綜藝,只要那兩個節目不出大茬子,觀眾都沒時間看;第三,當然就是第一季的火爆,帶來的天生壓力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不過,這三個天生劣勢最終都或多或少的轉化成了優勢。首先,受到疫情影響,乘破姐製作不妥,後期乏力,尤其是大船的舞臺設計,導致現場觀眾和網上觀眾完全是兩套反映,而樂夏作為籌備時間最長的節目,自然整體製作水準影響最小;其次,就算是幸運了,乘破姐高開低走,明日之子,腐女力量擾亂賽程,於是兩個節目都成了熱場,最後受眾的注意力落在了樂夏2上;第三,第一季的低開高走給觀眾打了充分的預防針,不好聽?沒關係,再聽聽看。

拋開這三個互相抵消的前期劣勢,最後樂夏2還是回到了最根源的問題:地下/地上之爭。

在說這個之前,我想先揣測一下這節目的目標人群。既不是資深樂迷,也不是對審美沒什麼追求的莽撞匹夫。所以最可能的受眾是希望提升個人品味與視野的潛在樂迷。有點類似大數據時代的每日推薦,只不過連初始數據也一同附贈給你。

而發掘的樂隊呢,入門門檻應該都是滄海遺珠。不過有句話很有道理「不火都是有原因的」,要麼是沒有才華,要麼是不想被大眾接受,要麼是時運不濟要火的時候解散了,要麼是剛剛成立,還沒來得及火。但是最終的結果就是作品沒有出圈,有意或被迫埋沒地下。所以,樂夏1才會低開高走,因為對於潛在樂迷來說,直接跨過第一道門檻不容易,需要慢慢了解樂隊文化才能聽懂他們要表達什麼。

同樣的問題擺在樂夏2面前,歌是地下的歌,好在還有優勢,人是有趣的人。所以,如何打好第二張牌,成了這一季的癥結所在。第一季打得不錯,除了驚恐娜娜和盤尼西林的無聊cp以外,靠彭磊的塹壕式吐槽,成功打破了隔閡。第二季的做法在我看來有些捨近求遠,為了避嫌,超級樂迷惜字如金。四個人裡,除了馬東偶爾串個場,大老師抖個機靈,張亞東和周迅全程不cue不說話。最神奇的是周迅,我本人對周迅女士不粉不黑,不過她實在不適合這個節目,而且一待就是一季。不說話的時候發微信,說話的時候沒梗,自稱樂迷卻一點和音樂有關的知識說不出來,除了感覺帶著私信復活投票以外,幾乎沒有起到任何穿針引線的作用,算是本季硬傷之一。

相信讓超級樂迷避嫌的發起者肯定還是希望喚回公平。最終的結果呢,五條人幾度復活。大老師曾經把這個問題拋給遺忘,可惜遺忘本身也不是什麼有深度的樂隊,接不住。倒是引起了我的思考,不管怎麼消弭場下因素,結果都無法避免的出現場外因素幹擾,你主持人不加戲,那我自己給自己加戲。綜藝本身就自帶娛樂性,不要忘了初心:「一切評判的標準只有一個,你是否喜歡樂隊的表演。」

再說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吧,就是官推。經歷了這麼多的選秀/競技類節目,相信普通觀眾都已經有了官推的概念了。簡單來看舞臺設計,經費投入能看出來。複雜的就看剪輯哪些梗進來,曝光一些什麼戲碼,說一下互相的點評,讓小白心裡多少有點數,這人什麼等級。要不要有官推呢?我認為還是要有一定的引導。因為觀眾是沉默的,把準了市場脈搏,結果就能眾望所歸。如果完全不推,最後很有可能變成明日之子樂團季一樣,腐臭壓正,完全失控。但是,怎麼才能合適的官推呢?樂夏2給了幾個優秀的示範:先是逐步增加大眾樂迷的票數,增加大眾比重;二是不迴避問題,把爭議比較大的問題直接拎出來回答或者找當事人回答,人是有趣的人,坦誠的回應質疑,大眾都能接受;第三就是不強求,不強推(以免出現國內外群龍聚首,給華晨宇做嫁衣,最後把節目做黃了),後鯊沒捧起來,那吃個飯,把話聊開,來日方長。

看豆瓣上幾個高票怨氣都挺重,自己喜歡的樂隊吃了癟,機會又被不喜歡的樂隊佔據。我個人感覺倒是大可不必氣急敗壞。坦白的說,很多樂隊的音樂我也欣賞不來,但是這不耽誤我從節目了解到從來沒聽過但是正好波長一致的樂隊,更讓人欣喜的發現一些以前聽到的旋律竟然是這個樂隊的神來之筆。33支樂隊最後評hot5而不是top1,就是為了淡化黨爭,享受音樂。

最後,說回到音樂。音樂的魅力在於,多年以後,也許你不記得大張偉在哪場接過那句話,但是卻能夠記得某個旋律。這一季刻意去淡化了人的因素,樂隊本身小眾的作品就變得更加難以傳遞,再加上重塑、慢的林這樣的樂隊,歌曲幾乎沒有傳唱度可言,導致整季看下來,出圈的作品並不多。這大概註定這一季還沒有做到完美。希望還有下一季,樂隊這個金礦還遠沒有到底。

相關焦點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淘汰賽回顧
    隨著《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第一賽程結束了,知乎上冒出了一個扎心的問題:《樂隊的夏天》變味了嗎?出於對第一季的認可和對第二季的期待,這個問題我不想輕下論斷。第一季時,這是一個可以當成音樂節來看,同時又有綜藝製作質量的節目,雖然影響力有限,但在小圈子裡的成功,足以抬高第二季的身價。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要來了,你期待嗎?
    隨著2020年的到來,《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也即將到來。官方也放出了第二季的擬邀陣容。他們是:黑豹樂隊 / 後海大鯊魚 / 杭蓋 / Joyside / 木馬 / 火星電臺 / KAWA / 好妹妹樂隊 /丟火車 / 島嶼心情 / 馬賽克 / 鳥撞 / 閃星樂隊 / 敗犬 / 異國人 / 告五人 / 橘子海 / 廚子與戲子 / 老王樂隊 / 椅子樂團這樣來看《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還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為何高開低走?
    引文:第一季的大獲成功,讓第二季似乎"想得更多",多了的或許就是一絲功利心,從第一季裡需要樂隊,給予樂隊最大的尊重,到第二季裡,樂隊依賴節目"想紅"的感覺表露無遺,多了一些講故事,真正音樂的內容減少了很多。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十強樂隊個人排名
    昨天晚上樂隊的夏天相信小夥伴們全都看了吧,是不是滿滿的遺憾和憤怒,柳林也一樣啊,木馬的《舞步》甚至讓柳林一度以為自己又回到了樂隊的夏天第一季。表現如此出眾的《舞步》,居然能被淘汰了,這怎麼都讓人想不通。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陣容官宣,33支樂隊已經集結完畢……
    7月14日晚,《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在官方微博宣布了參賽樂隊陣容。名單包括野孩子、達達樂隊、木馬樂隊、聲音玩具、Joyside、重塑雕像的權利、後海大鯊魚等33支樂隊。《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的陣容除了一些老牌樂隊外,還有其他的身影,像蔡維澤的「傻子與白痴」、白舉綱的「白日夢症候群」等,這幾支應該算是新一季樂隊裡的「偶像派」了。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再次開唱,會延續第一季的出圈成績嗎?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 終於開播了 作為一檔開創「樂隊」綜藝先河的音樂類節目 《樂隊的夏天》在去年暑假脫穎而出 而第二季比上一季 有了更為豐富的曲風嘗試 DISCO、搖滾、實驗類、校園民謠、二次元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陣容官宣,有哪些亮點?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陣容終於官宣了,沒拖到秋天。首先感慨下這個「音樂節」式的海報,今年的音樂節,比樂隊的夏天來得更晚。除了看到熟悉的老樂隊獲得新舞臺,最希望看到的,是暗藏驚喜的新樂隊,像第一季的九連真人、和平和浪……綜合起來看這個陣容,我感覺的亮點和上一次網傳名單出現時沒什麼變化,具體如下:1. 最期待的,還是新樂隊。這些樂隊可能你認識幾個、我熟悉幾個,但沒有人能在不查資料的前提下介紹全。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終於是要來了,官宣完整名單出爐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去年至今年最火的綜藝依舊是《樂隊的夏天》,無限高光的《樂隊的夏天第一季》讓粉絲們更加期待第二季的表現。讓人驚喜的是老炮達達樂隊和木馬樂隊還有野孩子樂隊居然「接活」了,參加了這次樂隊的饕鬄盛宴。也有我喜歡卻收人詬病的後海大鯊魚樂隊,也有形象與風格嚴重不符合的左右樂隊和椅子樂隊、Carsick Cars 樂隊,也有明星選手重塑雕像和遺忘俱樂部樂隊,也有民謠傳唱的水木年華和活力十足的夏日陽光樂隊和號外樂隊。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這個夏天結束了,希望熱度能延續
    這一季終於走到了尾聲,相比上一季,除了五條人火了一把,真沒幾首歌出圈,不過,現在想聽下像樣點的原創音樂,難,連續做了兩季的原創音樂節目,還是值得鼓勵的,依然期待第三季的播出。另外一個,就是樂夏的多元性。
  • 牛牛觀察|《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為何高開低走?
    Call out專屬PK賽結束後,在馬東的提醒下,五條人樂隊主唱仁科,舉起雙手非常有儀式感地把麥克風留在了舞臺上,這是五條人樂隊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裡第三次被淘汰。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這個夏天有沒有被流傳都不重要啦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結束了。第二季最好看的是第一集、復活賽、最後一集。我先說一下為什麼。第一集馬賽克開場熱鬧,中間有Mandarin的實驗搖滾(雖然發現很多人其實不愛聽這個,但Mandarin出現於我而言真的挺驚喜的),木馬的新歌也很驚喜。加上其他樂隊的演出,整體質感very棒。
  • 《樂隊的夏天》總製片:不愁第二季的儲備
    李源給所有導演講課,團隊拜訪了摩登天空、太合音樂等音樂廠牌去了解樂隊,導演們去到各大音樂節和Livehouse現場感受樂隊的魅力,最終從近300支初步圈定的樂隊中確定下31支樂隊。「之前大家其實都沒聽說過九連真人這個樂隊,導演們看了一個原創樂隊大賽,當時九連出場後,大家在工作群裡反響很熱烈,說現場很炸,聽得起雞皮疙瘩。所以我們導演就和他們溝通了邀請參加節目的事兒。」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十大高光時刻
    這一季樂夏終於落幕了,儘管它的口碑和熱度都大大下滑,但當最後一個音符落下的時候,還是令人不舍。《樂隊我做東》曾經讓樂隊們總結一下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時刻。有鑑於此,本號來盤點一下我心目中《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的那些「高光時刻」:TOP10——重塑雕像的權利初舞臺勇奪第一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陣容官宣,連水木年華都來了,你可期待?
    而不少觀眾在等的#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也有新動態了!7月已然近半,而觀眾們也等來了《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陣容官宣,跟上一季相比,這一季參賽的樂隊數量多了兩支,33支樂隊裡,有老牌樂隊,也有一些比較年輕的樂隊,而這其中,最跌破眼鏡的一支,我想應該就是水木年華了!說到水木年華,相信大部分觀眾都不陌生了,一首《一生有你》,已經足夠吹一輩子,甚至還能拍成電影,雖然票房不是很高。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決賽:重塑奪冠,五條人第二!
    」微博昨晚,爽約了一個夏天、又陪伴了我們一個初秋的「樂夏」第二季迎來決賽,厭倦了打撈五條人的網友們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幾支「出海蹦迪」的奪冠大熱樂隊都使出渾身解數,呈現出了最炸裂的舞臺。嘉賓周深、汪峰的加入也讓決賽多姿多彩。當然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最終揭曉的樂隊HOT5排名,重塑雕像的權利憑藉超高的水平獲得冠軍實至名歸。讓樂迷們操碎了心的五條人終得第二。剩下三名依次為達達、大波浪以及Joyside。
  • 蹲一個《樂隊的夏天》第二季
    如今看綜藝節目已經成為閒暇生活中的一部分,音樂的、文化的、搞笑的、深度訪談的……在去年差不也是這個時候有幸參與了一次《樂隊的夏天》節目錄製,當時還不是任何樂隊的粉絲,聽過的樂隊也只是零星的幾支老牌樂隊而已,出於對綜藝節目錄製現場的好奇,填寫了報名信息,但沒想到就這樣通過了。
  • 從看見到改變,打開樂隊更多可能|《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收官
    》第二季中33支風格各異的樂隊在這個舞臺上留下了重重剪影,最終走向HOT5的決勝。從當年5月首播到收官,《樂隊的夏天》第一季收穫了數百個熱搜及8.8的豆瓣評分,掀起一股樂隊熱潮,令更多人「看見」小眾的國內原創樂隊。第二季節目也承載著觀眾諸多期待。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收官,評論兩極分化,進步還是退步?
    引發這些爭議的不只是因為哪支樂隊被淘汰,而是就音樂本身產生了巨大的審美差異。說得再直白一點,一大批觀眾對於《樂隊的夏天2》裡大量的後朋,後搖,先鋒實驗音樂欣賞無力。因此,很多人說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不如第一季好看。
  • 不是五條人,不是木馬,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奪冠的是他們
    從夏天一路播到秋天,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終於完結了,對於資深樂迷來說,誰奪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鮑家街43號來了,是的,每到音樂類綜藝的關鍵節點總會迎來汪峰,這一次他攢來整支樂隊。這一季樂隊的夏天,還好有五條人,他們的煙火氣打破了原本的沉悶。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馬東們為什麼容不下五條人
    如果《樂隊的夏天》是一個群戲敘事,五條人的生而赴死、死而復生就是目前整個故事的主線劇情。五條人是一個很值得撈回來復活的樂隊,在這一季感覺沒有什麼水花的《樂隊的夏天》裡,他們帶來了不止是歡樂,還有不一樣的理念。但是節目這樣反反覆覆的消費他們,的確讓人有些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