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丁喬
「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貫徹新發展理念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正確認識黨和人民事業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是我們黨明確階段性中心任務、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也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從理論和實踐、歷史和現實、國內和國際相結合的高度,分析了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理論依據、歷史依據、現實依據,對於全黨特別是領導幹部進一步統一統一思想、提高站位、開闊視野,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
百年大計,千年偉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人類返貧史上的偉大壯舉。全國所有貧困縣脫貧,所有貧困村摘帽,所有貧困戶和貧困群眾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這是具有標誌性的重大事件,也是向新徵程奮力邁進的裡程碑。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我們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這標誌著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這樣的新發展階段來之不易,根本原因在於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經過幾十年努力拼搏的結果,是艱辛與汗水的結晶、探索與創新的實踐,既有逆水行舟和壯士斷腕的勇氣,又有科學領導和因勢而謀的智慧。新發展階段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經濟發展從高速度邁向高質量,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我們已經擁有開啟新徵程、實現新的更高目標的雄厚物質基礎,未來30年將是我們完成這個歷史宏願的新發展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我們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所在。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正是對新發展階段的正確認識,也是順應新發展階段的戰略考量,只有牢牢掌握髮展的主動權,才能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實現重大發展。
新階段必然面臨新挑戰新問題,全黨要深刻認識到,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機遇和挑戰之大都前所未有,但是機遇大於挑戰。全黨必須繼續謙虛謹慎、艱苦奮鬥,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全力辦好自己的事,鍥而不捨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