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在影視中的形象最初是一名「配角」

2021-02-20 人民法院報

狄仁傑,唐代政治家,以清廉公正、斷案如神聞名於世。和包公不同,中國戲曲中關於狄仁傑的曲目很少,所以狄仁傑完全是通過電影、電視劇「走紅」的。

作為武唐時期的一位重要官員,凡有狄仁傑的電視劇、電影裡一般都有武則天。反過來,有武則天的電視劇、電影裡一般也少不了狄仁傑。1939年上海新華影業公司出品、方沛霖執導的電影《武則天》是華語影壇第一部關於武則天的電影,其中就出現了狄仁傑的角色。影片中,徐敬業起兵造反,作為當朝宰相的狄仁傑為武則天出謀劃策。所以,狄仁傑是以配角政治家的形象初登熒幕的。

1967年,邵逸夫、利孝和成立了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經營免費電視頻道的播放,極大地推動了電視在香港的普及。目前能夠看到的華語電視劇中最早的狄仁傑形象出現於1984年版的《武則天》中。劇中的狄仁傑仍然是政治家、武則天的幕僚。

一年後,我國臺灣地區跟風拍攝了一部更有名的武后劇——《一代女皇》。這部劇隨後被引進大陸,在各大電視臺聯播數十次,造成收視轟動,於是就引出了1995年劉曉慶版的《武則天》。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掀起了第一波「武則天熱」。

 

在武則天的影視世界中,狄仁傑只是一位配角政治家。儘管如此,這時狄仁傑的形象其實更符合史實。官方史書關於狄仁傑參與司法審判的明確記載只有一句:「仁傑,儀鳳中為大理丞,周歲斷滯獄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一萬七千人是什麼概念?如果全年無休連軸轉,平均每天要判決四十六人。這樣來看,狄仁傑果真斷案如神?可事實並沒有那麼神奇。

狄仁傑並不是大理寺的最高長官大理寺卿,而是大理寺丞,主要負責地方司法案件的覆審工作,簡言之,就是每天進行書面審理。儘管是個六品職位,但畢竟是46歲的狄仁傑首次調入中央,所以他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廢寢忘食地工作,由此也獲得上級的賞識,很快就離開大理寺調任侍御史,從此與大理寺再無干係。

狄仁傑一生為官,兩次擔任宰相,他不僅是輔佐武則天掌握國家大權的左右手,還是恢復李唐江山的股肱之臣。在狄仁傑的政治生涯中,在大理寺的這段覆審工作或許只能用平淡無奇來形容。

1986年,太原電視臺播出了一部以狄仁傑為主角的電視劇——《狄仁傑斷案傳奇》。它是直接根據著名漢學家、荷蘭人高羅佩的代表作《大唐狄公案》改編完成的。

1947年,第二次到荷蘭駐日本大使館工作的高羅佩在東京街頭的一家二手書店偶然看到了一部清代公案傳奇——《狄公案》。高羅佩發現,中國公案傳奇與西方偵探小說相比,往往缺少懸疑,破案過程總是有超自然力量的介入,對罪犯如何受到極刑有很詳細的描寫,這些特徵對於西方讀者而言都缺乏一定的吸引力。把《狄公案》翻譯成英語之後,他開始嘗試按照西方偵探推理小說的方式重寫狄公案。從1957年的《迷宮案》開始,到1968年的《黑狐狸》,整個系列包括16部中長篇和8部短篇,全書約130萬字,合稱為「大唐狄公案」。


《大唐狄公案》中的一部

對於西方讀者而言,這套書既有他們熟悉的福爾摩斯式的懸疑,又有來自東方的神秘感,所以風靡一時,先後被譯成多國文字。在西方世界,「Judge Dee」被稱為「中國福爾摩斯」,狄仁傑在海外的知名度遠超包青天。

 

1980年,當時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研究所讀研究生的趙毅衡在北京圖書館讀到了《大唐狄公案》的英文原著,並首先撰文向中國讀者介紹此書。而後,趙毅衡的同學陳來元、胡明以及陳來元的夫人李惠芳等譯者花費五年的時間完成了《大唐狄公案》這部巨著的翻譯。1986年《狄仁傑斷案傳奇》呈現出的就是以陳來元、胡明譯本為基礎的「回歸故裡」的新狄公。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高羅佩)開篇就解釋了只能進行書面審理的大理寺丞狄仁傑為何能夠走出大理寺。狄仁傑的朋友好奇地問:「放著京都六品大理寺丞不做,偏要自行外放,到那邊遠的蓬萊縣充個小小的縣令?」狄仁傑答:「久居京都審理大案,僅是一堆堆紙上官司,實在乏味。趁著筋骨未老,四方走走,看看民間真情,練一練獨處機宜的本事豈不更有情趣?!」離開了大理寺,也就離開了官方史書。劇中五個故事,玉珠串、黃金案、蓮花池、斷指記、四漆屏均來自於高羅佩的小說。

同一年,濟南電視臺也根據《大唐狄公案》的譯本拍攝了四集電視劇《狄公案》。也就在那一年,西安電影製片廠根據《四漆屏》拍攝了第一部以狄仁傑為主角的華語電影《血濺畫屏》。1988年,廣西電影製片廠的影片《狐狸迷案》甚至把高羅佩的《黑狐狸》搬到了民國時期,講述了上海大學生被狐狸精咬死的離奇故事。《大唐狄公案》在80年代中後期的影響可見一斑。

第一部以狄仁傑為主角的電影《血濺畫屏》

從這幾部作品開始,影視劇中的狄仁傑終於走出武則天的陰影,開創自己的影視天地,從作為配角的政治家蛻變為作為主角的偵探式法官。狄仁傑的走紅其實有些偶然,因為《狄公案》並非明清公案小說裡的佼佼者。如果當初高羅佩在東京街頭偶然看到的是《施公案》,那麼今天最家喻戶曉的中國古代法律人物可能就是施世綸了。

因經費不足,1986年的《狄仁傑斷案傳奇》只拍了14集,10年後又補拍了50集。儘管兩次拍的加在一起共64集,前後播了十幾年,但無奈遇到了紅遍90年代的包青天。與包青天相比,剛剛從歐洲「回歸」的狄仁傑有點「水土不服」。他真正熱起來要等到2004年播出的由梁冠華主演的《神探狄仁傑》。其導演兼編劇錢雁秋完全沒有參考高羅佩的小說,而是另起爐灶,自編劇本。

從高羅佩的《狄仁傑斷案傳奇》到錢雁秋的《神探狄仁傑》,從斷(審理)到探(偵查),一字之差,狄仁傑已經由「法官」徹底轉型為「神探」。也正是因為這個系列,狄仁傑的形象開始不斷地被神話。從宰相到法官再到偵探,儘管有偶然的因素,但也反映了中國影視產業的娛樂化特點。

《神探狄仁傑》中,狄仁傑的形象轉變為「神探」

 

與《神探狄仁傑》有關的還有所謂的「元芳體」:元芳,你怎麼看?「元芳體」的流行,只能證明很多人根本沒有看過這部劇。在100多集的故事中,你很難能夠聽到「元芳,你怎麼看」這句原話。換言之,在《神探狄仁傑》系列中,狄仁傑從來都沒有說過這句話。只是偶爾說過,「元芳,說說你的看法」、「依你之見呢」。所以「元芳體」其實是網友惡搞的產物。

不過,李元芳成為網絡流行語卻反映了《神探狄仁傑》的裡程碑意義:狄仁傑正在或者已經超越包青天,成為中國古代法律人物的最大IP(即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財產,在目前的語境中,更多是指適合二次或多次改變開發的影視文學)。狄仁傑徹底流行開來,出現了各種版本的作品。比如,《神探狄仁傑前傳》《盛世仁傑》《少年神探狄仁傑》等作品。

胡適在《三俠五義》的序言裡曾提到,包公「是一個箭垛式的人物」。意思是說,民間傳說將各種各樣的斷案故事都映射到包公身上。按照這種比喻,影視中的狄仁傑也是一個箭垛,而且直徑更大。2015年的網劇《名偵探狄仁傑》甚至出現了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中的橋段。

網劇《名偵探狄仁傑》

真正使狄仁傑格局廣闊的要數2010年由徐克執導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它完全突破了過去狄仁傑影視作品的推理懸疑的類型,變成了一部集劇情、動作、懸疑、犯罪、古裝於一身的帶有眾多類型片元素的商業大片。狄仁傑在這裡邊簡直無所不能,文武兼備,甚至還掌握了高明的易容術,幾根針就能徹底改變一個人的形象,比金庸、古龍的武俠中易容之術更加神乎其神。

狄仁傑變得無所不能

2013年上映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續集(前傳)——《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甚至又增加了科幻的元素。比如,深海中的鰲皇的形象顯然受到了好萊塢怪獸電影的影響。從整體上看,它的美學實踐呈現了更為多元複雜的文化融合,是與武俠、武打、探案、懸疑、魔幻、災難等中西電影類型的疊加。

《神都龍王》片尾還爆出了包括《狄仁傑之黃金捲軸》《狄仁傑之通靈神宮》《狄仁傑之奪命盛宴》《狄仁傑之崑崙金頂》《狄仁傑之九鼎神珠》等在內的23幅概念圖,每一幅都是一部電影構思。如果四年拍一部,狄仁傑的故事至少能拍到22世紀。從《通天帝國》到《神都龍王》再到去年上映的《四大天王》,徐克打造的以狄仁傑為主角的電影序列剛剛拉開序幕。文武兼備、風流倜儻的狄仁傑簡直就是中國版的「007」。

 

曾幾何時,高羅佩筆下的狄仁傑成了西方人認識中國文化的窗口,通過陳來元等人的譯著,狄仁傑從西方回歸故土,並經過一部又一部的影視作品為國人所熟知,狄仁傑所代表的追求正義、大無畏的精神同時獲得了東西方觀眾在心理和價值觀上的認同,最後,徐克將中國式的俠骨柔情傾注到狄仁傑的身上並將其再次推向世界。狄仁傑形象的影視進化似乎也正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文化產業「引進來」和「走出去」的一個時代縮影。

 

(本文系上海外國語大學校級一般科研項目「律政影視在法律教學中的運用〈KX181133〉」的建設成果)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

原標題:狄仁傑影視形象變遷史

作者:王偉臣(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

來源:人民法院報

編輯:冼小堤

相關焦點

  • 陝廣影視新電影《狄仁傑之無頭神將》圓滿殺青 製作精良定義全新狄仁傑形象
    由陝廣影視文化、東峰文化、少年派影業、河南廣藝影視、小孔乘象和司空見慣影視聯合出品的現象級IP網絡大電影《狄仁傑之無頭神將》於5月
  • 《狄仁傑之無頭神將》開機,定義狄仁傑新形象
    由陝西廣電影視、霍爾果斯少年派影業、東峰文化、霍爾果斯小孔乘象、 mm2等公司聯合出品,司空見慣影視、河南廣藝影視聯合製作的電影《
  • 《狄仁傑之無頭神將》製作精良定義全新狄仁傑形象
    由陝西廣電、東峰文化、少年派影業、河南廣藝影視、小孔乘象和司空見慣影視出品,金剛影業、蟋蟀視覺和MM2等聯合出品的現象級IP網絡大電影《狄仁傑之無頭神將》5月16日圓滿殺青,為觀眾打造年度動作喜劇懸疑大片。
  • 《狄仁傑之無頭神將》今日開機,定義狄仁傑喜劇新形象
    由陝西廣電影視、霍爾果斯少年派影業、東峰文化、霍爾果斯小孔乘象、mm2等公司聯合出品,司空見慣影視、河南廣藝影視聯合製作的電影《狄仁傑之無頭神將》於4月20日上午,在橫店舉辦了開機儀式。該影片旨在以輕鬆幽默的形式,重新定義狄仁傑的形象。
  • 電影《狄仁傑之無頭神將》圓滿殺青 製作精良定義全新狄仁傑形象
    由陝西廣電、東峰文化、少年派影業、河南廣藝影視、小孔乘象和司空見慣影視出品,金剛影業、蟋蟀視覺和MM2等聯合出品的現象級IP網絡大電影《狄仁傑之無頭神將
  • 陝廣影視新電影《狄仁傑之無頭神將》今日在橫店開機
    由陝西廣電影視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霍爾果斯少年派影業、東峰文化、霍爾果斯小孔乘象等公司聯合出品,司空見慣影視、河南廣藝影視聯合製作的現象級IP網絡電影《狄仁傑之無頭神將》於今日在浙江橫店隆重開機豐富經典IP人物  再掀「狄仁傑」熱潮關於「狄仁傑」的故事和影視作品歷歷可數,睿智忠心版本、文武兼備還有多情痴心的版本等等。多樣的形象已把觀眾心目中的「狄仁傑」刻畫的入木三分。而據主創團隊介紹,在《狄仁傑之無頭神將》裡,狄仁傑一改往日傳統形象,搖身一變成為段子手,在影片中各種逗趣耍寶,笑料不斷。
  • 神探狄仁傑,演員現狀,第一個風光不再,最後一個當一輩子配角!
    張子健因為參演武俠劇《白眉大俠》而正式出道,在《甘十九妹》中飾演了男主「尹劍平」之後,成為了中國第一代「武俠偶像小生」。這部《神探狄仁傑》中的經典臺詞「元芳,你怎麼看」,曾讓他火的一塌糊塗。張子健並未在武俠的道路上走多久,就轉型出演了多部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但「大俠」的形象不再之後,他就一直不溫不火。
  • 文學形象與歷史形象(三)狄仁傑真的是探案如神的東方福爾摩斯嗎
    這是前兩年一段時間比較火的的網絡流行語,出自電視劇《神探狄仁傑》系列,劇中的狄仁傑給我們的形象就像是中國古代版本的福爾摩斯,那麼真實的狄仁傑究竟是什麼樣的呢?狄仁傑的斷案能力是一流的,在擔任大理寺丞的時候,曾經一年破案一萬七千多件,這就意味著一年都不休息,每一天要完成四十九件案子,審理的結果是沒有人說判冤了或者是判錯了,這足以說明他的能力。
  • 橫店影視武俠江湖 重現狄仁傑燒腦懸案
    以懸疑探案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幾乎是一播一火,愛奇藝掀起的「迷霧」之風更是席捲這個夏天。但如若讓我們在一眾備受喜愛的作品中,總結出最經典的影視IP,那依舊逃不開三個字——「狄仁傑」。
  • 橫店影視武俠江湖 重現狄仁傑燒腦懸案
    以懸疑探案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幾乎是一播一火,愛奇藝掀起的「迷霧」之風更是席捲這個夏天。但如若讓我們在一眾備受喜愛的作品中,總結出最經典的影視IP,那依舊逃不開三個字——「狄仁傑」。有「東方福爾摩斯」之稱的狄仁傑,絕不會放過每一個通往真相的細節。他以敏捷的思維、高強的武功,以及維護正義堅定決心,逐步揭開懸案中的種種謎團。
  • 狄仁傑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所以,狄仁傑是以配角政治家的形象初登熒幕的。在1963年由邵氏出品、李翰祥指導的彩色電影《武則天》中,陳又新飾演的狄仁傑依然是這種形象。儘管我相信裡面肯定有狄仁傑,但是實在找不到任何的影像資料。目前能夠看到的華語電視劇中最早的狄仁傑的形象出現於1984年香港電視劇《武則天》中。
  •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劉德華版狄仁傑 一個智者中的俠客神探!
    狄仁傑這個傳說中的古代神探早已是家喻戶曉的人物,關於他的小說故事和拍攝成的電視劇已經很多,而關於電影題材的故事卻不多,徐克導演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卻是難得的一部關於狄仁傑的電影,也是徐克的最得意之作,開創了古裝武俠神探的許多先河,雖然電影已經上映了很多年,但是這部劉德華版的狄仁傑確實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張子健當配角,梁冠華《勝算》演反派,《狄仁傑》鐵三角現狀如何
    說起梁冠華,大部分人只會想到他在《神探狄仁傑》系列中塑造的「狄大人」這一形象,原本這部劇是2004年首播,隨著續集的加入讓整部劇口碑越來越高最終成為不少人記憶中的一部「古裝懸疑探案神劇」同時也成就了「狄仁傑鐵三角」。
  •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上官靜兒美女形象 猶如林青霞版東方不敗!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裡面的女明星李冰冰作為一個年輕的演員,在影片中飾演的上官靜兒那是空前的漂亮,和之前相比顛覆了在很多觀眾眼中的形象,這種難得的美女形象,在很多影視劇中可以說是可圈可點的,冷傲的姿態,滿臉的殺氣,讓觀眾很快就能回想起飾演東方不敗的林青霞。
  • 鍊金師出品 |《狄仁傑之幽冥道》殺青
    近日,由林珍釗監製,黃河執導的電影《狄仁傑之幽冥道》在橫店影視城殺青。這部集動作、懸疑、推理、劇情於一身的影片,不僅聚集了羅立群、何文輝、阿依古麗·阿不都拉、李若希等實力派演員,還迎來了楊恭如(中國香港)與黃一飛(中國香港)特別出演。影片以狄仁傑破奇案為劇情核心,將為觀眾打造東方魔幻探案精良之作!
  • 再現武則天傳奇 《狄仁傑之幽冥道》開機
    周星馳御用喜劇人再造經典 楊恭如霸氣再現武則天傳奇   《狄仁傑之幽冥道》由曾執導過《黃飛鴻之南北英雄》、《國產大英雄》系列等多部經典影視劇的林珍釗擔任監製,由打造「筆仙大戰貞子」系列火爆經典IP的黃河導演操刀執導。主演羅立群以其鋒芒側漏的熒幕氣質和睿智的形象飾演青年時期的狄仁傑。同時,有著「周星馳御用配角」之稱的何文輝和黃一飛也將出演,強勢加持影片的卡司陣容。
  • 電影《狄仁傑之無頭神將》橫店開機,少年狄仁傑巧破懸案
    由陝西廣電影視、霍爾果斯少年派影業、東峰文化、霍爾果斯小孔乘象等公司聯合出品,司空見慣影視、河南廣藝影視聯合製作的古裝動作懸疑電影《狄仁傑之無頭神將》4月20日在橫店影視城舉行了開機儀式。(《狄仁傑之無頭神將》概念海報)狄仁傑作為國內家喻戶曉的偵探形象,在大眾心中是神秘又聰明的,猶如西方的神探夏洛克一樣是智慧的象徵。
  • 電影《狄仁傑之奪魂夢魘》今日上線!毒蠱惑人心,青天鑑正道
    據悉本片由蝸牛影視、凡酷文化、百樂影視、鴻運閣影視、卓秀影視出品,國策影業、天台嶽氏、浙江嶽氏、東海嶗影視、星盛影途影視、今尚影視、聯創視界文化、創世紀盛世文化、潤發影視、水木罡正文化、珠江影業傳媒、易天國際影視文化聯合出品,上海凡酷文化獨家宣發。
  • 電影《狄仁傑之奪魂夢魘》今日上線!毒蠱惑人心,青天鑑正道
    據悉本片由蝸牛影視、凡酷文化、百樂影視、鴻運閣影視、卓秀影視出品,國策影業、天台嶽氏、浙江嶽氏、東海嶗影視、星盛影途影視、今尚影視、聯創視界文化、創世紀盛世文化、潤發影視、水木罡正文化、珠江影業傳媒、易天國際影視文化聯合出品,上海凡酷文化獨家宣發。
  • 拍完「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後,為何劉德華沒有繼續出演狄仁傑?
    導演徐克作為一名獨行俠般的鬼才導演,徐克對江湖的鐘情與痴迷,想來觀眾們深有體會。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劉德華飾演狄仁傑【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最大的功臣。莫過於飾演狄仁傑的劉德華。脫離了傳統的判官形象,將果敢堅韌、足智多謀與身手矯健、飄逸灑脫相結合,創造出一個超越以往的經典形象,這也是劉德華為本片做出的最大貢獻。劉德華的演技和敬業精神,這裡自不必多說,華語樂壇常青樹,影視歌三棲明星,能夠紅這麼多年,足以見得劉德華的出類拔萃。看過電影【失孤】後,對劉德華的印象更深刻了,這是一個用生命在演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