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盱眙的歷史在老北頭,老北頭的歷史在黃牌街。
如今,黃牌街那些低矮破舊、有礙觀瞻的雜亂建築一律拆除重建;眾多相對完好的老式民宅則被保留下來,並對其破損部分進行修繕加固,讓這些老房子重新展現往日風採。
如今的黃牌街夜景
黃牌街緊鄰第一山,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大運河開通後,泗州成了黃淮漕運中心、汴渠與淮河交接口的一座內河交通樞紐,一時之間「官艫客扁滿淮汴,車馳馬驟無間時」。黃牌街也因此繁華起來,真可謂「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
北宋宣和七年(1125),金國撕毀和約,分兵兩路大舉南侵,鐵蹄越過山海關、踏過燕京、渡過黃河,直逼宋都汴梁。建炎三年(1129),金人佔領泗州,盱眙成了兩國交界、抗金前沿。在那些動蕩不安、戰事頻發的年代,盱眙城內以嶽家大院為主體的街民仍然勤儉持家,多業並舉,發展工業,振興商業,逐漸形成了街道與街市,商業規模也逐步平穩並繁榮。因嶽家商賈家業驟增,逐步移居外地擴展,後來又有黃家介入建設。在嶽、黃兩家及眾多百姓的共同努力下,黃牌街有了長足的發展。
盱眙立足自身歷史文脈特色和依山傍水的優勢,精心打造第一山歷史文化街區,著力推進棚戶區改造、環境再造、產業打造,留住鄉愁鄉情,留住歷史記憶,再現繁華盛景。
作為第一山歷史文化街區重點打造的中華老字號美食一條街重點街巷,黃牌街在項目改造過程中,本著尊重歷史、修舊如舊的原則,在基本保留原有巷道格局的基礎上,科學規劃,立求完美。那些低矮破舊、有礙觀瞻的雜亂建築一律拆除重建;眾多相對完好的老式民宅被保留下來,並對其破損部分進行修繕加固,讓這些老房子重現往日風採。
黃牌街鳥瞰
黃牌街的入口新建了一座高大氣派的大理石牌樓,牌樓上「黃牌街」三個描金大字熠熠生輝,遠古的氣息撲面而來,人們的思緒也會不由自主地隨之穿越到千百年前那個買賣興隆、人聲鼎沸的古街。目光左顧,是一個蘇州園林式的小公園,公園裡有水有石有涼亭,小橋碧波,妙不可言;目光右盼,是那錯落有致的商家店鋪,這些老建築如今已修繕一新,整體顯得古樸高雅又不失現代氣息。
最有特色的,還有巷口那棟半月型小樓。樓有兩層,木質門窗,魚鱗小瓦,雕梁畫柱,古色古香,韻味十足。順著石板路往裡走,只見街道兩邊全是青磚黛瓦的仿古建築,隅園、張誠信、王悅盛等很多老字號宅院均已恢復如初,為遊客們留下諸多懷舊的好去處。
留有獨輪車車轍的石板路,豐登橋、雙眼井、淮河石堤遺址等,歷經風雨,靜穆無聲,它們就像一個個鐫刻在歷史星空的無字碑文,默默記錄著黃牌老街的變遷與興衰。
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提醒市民遊客,勤洗手,勤通風,重視家人健康,做好自我防護!
——END——
版權聲明
(來源:學習強國、盱眙文化旅遊資訊,部分來源於網絡,僅作分享之用,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圖片侵犯您的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來源:文旅淮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