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好萊塢的更新迭代是非常快的。
有的演員可能因為參演了一部成功的電影,從而一炮而紅。
也有的演員可能憑藉一部電影大火了一陣,但很快又消失在大眾的視野內。
比如今天說到的安德魯·加菲爾德。
加菲出生於1983年的洛杉磯,父親是美國人,母親則是英國人,他自己也是美英雙重國籍。
加菲的童年沒有其他明星那麼多事兒,他的父親沒有遇到車禍,他的母親也一直活得好好的,而幸福的家庭帶來的,就是良好的教育。
可能會有童鞋說,帶來良好的教育對星途會有什麼影響嗎?人家安吉麗娜·朱莉年輕時就一個不良少女,但後來不也大紅大紫了?
然而,對於加菲這名演員來說,這點還真的幫了他大忙。
2004年,加菲在戲劇學院畢業以後,跟很多英國演員一樣,首先去到的是舞臺戲劇。
當然,他的成績也很不錯,很快就憑藉《鷹與男孩》的舞臺劇奪得了一個「最佳新人獎」。
在舞臺上面歷練了兩年後,在一次的話劇表演裡,加菲的表演引起了一位名叫Scott Rudin的大佬的注意。
這位Scott Rudin是一名美國的電影、電視、戲劇製作人,但卻是一個公認脾氣很臭的老闆。
Scott Rudin感覺加菲這小夥子很有潛力,於是便試著跟他接觸。
不得不說,上面講到過的,加菲由於是從幸福的家庭長大,家教很好,他為人性格就很謙遜。
這麼一來,就讓Scott Rudin感覺這個年輕人很有前途。
當然,我們都知道脾氣臭又吃軟不吃硬的人總是會喜歡脾氣好的。
於是,加菲在Scott Rudin的幫助下,得以真正進入好萊塢拍電影。
就跟其他大多數影星一樣,加菲一開始在好萊塢也只是出演一些小角色。
不過,Scott Rudin很快就幫他搞到一個大項目。
《社交網絡》。
在這部電影被立項後,Scott Rudin就一直嚮導演大衛·芬奇推薦加菲,最後加菲也得以進組。
並且,他在影片裡的表現也相當亮眼,這也讓他獲得了諸如金球獎等數個獎項的提名,美國的《華爾街日報》等媒體也有報導這位演員的活躍。
而開始有了名聲的加菲,緊接著就接到了他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名角色。
蜘蛛俠。
相信絕大多數人也都是因為《超凡蜘蛛俠》系列才認識到這名演員的。
事實上,作為第二版的蜘蛛俠電影,加菲其實背負不小的壓力。
原因很簡單,前一版託比·馬奎爾的《蜘蛛俠》三部曲實在太出色了。
加菲在接到蜘蛛俠的時候,也坦言「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當然,加菲也不是說就不能超越前輩,因為託比的《蜘蛛俠》三部曲,北美的票房其實是呈遞減的。
只要加菲在票房上阻止到蜘蛛俠電影票房的下跌趨勢,那其實就是成功了。
為此,加菲特地去研究了蜘蛛的特性,還去學習了瑜伽,並希望將這些都融入到表演之中。
可惜的是,《超凡蜘蛛俠》的北美票房比《蜘蛛俠3》更低,只有2.62億美元。
不過,加菲飾演的蜘蛛俠卻獲得了大多數媒體的好評。
但就以前說過很多次的,資本看的是利益,商業片叫好不叫座的情況是不允許的,你角色演得再好,賺不到錢的話有什麼用?
然而,緊接著的《超凡蜘蛛俠2》,北美票房已經跌到2億美元出頭,蜘蛛俠電影的下跌趨勢,對於片方索尼影業來說,必須想辦法阻止。
結果大家都知道,原定的《超凡蜘蛛俠3》被腰斬,而重啟的蜘蛛俠被歸入漫威宇宙,由荷蘭弟湯姆·赫蘭德飾演。
嚴格來說,將一部電影的成敗全歸咎於演員其實是不對的,更何況加菲在《超凡》系列裡的表演並不差。
只能說,在資本控制一切的好萊塢,這些是很正常的事吧。
加菲在得知自己沒法再飾演蜘蛛俠的時候,雖然備受打擊,但他依然表示很看好荷蘭弟的蜘蛛俠,即使自己當個觀眾其實也不錯。
當然,說是這麼說,但自己一直主演,並為之付出不少心血的系列,說沒就沒了,然後自己馬上就得眼睜睜看著別人穿起曾經屬於自己的戰袍。
性格再好,再謙遜的人,心裡也難免會受到影響的。
甚至,當時加菲跟女票石頭姐分手的原因,也有媒體認為是加菲受到了失去蜘蛛俠的打擊,導致雙方感情開始趨冷所致。
事實上,對於加菲這名演員來說,儘管不能再飾演蜘蛛俠是一件很遺憾的事,不過,他卻依然還有自己的追求。
對的,是他老本行舞臺劇。
事實上,除了剛進好萊塢以及演蜘蛛俠那幾年以外,加菲一直都沒有忘記在舞臺劇上表演。
比如在接到《超凡蜘蛛俠》的那一年,他也有拍了戲劇《一個推銷員之死》,這劇還讓他拿到了最佳話劇男配角的託尼獎提名。
順帶一提,《一個推銷員之死》的製片人就是Scott Rudin。
而在蜘蛛俠生涯結束後,加菲所出演的《天使在美國》話劇,更是讓他一舉奪得了最佳男主的託尼獎。
同時,儘管他在好萊塢裡也沒有停下腳步。
他在2016年《沉默》裡的表演獲得不少媒體的激賞,而同年的《血戰鋼鋸嶺》也讓他得到一個奧斯卡最佳男主的提名。
安德魯·加菲爾德的職業生涯算不算得上順利?
當然不算,畢竟主演的《超凡蜘蛛俠》都被砍了。
但好萊塢就是這樣,每天都是人來人往,有人離開,有人進來,有人跌倒了再站起來,也有人撲街了就一直沉淪。
這條路不順,那就找另一條路,如果沒有,那就自己鑿一條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