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涉案採砂船拆解現場。(視界網 周星亮 攝)
湖北日報訊(記者唐宜貴、吳擒虎、通訊員陳永紅)3月20日,在枝江董市鎮採砂船舶長江邊集中監管點,隨著一聲令下,工人們登上一艘「三無」吸砂船,開始拆解船舶,大型吊機將船舶部件一一分解。
當天,省水利廳、交通運輸廳、公安廳、長江航務管理局及各市州相關部門,在枝江開展河道採砂管理聯合執法行動。省水利廳河道採砂管理局局長劉家君介紹,被拆解的這艘船舶所涉案件,是湖北因非法採砂入刑的首個案件。
去年8月21日,枝江水政執法部門在長江枝江段關洲水域,當場抓獲正偷採江砂的「鄂宜昌貨秦號」自卸運輸船和兩艘「三無」小型吸砂船。經查,「鄂宜昌貨秦號」船主覃某,曾於去年7月21日、7月29日,在長江松滋段非法採砂,受到水政行政主管部門行政處罰。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2016年底出臺的司法解釋,兩年內因非法採礦受過兩次以上行政處罰,又實施非法採礦行為的,適用刑事處罰。無證非法採砂,按非法採礦同罪處理。今年1月,法院依法判處覃某有期徒刑10個月、沒收非法所得4萬餘元、沒收作案工具。
湖北省水利廳副廳長徐少軍說,嚴厲打擊非法採砂,是貫徹落實長江大保護和河湖長制要求的重要內容。非法採砂入刑的司法解釋出臺以來,我省辦理非法採砂入刑案件20餘件,目前已宣判5件,要繼續加強刑事打擊力度,保護長江生態和長江安全。
聯合執法,讓非法採砂無處躲藏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唐宜貴 吳擒虎 通訊員 陳永紅
「腸子都悔青了!」湖北非法採砂入刑第一案「主角」覃某被抓後,反覆念叨。
覃某交代,以往採砂一夜能掙4000元,被抓前像做賊一樣到處躲,還掙不到1000元,連油費、人工費都不夠。
長江幹流越管越嚴,覃某等人「轉戰」長江支流,松滋河一度成為全省非法採砂最猖獗的河段。覃某被抓入刑後,半年過去了,松滋河再沒抓獲非法採砂人員。
變化之間,折射出什麼?
夜半滿江「打遊擊」
去年5月初,夜裡11點,枝江水政監察大隊隊長朱文博在江上巡邏,發現一艘滿載砂石的運輸船,但船邊沒有吸砂船。
登船詢問,船老闆態度強硬:「我的砂是從下遊運過來的,不是在枝江採的,你們沒權檢查!」
朱文博一摸,砂子還是溼的,貨艙有水外溢,「這不是剛從江底採上來的麼?」船老闆改口:「這是剛從砂場買的。附近又沒吸砂船,反正我沒採砂!」
事發江段,是長江馬洋洲水域,馬洋洲頭部歸枝江管,尾部歸荊州區管,對岸歸松滋管。吸砂船吃水淺、速度快,一發現水政執法船,就會往其他地區管轄的水域逃竄。等枝江水政通知荊州區或松滋,吸砂船已趁夜色逃遠了。
這種尷尬,已困擾水政執法人員多年。湖北河道採砂管理局局長劉家君說,不法分子常利用交界水域遊擊偷採。河道採砂是屬地管理,遊擊採砂船很難抓獲。
採砂管理涉及多個部門。例如,水政執法部門只能抓現行,對正常行駛的船舶,需海事等部門配合才能登船檢查。
不同區域、不同部門「九龍治水」,困難重重。
非法採砂久禁不絕。原來白天也採,隨著打擊力度加大,轉到趁夜偷採;長江幹流偷採處罰10萬元至30萬元,違法成本高,不法分子就轉到長江支流,即使被抓也只罰1萬元至3萬元;最嚴重時,在松滋河每天能抓4艘採砂船。
2015年,朱文博在查扣吸砂船時,被船主砍了兩刀,至今留有疤痕。去年4月,枝江水政監察隊員薛明上船檢查時,被非法採砂的禹某抱住準備跳江,千鈞一髮之際,被同行的執法人員拉了回來。
聯合執法出重拳
松滋河一邊歸枝江管、一邊歸松滋管,打擊非法採砂難度極大。
去年3月,枝江、松滋水利局創全省之先,設立聯合執法點,成立聯合執法專班。一時間,非法採砂船抱頭鼠竄。
去年7月21日,船老闆覃某心懷僥倖,把吸砂船開進松滋河。被抓後,朱文博勸他轉行幹正事,用船拉煤運貨。
過了8天,覃某在松滋河非法採砂再次被抓。朱文博提醒他,如果有第3次,就要刑事處罰了。覃某沒放在心上。
1個月後,覃某轉移到關洲河段採砂,被聯合執法專班抓獲。朱文博回憶,當時共有兩條吸砂船,其中一條逃竄到宜都。枝江和宜都立即啟動聯合執法程序,將逃船抓獲。兩條吸砂船均被拆解,覃某錢沒賺到,反而身陷囹圄。
該案在當地形成強烈震懾。
湖北省水利廳副廳長徐少軍說,枝江創新的跨區域聯合執法模式,值得在全省推廣。
今年3月12日出臺的《湖北省河道採砂管理聯合執法工作制度》明確規定,採砂管理的多個部門,要開展常態化聯合執法與專項打擊,推動行政、刑事手段雙管齊下;河道採砂規劃與許可,各部門要協調統一;聯合開展涉砂船舶檢查、監督和懲處;建立涉砂信息共享和通報制度。
目前,湖北已搭建起鄂湘、鄂贛皖兩個省際聯合執法制度,湖北長江上遊片區、下遊片區兩個區域聯合執法制度。部門聯合、區域聯動的執法機制正在形成,非法採砂將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