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中國最頂尖的學科,創造多個世界第一!此高校實力「大爆發」

2020-12-20 中國教育那些事

55571次試驗動車組從西安北站緩緩駛出,對西安北至慶陽區段進行運行圖參數測試,標誌著西銀高鐵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

銀西高鐵是國內首條修建在黃土層最長段落的有砟高速鐵路,也是國內在建鐵路一次性建成裡程最長的有砟高速鐵路。它首次採用了"推送法"鋪軌,該方法是用人工配合機械設備預鋪道砟、布枕,長軌車直接聯掛長軌推送裝置和履帶牽引車拖拉長軌鋪設的方法進行,簡稱"推送法"。是通過參考國內類似工程施工方法,由西南交通大學、中鐵二十一局、銀吳客專工程建設指揮部共同研究攻關,並通過專家論證後確定。與以往施工方法相比,用該法鋪軌,無須專門建設鋪軌基地,而且作業中鋪砟和布枕更為靈活、高效和快速。

隨著銀西高鐵的開通,未來關中城市群核心與沿黃城市帶的時空間隔被極大縮短,西安至銀川耗時將從原先的12小時減為至3個多小時。高鐵時代的到來,不僅便利了人們的生活與出行,更是讓高鐵成為了中國一張閃亮的名片。

丹心鑄鐵軌的交大實力

隨著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國家的整體實力變得至關重要,而鐵路作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所在,其發展的模式與速度,將直接影響到我國的政治力量,並且對於提升國家和民族在國際上的政治影響力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在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設交通強國,作為以工見長的西南交大而言,這是一個助力發展中國夢的重要時機。

自改革開放以來,幾乎軌道交通領域產生的院士都是出自西南交大。而學校的交通運輸工程學科也是位居全國第一(A+)並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序列,學校建有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等13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和36個省部級科研基地。圍繞高速鐵路、重載鐵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軌、真空管道超高速等領域大力開展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構建了以世界公認的"沈氏理論"和"翟孫模型"為標誌的鐵路大系統動力學基礎研究體系,科技成果四次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在軌道交通領域獲得的國家科技獎勵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企業第一。助推中國高鐵引領世界,西南交大一直在行動。

驚豔世界的交大成績

"世界高鐵看中國,中國高鐵有交大。"作為擁有世界軌道交通領域最完備的學科體系、人才體系和科研體系的西南交通大學,更是為祖國的軌道交通事業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88年,在兩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學教授沈志雲的引領下籌建了中國鐵路系統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成能模擬時速400公裡高速列車運行的機車車輛整車滾動振動試驗臺。至此,西南交大推動並見證了中國高鐵技術從無到有的發展;

2000年,在西南交通大學王家素、王素玉教授的帶領下,成功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輛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實驗車"世紀號",用成果驗證了高溫超導磁懸浮車在原理上的可行性;

2001年,由西南交通大學校友盧春房、張魯新等主持設計的,史上最難修的"天路"——青藏鐵路正式開工,6年之後,火車奔馳在了世界屋脊之上;

2011年,由西南交大張衛華教授等人重點參加,世界速度最快、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速鐵路全線通車,西南交大作為完成單位、張衛華教授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了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學參與了世界一次性建成線路最長、通過五大風區的高速鐵路——蘭新高速鐵路的建設工作;

2014年,師從王家素和王素玉的博士後鄧自剛,在西南交大首席教授張衛華的支持下,在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內建成全球首個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懸浮列車環形實驗線平臺、國內第一個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實驗線,研究並驗證了真空管道+高溫超導磁懸浮的可行性。有媒體直接將其稱為"未來超級高鐵的雛形"

2016年,由西南交通大學提供核心技術的長沙磁浮快線正式運行,這是中國首條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低速磁懸浮商業運營示範線(世界上最長的中低速磁浮運營線)。標誌著我國磁浮產業正在形成強勁的先發優勢,填補了國內磁浮應用市場的空白;

2019年,在京張高鐵的總體設計負責人,西南交通大學校友王洪雨的主持下,被譽為中國鐵路發展"集大成者"、智能高鐵示範工程的京張高鐵全線建成通車。歷經數年的研究與建設,世界上第一條智能高鐵由此誕生。插上智能化翅膀的中國高鐵將為世界高鐵做出新的貢獻,提供中國方案與榜樣。

……

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承載著交通強國夢想的中國高鐵正用自己的成績一次次給世界帶來新的驚喜,而在助力我國高鐵事業發展的過程中,西南交通大學也貢獻出了自己的交大力量。

"超級高鐵"的未來已來

作為我國軌道交通領域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南交通大學籌建的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近幾年持續開展的一項重點工作就是常導與高溫超導磁浮車輛理論研究與系統技術。這系列技術將覆蓋中低速城軌、高速城際以及未來超高速洲際磁浮交通,也讓"超級高鐵"進入人們的視野中,成為大眾所關注的焦點。

對於"超級高鐵"的研究,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並非盲目跟風而為之,早在2004年,西南交大沈志雲教授就提出並組織論證了真空管道軌道交通的可能性,還提出了將速度做到1000公裡/小時的偉大設想。在2020年6月9日,成都與西南交通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內容包括加快建設多態耦合軌道交通動模試驗平臺,推動新一代中低速磁懸浮、新制式城市軌道交通試驗線及項目加快落地,為科技創新帶來實質性進展。

成都市將與西南交大共同推進"多態耦合軌道交通動模試驗平臺"項目申報與建設,該平臺計劃2023年建成一個長度1500米、管道直徑3米、最低氣壓0.005標準大氣壓、最高試驗速度每小時1500公裡的真空管道磁懸浮交通試驗平臺,將為真空管道超高速軌道交通的基礎科學與共性關鍵技術,提供超高速與低氣壓的試驗環境。

立足軌道交通,面向綜合運輸,服務經濟建設。西南交大用實力助推中國的高鐵事業卓越發展,以"嚴謹治學、嚴格要求"的辦學傳統,鍛造出一批又一批軌道交通領域的優秀英才。辦學數十載,學校的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在教育部評估中已經連續十二年位居全國排名第一,而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已為國家交通運輸與物流領域培養了近萬名畢業生,為我國交通運輸與現代物流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面向未來,西南交大也將繼續秉持"竢實揚華,自強不息"的交大精神,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中國軌道交通事業發展繼續貢獻交大力量!

數據來源:西南交通大學

相關焦點

  • 坐擁頂尖實力,創造多個中國「第一」,陝西這所高校「紅」了83年
    如今,她憑藉實力再度點燃閃耀星光,成為陝西最"紅"大學!她就是被譽為政法人才培養國家隊的"五院四系"之一的西北政法大學。83年櫛風沐雨傳承的紅色基因憶往昔崢嶸歲月,何其匆匆。先輩舉烽火於西北,丙子年公學建校,始於激憤抗戰而有陝北公學。
  • 優嘉升學 | 中國8大「同城雙雄」高校,如今都是頂尖985高校!
    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無疑是中國兩所實力最強勁、影響最久遠的大學,關於它們之間的爭論從未停止過。從每一所權威機構發布的排行榜,到每個省份的高考狀元,清華與北大都要分個高下。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無法定論清華與北大誰才是中國高校裡的執牛耳者。
  • 這些「全球第一」、「中國首個」,原來都由上海這所高校創造!
    作為新中國外語教育發祥地之一的上外,建校七十年來,始終恪守"服務國家發展、服務人的全面成長、服務社會進步、服務中外人文交流"的辦學使命,致力於建成國別區域全球知識領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外國語大學,創造了眾多的"第一"與"唯一"。本期推送,一起來看看上外創造的輝煌成就。
  • 頂級高校報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頂尖學科匯總!
    導讀:頂級高校報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頂尖學科匯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是中科院直屬的二所全國頂級重點大學,是高考和考研的報考熱門高校。二所大學都有哪些頂級學科,今天湖北高教網小編就從教育部學科評估A類學科,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三個方面為大家帶來一個簡單的匯總,給大家高考或考研選擇專業做一個簡單的參考。
  • 校友會:中國頂尖大學前十排名,其中北京理工大學排名第六
    校友會中國頂尖大學前十排名在社會上985、211的高校是最受公司企業歡迎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國頂尖大學的排名,上面是中國頂尖大學前十的排名,其中西北工業大學排名第一,在全國高校中排名在師資力量上也是非常強的,在全國高校中的知名度是非常高,受到全國學子的歡迎,雖然是地處西北,但是每一年的分數線都是不低的,在校友會2020年的中國頂尖大學中排名第一。
  • 第五輪學科評估前瞻分析——基於國內高校在軟科世界一流學科2019...
    近日,越來越多的高校召開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和推進第五輪學科評估的有關工作。新一輪學科評估,已經正式被提上日程。距離第四輪學科評估已4年有餘。這4年間,許多學科在學校的重點建設下,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更有一些學科發展突飛猛進,展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已然具備了衝擊A類、甚至A+學科的實力。
  • 中國內陸醫學院綜合排名,北京大學綜合第一,中山大學學科精度高
    首先想要獲得好的就業機會,那麼必須是醫學名校身份的加成,那麼中國內陸醫學各科的NO.1有哪些高校呢?根據上海軟科的數據排名來看,首先北京大學醫學院擁有口腔和醫學兩項第一,護理學中山大學第一,基礎醫學復旦大學第一,臨床醫學上海交大第一,中醫學是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中西醫結合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特種醫學屬於蘇州大學醫學院,需要大力發展的公共衛生醫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第一,中藥學屬於中國藥科大學第一。
  • 雖未生在豪門但實力超強,非「985」高校的「雙一流」學科盤點
    如果某所高校在某些學科具有較強的實力,那麼與這些學科相關的專業也一樣會具有較強的實力,無論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還是硬體條件、師資隊伍方面。例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實力一直很強,在全國第三輪一級學科評估結果中全國排名第二,第四輪評估時,獲評「A」,與之相關的本科專業如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也都具有很強的實力。
  • 國內第一所「3年制」本科,專業實力強擁有A+學科,還是211高校
    文/跳跳媽媽談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高校都是四年制,大多醫學類高校是五年制,一說「三年制」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大專院校,其實不然,有這麼一所學校,因為考核標準不同,3年就可以完成學業。,擁有世界一流學科,其中地質學在第四輪學科評級中被評為A+,它也是唯一一所獲得A+學科的211大學,有人會說地質學是冷門學科,全國沒有幾所院校開設,因此西北大學才會獲得A+,但作為211大學,西北大學的經濟學也是A-類水平,專業實力比一般211大學要強很多。
  •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安徽大學和首都師範大學
    安徽大學,是「大躍進」時期復建的院校,班底實力並不足,並沒有獲得多少老安徽大學的資產,所以這所學校的整體實力稍顯不足。如果完全拿到安徽大學的財產,現在的安徽大學也可以躋身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行列,畢竟當初的規模也比較大,屬於多學科並進的綜合性大學,發展至今不比一般985工程大學差。首都師範大學和安徽大學兩所學校,目前來看「品牌」差距並不大,都是2017年列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
  • 中國工科第二的高校到底是哪所?浙大、上交、哈工大還是華科?
    其中清華大學作為中國理工類高校中的「扛把子」,穩坐理科第一的寶座,不容置疑,其他高校一時半會難有向其挑戰的底氣和實力,今天筆者和大家討論下,那麼到底哪所高校是國內工科第二的高校。備選學校主要是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華中科技科大學四所高校。 浙江大學
  • 中國高校物理學科哪家強?清華北大都不是榜首,這所大學表現亮眼
    物理專業在很多綜合類高校、理工類高校中都有開設。那麼哪些大學的物理專業實力比較強?這裡我們就來分析下相關排名,給準備報考物理專業的學生提供一個參考。中國高考物理專業實力排名情況出爐,我們一起看一下。哪所高校的物理專業實力強?
  • 44個學科申請或受限
    按照規定,學習「敏感學科」的外國研究生申請者必須獲得學術技術批准計劃(ATAS)的證書。 此舉將導致至少數百名中國研究生受到影響,已經在學的留學生也面臨著可能被吊銷籤證的風險。而歐美和日韓等其它大部分國家的申請人則可以豁免。
  • 憑什麼只能哈佛排第一?警惕學科評估背後的固定思維
    談學科評估,有一個剛剛發生的案例值得我們深思,其中所蘊含的邏輯認知更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今年10月中旬,U.S.News(《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發布2021世界大學排行榜。其中一個學科評估排名顯示,曲阜師範大學數學專業排名中國第一,超過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
  • 頂尖211也能穩超清華大學?西南交大這個專業絕對有實力
    下面,我將從6個方面介紹一下這所中國名校,可供參考:1、前身為中國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學府西南交通大學最早建立於1896年,前身為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同時學校屬於:1)中國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學府;2、綜合實力排名四川省第三(頂尖211)目前,西南交通大學是四川省僅次於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的大學(後兩者均為985),同時也是四川省五所211大學之一,併入選了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此外,據說西南交通大學曾經是有機會入選985的,但卻因為某些原因痛失985。
  • 2020年中國政法類高校排行榜出爐,中國政法第一,公務員首選學校
    對於我國的大學分類有很多不同的劃分標準,一般來說都是分為理工類,高校政法類,高校外語類,高校人文社科類高校等等。當然,從這樣的分類可以看出來,每個大學的優秀學科和優秀學科實力的重點領域所在。不的家長對於有編制的工作是非常羨慕的,很多應屆畢業生對於有編制的工作都是夢寐以求的,所以政法類高校完全可以滿足你對有編制工作的幻想。我們一起來看一看,2020年中國政法類高校的排行榜,看一看哪個政法類高校?值得我們去努力報考,快快轉發收藏~~1.
  • 2019年世界綜合排名前十的中國高校,清北+華五+中華武壟斷排名
    2019年中國十大高校馬上進入高考季,各大高校開啟招生宣傳模式,其中高校排名是很多學生參考的標準之一,從2019年國內外幾大高校排名數據來看,綜合計算出來的十大高校更有說服力,清北+華五+中華武壟斷中國前十大高校,分別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南京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哲學」學科,連續3年排名中國高校第1!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中國的哲學、倫理學和宗教學教學科研重鎮,新中國哲學教育的「工作母機」,是目前國內教授最多、規模最大、學科配備最齊全、人才培養體系最完善、具國際聲譽的哲學院系,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QS世界大學哲學學科排名32位(2020),連續三年大陸高校排名第一
  • 10個學科全球第一,皆為大國崛起之功臣
    可以說,我國在基建方面的能力有多強,它背後相關學科的實力就有多「霸道」。在今年發布的2020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中國高校有10個學科奪得了世界第一的好成績。「冠軍學科」分別為:清華大學的通信工程、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儀器科學、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上海交通大學的船舶與海洋工程、武漢大學的遙感技術、北京科技大學的冶金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航空航天工程、北京交通大學的交通運輸工程、江南大學的食品科學與工程、中南大學的礦業工程。不難看出,這些衝上世界頂尖的學科,無一不與國家工業化建設關係緊密,「基建狂魔」的練就也與他們息息相關。
  • 川大學科評估中,此專業成唯一A+學科
    說到我國的高校實力間的對比一直都是以不均衡的狀態存在的,而在高等院校的發展過程中,因為歷史階段的不同,可以看到大學的分分合合是一件常事。特別是在建國後,我國高校歷經了兩次比較大的調整變革,一次就是50年代當時的院系拆分,在當時犧牲了一些實力強校比如河南大學、山西大學、廣西大學,甚至讓這些院校因為院系調整最終雄厚實力不再,同時也誕生了不少專業性或者綜合性大學,比如復旦大學就是很大的一個受益者,該校甚至接納了浙大的很多王牌院系,連一些名師也來到了復旦,讓復旦最終實力倍增,最終成為了我國實力穩居全國前五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