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8年《哈利波特》的遊戲新作視頻洩露之後,相關內容很少再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就在近期,彭博社透露了更多有關《哈利波特》新作的細節。
本作將會是一款開放世界的RPG遊戲,是由開發了《正當防衛》系列與《瘋狂麥克斯》的工作室Avalanche負責開發,與前幾作不同的是,本作雖然沿用了小說的世界觀,比如同樣是以魔法學校霍格沃茨以及周邊地區為背景,但是華納特別聲明了本作與JK羅琳並無多少聯繫,也就是說主線劇情將會是原創。遊戲預計會在2021年的年底發售,登陸次時代主機PS5與XSX,而華納會在8月份後正式公布新作的相關消息。
根據18年洩露的遊戲視頻,遊戲支持玩家對角色進行自定義,比如性別,血統,而這些都將影響到後續的部分劇情;遊戲擁有非常巨大的沙盒地圖,玩家可以自由探索霍格沃茨,霍格莫德以及魔法部等巫師世界;作為一款開放世界RPG遊戲,角色還擁有五種不同的技能樹,還有魁地奇這種小遊戲可以供玩家消遣。
就像上面提到的,《哈利波特》是一個在世界範圍內都影響力巨大的知名IP,除了小說以及電影外,同樣也有非常多的改編遊戲,甚至在中國玩家小時候最熟悉的紅白機上,都有不止一款關於《哈利波特》遊戲,比如下面的這款《哈利傳奇》,不過素質一般,即使放在紅白機上也不夠出彩,不知是否獲得了版權的正規作品。
EA出品
而真正算是《哈利波特》正統作品的,應該是由EA開發並發行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部作品劇情承襲自小說劇情,最開始是2001年在個人電腦、GBC、GBA以及PS上發行,到了2002年發行了Mac的PC版,03年又發行了老任的GC,索尼的PS2以及微軟的XBOX版。
從遊戲最初發售時間來看是不是感覺有點熟悉?沒錯,2001年也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上映的時間點,而《哈利波特》系列作品許多都是這個發行方式,就是在電影上映時,借著電影的熱度來推銷遊戲產品,這是非常常見的發行策略。
2002年11月3日,《哈利波特與密室》電影上映,同年的11月15日同名遊戲也正式上市,並先後推出了PS2、XBOX、GC、PC、GBA以及GBC版本。而到了2004年5月31日《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上映,僅僅兩天之後EA就推出了同名遊戲,同樣推出了PC、PS2等多個平臺。
因為時代久遠,這三款遊戲畫面都非常一般,不過在遊戲性上還是非常不錯的。在遊戲一二代中,玩家扮演主角哈利波特在地圖上冒險,使用咒語來探索和解密,值得一提的是,並非所有咒語在各個平臺之間都能使用,比如《哈利波特與密室》中的彈跳咒就只限在PC端使用,所以不同平臺之間遊戲體驗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到了第三代,玩家甚至可以操縱三位主角,包括哈利波特、赫敏、以及羅恩,並且三人的行動特點也完全不同,比如哈利是唯一可以在遊戲中能跳躍的角色,而赫敏則是可以使用最多的咒語以及在細小的地方爬行,至於羅恩,他能夠找出遊戲中的秘密隧道。
在2005年《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上映的前幾天,EA發行的同名遊戲如約而至,不過與前幾作不同的是,雖然本作依舊是承襲第三代的多人主角模式,並且同樣發行了多個平臺,但是玩法上從自由探索改成了線性關卡,雖然自由度有所減少,但是節奏加快了許多,整體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
到了2007年,《哈利波特與鳳凰社》遊戲發行要比電影提前了半個多月,也許是電子遊戲已經發展出了他自己的一批受眾,不需要刻意依賴影迷玩家來帶動銷量了吧。
這部作品也是EA《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最受歡迎的一部,本作與前幾作有非常大的區別,施法時不僅需要對準目標,不同的咒語滑動滑鼠的方式也不同,而且可以交互的場景物品相比之前幾部作品增加了不少,大大增強了玩家的真實感與代入感。
不過到了2009年的《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遊戲的整體素質開始走下坡路了,不僅刪掉了在前作中大受好評的地圖探索要素,並且在劇情上,還刪減了許多非常重要的情節,即使遊戲中還加入了決鬥、魔藥和魁地奇這種小遊戲,但是珠玉在前,本作依然讓許多玩家感到不滿。
到了2010年11月,借著《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大結局的東風,EA發行了他們最後的《哈利波特》遊戲,與電影一樣,遊戲也分成了上下兩部,並且,配合電影的節奏來進行宣發。
這次開發商選擇了一個非常偷懶的方式,將遊戲改成了TPS第三人稱射擊遊戲,並且是純線性關卡,劇情上也是非常無聊,基本就是按照電影再編排一遍,可以說本作很明顯就是EA看遊戲版權要到期結束了,抱著再撈最後一筆錢的心態做的。
除了這些正傳劇情以外,EA還在2003年發行過一款根據魁地奇比賽製作的遊戲《哈利波特:魁地奇世界盃》,玩家需要先打霍格沃茨魁地奇杯,然後再晉級打魁地奇世界盃,與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爭奪冠軍。
但是遊戲發售之後還是引起了許多爭議,其中最具爭議的一點是,遊戲中的參賽國竟然沒有愛爾蘭,因為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就是愛爾蘭擊敗保加利亞奪得了魁地奇世界盃的冠軍,至於為什麼做了那麼多國家戰隊,但是卻將冠軍國家排除在外,原因可能就只有遊戲製作人才知曉了。
華納發行
除了EA以外,華納也曾發行過兩款關於《哈利波特》的遊戲作品,不包括即將公布的新作的話,華納曾發行過《樂高哈利波特:第1-4年》以及《樂高哈利波特:第5-7年》,而開發商則是以開發樂高系列遊戲出名的Traveller's Tales工作室,除了《哈利波特》系列外,他們還開發過許多經典的樂高遊戲,比如《樂高星球大戰:複製人戰爭》、《樂高蝙蝠俠:飛躍哥譚市》等。
與其它樂高系列相同,這兩款分別於2010年與2011年發售的《樂高哈利波特》系列也登陸了多個平臺,包括PC、主機、甚至還有手機平臺,遊戲整體上是輕鬆幽默的風格,主要以探索和解密收集為主,如果不考慮畫質的話,這兩作還是值得一玩的。
其它廠商
果醬城
除了EA與華納之外,果醬城(Jam City)也曾開發並發行過《哈利波特》遊戲——《哈利波特:霍格沃茨之謎》,不過這是一款基於安卓與IOS平臺的手機遊戲,並且是在2018年才發布,距離上一部《哈利波特》正版授權的作品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了。
遊戲支持玩家自定義自己的角色,玩家可以自由選擇參加魔術課、學習咒語、或者與對手進行戰鬥,並且玩家可以與遊戲中的各種npc進行互動,比如鄧布利多校長,海格、斯內普等等,並且玩家在遊戲中的許多操作將會影響到自己的屬性數值,而這些數值也會直接影響到玩家在遊戲支線劇情裡的可選選項。
雖然遊戲在對巫術世界的世界觀塑造與還原上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但是遊戲依然遭到了許多批評,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遊戲擁有太多的微交易系統,雖然這些內容在手遊中十分常見,但是它還是極大的影響到了玩家的遊戲體驗。
Niantic
說到Niantic這個廠商可能許多人並不了解,但是說到《精靈寶可夢GO》可能很多人都了解,沒錯,那款遊戲也是Niantic參與開發的作品,而他們在2019年與WB Games San Francisco合作推出的《哈利波特:巫師聯盟》的玩法就是參考了《精靈寶可夢GO》。
在遊戲中,玩家可以訪問到現實世界的位置,同時施放咒語,尋找神秘道具,而且還能遇到小說中的經典角色以及魔法生物,玩家能夠親自體驗到與噬魂怪和食死徒的魔法戰鬥,還是非常有趣的。
《哈利波特》這個IP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盛譽,翻拍自小說的電影更是攏共獲得了78億美元的票房。原本這個充滿魔幻設定與精彩故事的IP是非常適合做成遊戲的,但是非常遺憾的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哈利波特》3A遊戲大作出現,近兩年更是除了兩款手遊以外再也沒什麼像樣的遊戲作品。而此次華納開發的遊戲新作具體表現如何還未可知,只希望他們不要再辜負玩家們的期待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