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aboutBLANK"to subscribe us!
[ 茶歇 · 任性的自嗨記錄 ]
by cherlock | about BLANK
懶癌患者我今日出土了。這組美妝科普的每篇文都是加長夜用/流量收割機,因為這不是種草,而是希望促進諸位對化妝品本質的理解,以備不時之需吧。
今日BGM來自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 ,是她給《問題餐廳》演唱的主題曲《問題少女》。這位蜜汁化妝國度菊花國(摳鼻)原宿可愛系代表凱莉(後略)在她的演藝生涯裡始終熱衷於變裝和變妝。裡面歌詞一直在唱,「萌大奶~ 萌~大~奶~」
——看完這篇科普你對這個
——坑爹坑錢坑青春的世界
——就沒問題(問題ない)啦!
高速電梯— 1樓 · 病喪的妝前 × 底妝
2樓 · 病喪的遮瑕 × 修容(施工中)
3樓 · 病喪的粉餅 × 散粉(施工中)
4樓 · 病喪的眉部 × 眼妝(施工中)
5樓 · 病喪的唇部 × 工具(施工中)
請回復關鍵詞「萬有」
我沒死的話可能會隔日更
—— ❀ ——
用日語完全是我個人無聊
STEP 0 | 化妝的順序是?
一般而言除了妝前到底妝順序不可逆,其他部分可以隨意 =)
潔面/護膚 → 妝前/打底 → 底妝 →
遮瑕 → 整體修容 → 局部彩妝(眉/眼/口)
首先要把面部清潔乾淨,做好柔膚/保溼工作,有效保溼的話乾性和混幹肌膚基本可以免去使用控油底妝的需要。油田請根據需要使用控油的護膚產品。
完成護膚步驟以後,請記住,化妝的順序永遠都是——
由 溼 到 幹
這個順序是不!可!逆!的!
逆用的話化妝品材質會發生衝突,導致浮粉、卡粉等總之就是很。難。看。的狀況。
另外一條死都要記住的鐵則就是——
不 可 激 進
特別是面霜、防曬、妝前和底妝產品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吸收OR貼合皮膚,操之過急的話對皮膚負擔會比較大!你看到的那些五分鐘戰鬥妝之類的,人家換衣服之前就已經做完了護膚流程了好咩!
photo credit to Estee Lauder
護膚品、妝前產品和底妝一般都是液態/霜狀,粉膏或霧面底妝也依然是溼潤的。
一條常識——防曬霜屬於需要卸妝的護膚品,請用在妝前產品前面。然後才是底妝
↓
眼部/面部遮瑕產品一般是膏狀和液態——若溼度不夠請不要試圖在上底妝前使用。
遮瑕好後可以用搓熱雙手,用手掌溫度輕輕按壓面部來讓底妝更貼合。
遮瑕液 or 遮瑕棒
↓
修容產品指的是 高光 + 腮紅 + 陰影 等塑造面部立體感的妝品。有分膏狀和粉狀,若是膏狀的深色粉底/陰影膏 or 腮紅/高光棒請在遮瑕後使用。
from fashionilluminati.com
否則,請先用粉餅/蜜粉固定底妝修飾毛孔,再使用粉狀的陰影,鼻影,腮紅,高光。
假如修容打重了可以再覆蓋一層粉餅。
P.S. 我個人不習慣畫完眼妝再上腮紅,因為修容是一個整體塑型步驟,腮紅的位置和濃度也是要配合陰影、高光的。
↓
面部基礎妝容完成,可以用蜜粉餅/散粉/定妝粉 Compact / loose powder / setting powder等粉質妝品來定妝,正常情況下你會得到一個柔焦自然的妝面。
from thebeautylookbook
↓
局部彩妝請隨意,但一般來說從上到下比較容易。
眉毛先行,眉毛配合面部修容,帶出鼻影等整個五官立體感就起來了。眉部也是決定妝容風格和臉型的第一要素。所以有時候我也會上完底妝以後第一個就畫眉毛。
↓
眼部彩妝要遵循一定順序:打底 → 眼影 → 眼線 → 夾睫毛/假睫毛 → 睫毛膏。
特別是眼線,你如果夾了睫毛,就會礙著眼線筆/刷了。
↓
唇部彩妝:打底滋潤可以放在護膚階段!如果潤唇膏過於滋潤請抹去多餘部分以免口紅無法上色。
直接上妝——沒啥好說的啊你就抹上去就是了……
需要修飾——遮瑕膏待命,唇線筆重修輪廓,唇刷預備,上單個/多個口紅,唇蜜來戰……
可以修飾的包括唇周立體感啦,唇部立體感啦,唇形對稱和厚薄啦,還有妝感。
看起來很生化武器的完美唇線大法(.)
唇周立體感——唇峰高光下唇陰影
—— ❀ ——
STEP 1 | 妝前有什麼?
BB霜CC霜真是市場上最妖魔化的東西
妝前產品可能有一萬個名字吧
在中國你可以見到CC霜/隔離霜/素顏霜/妝前乳……
(☄⊙ω⊙)☄
但如果要從功能上來科普,並不是很複雜的事情
而且每個產品作什麼用途,其實你自己也可以決定
from dailymotion.com
妝前產品的英文名其實非常統一,就叫做Makeup Base / Primer。在歐美市場單純就是打底用的東西,一部分妝前產品則具備防曬功能。歐美市場妝前產品第一種是飾底乳,分為功能型和潤色型。另一種就是防曬霜UV Block / Sun Block。
另外隔離霜這個名字,基本上就是個中國特產的名字,大家不用在意,至於抵禦輻射啥的,請大家相信科學!!看英文你就知道全都是忽悠人的。
功能型 → 保溼 / 控油 / 持妝 / 隱匿毛孔 / 遮瑕……
這一類妝前產品用上臉,是沒有顏色的。但可以看到面部肌理的改變。但亞洲美妝更偏好有色功能型妝前,一般是膚色的或蜜桃色,帶有輕微的遮瑕、美白和提亮作用。
潤色型 → 粉色 - 應對病態白,粉嫩效果,
藍色 - 輕度黃皮,紫色-應對黯黃,
綠色 - 應對泛紅和痘印,
黃色 - 應對病態白,提升氣色
白色 - 美白……
這一類妝前產品是為了調整膚色,這樣底妝的顯色更加健康自然。用對了產品,面部就可以容光煥發。
以MUFE的STEP 1妝前乳系列為例,左邊五種針對【TEXTURE 肌理質感】的就是功能型飾底乳了,不過歪果仁把修正紅血絲的綠色也算進去了。右邊的【TONE 肌膚色調 】產品就是潤色型飾底乳了。
—— ❀ ——
所以各種素顏霜 / 貝殼提亮液 / 豬油膏 etc 都屬於功能型妝前產品。BTW我覺得好的底妝完全能達到提亮光感無毛孔啥的,不用糾結在這裡吧——特別是你只需要化個日常修飾妝,不是去上刀山下火海、美翻全世界的時候。
—— ❀ ——
新秀有色面霜 tinted moisturizer,有的確實如面霜一般清爽通透,改善膚色用。但部分產品就是 BB霜(遮瑕霜)換!個!名!字!作為打底用的話,產品應當要足夠輕薄服帖,不求遮瑕,重點是均勻膚色,掩蓋暗沉。
P.S. 在這個粉底做得越來越「能屈能伸」的時代,部分BB霜的厚重程度簡直等同於劣質粉底,sorry我真的找不到用它的理由……
優質的有色面霜很好推開,上妝要求低,手指上也基本沒有粉痕,很多底子好的妹子會當做日常用底妝,和國內的【隔離+粉餅】思路是一樣的。
上圖這款就很能展現有色面霜作為30秒底妝的有效程度。雖然我用過,但我沒有這種發光的感覺2333 不過均勻膚色很有效。
—— ❀ ——
另一個常見產品CC霜,全名COLOR CONTROL CREAM,大部分時候是個提亮用的潤色型產品。一般是膚色,部分品牌也會做出綠色紫色(e.g.碧歐泉)。作為一個輕量級選手,CC的特點是基本不遮瑕,但溼度一般都較高,秋冬用也不起皮。歐美市場有時候會把有色面霜也當成CC霜(例如下圖的倩碧),因為質地效果相類似。
其實近年來歐美和亞洲市場一直都是很隨心啊……
一般而言,各種妝前產品滋潤度排名如下:
有色面霜/妝前乳 > CC霜 > BB霜
豬油膏或填毛孔的油脂類or矽類產品很難體現保溼程度,所以忽略不計。
妝前的任務就是,修正膚色!滋潤撫平肌膚!這樣後續就好上色了。所以一切你覺得是這個作用的東西,都可以用作妝前/打底。關鍵的不是價格,而是它的乾濕程度、質地以及打底能力是否符合你的心意。妝前產品的質地奠定了後續底妝的質量,如果沒有試過不是很推薦網路盲購。
—— ❀ ——
STEP 2 | 粉底質地怎麼看?
質地越水其實越控油哦喵
婊貝們,今天我們先不說怎麼挑色號
——這個簡直可以寫三千字。
所以我們先專注於五花八門多得變態的質地好麼?
(づ ̄ 3 ̄)づ
如果單純按膚質幹油程度來區分的話很容易一棒子打死一船粉底——因為任何產品都可能神奇地無論 某地 or 某季節 or 幹皮 or 油皮都能用。
同理,也基本不存在一年四季都表現完美的底妝產品。
我們只能審時度勢,因地制宜,切記不可逆天而行。覺得秋冬乾燥起皮就選用保溼型,夏季油田就用啞光無油,配合好粉類妝品,爭取妝面完好。
對於敏感肌/問題肌的GIRL,要麼做好功課,要麼學會看成分。爸爸愛你。
—— ❀ ——
從質地來講,我們有——
液態粉底,濃稠度與清爽度不定,最常見,包括氣墊;
配合手指/蛋蛋/粉撲/海綿/各種刷都行
膏狀粉底,例如粉狀條、粉膏;
一般用flat/buffing刷,海綿粉撲
霜狀粉底,包括慕斯、粉霜等;
常用海綿或flat刷
粉狀粉底,有常見的礦物粉,也有粉餅。
用海綿或buffing刷,散粉刷
工具同樣也是來日方長吧呵呵
如果不是無趣的BB霜的話,任何粉底其實你都能從它的瓶身描述上了解到它大概是個什麼妝效,什麼質地,適合什麼肌膚。
- 液態粉底 -
關鍵詞大法其實蠻好用,但不一定準
液態粉底質地上最主要的分水嶺在於基底。但現在的粉底質地突飛猛進,不厚重又能遮瑕的種子選手大有粉在。【WATER BASE 水基】和【OIL FREE 無油】比較常見。
其實拘泥於這些標籤遊戲然並卵,你只要關注你想要的妝效就可以了,到底是Dewy光澤?還是Matte霧面?亦或是一個健康自然的奶油肌膚?另外稍加留意成分。
—— ❀ ——
方法A - 包裝大法猜質地
滴管、蘸棒、細口瓶子 = 稀薄
普通敞口瓶、汞頭 = 偏薄 or 常規
管狀按壓 = 常規 or 類霜質地
P.S. 這個方法不適合猜開架,開架基本只有汞頭/按壓,不論神馬質地
—— ❀ ——
方法B - 關鍵詞大法(得學英語法語ww)
寫著LUMI / LUMINOUS光感和 BRIGHT亮彩一類
——它們的質地一般是輕薄而偏潤,追求自然光澤妝效
—— ❀ ——
AQUA/EAU/ INK / FUSION 水粉底屬性獨特,流動性強,妝感低,同時遮瑕也相對弱
——大多是【無油】或【水基】控油款,稀薄但清爽持久
—— ❀ ——
LASTING持久,FAWLESS無暇,COLORSTAY不脫色,HD之類的
——追求遮瑕和不脫妝,質地不會太薄,問題肌要注意皮膚負擔問題
—— ❀ ——
ECLAT/MATTE霧面,啞光或者SILK絲滑啊,那可能是針對混合和油性肌膚的粉底了,但一天下來,是脫妝斑駁還是越油越美麗,it's hard to say……
——脫妝不要緊,關鍵是脫得均勻(不開玩笑=_____,=
其實每一個品牌都會有針對不同膚質推出的底妝,給點耐心看看就好,以蘭蔻官網為例,來預估粉底的屬性——
(純屬個人瞎猜)
NUDE MIRACLE - 水粉兩態轉換,輕盈無感,素顏啞光妝效 = 混/油
DUAL FINISH - 全日持妝,粉餅粉底兩用款 = 通用/混/油
TEINT IDOLE ULTRA - 持妝,無負擔,無暇的女神級妝面 = 中性/混/油
RENEGIE LIFT MAKEUP - 抗老抗皺,12小時持妝,光感 = 幹/中/熟齡
TEINT MIRACLE - 滋潤,光彩由內而外 = 幹/混幹
—— ❀ ——
看了這麼一堆名字應該已經開始習慣了吧,除了看各種網路種草,在選購以前關注一下整個底妝產品線一般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撒~
—— ❀ ——
【關於氣墊】基本上就是一個「水基粉底倒到海綿上,然後用另一個海綿粉撲來上妝」的故事……你可以用自己的粉底配合保溼用品以及氣墊粉撲【重點】來達到一模一樣的妝效。從粉底液含量來說肯定是貴的,BUT你們開心就好(* ̄(エ) ̄) 選擇的原則是一樣的,只不過氣墊一般都是光澤妝效了。
—— ❀ ——
- 膏狀粉底 -
粉妝條&粉膏參上!
膏狀類底妝質地大同小異,稍稍有點油潤,一定要好推開,遮瑕力中上乘,而且妝感通常是常規或霧面。但不排除有的產品有分膚質,不過大多數時候算是universal通用。但膏狀底妝必須配合刷子或海綿使用!
粉妝條——救場專用,極速完妝
from themistymom.com
上圖是粉條界(?)名物——Bobbi Brown家的粉妝條示例,先用粉妝條大面積塗抹,然後用大頭粉底刷盡情瘋狂地暈染均勻至全臉即可。
粉妝條另一種用法就是大號修容棒,高光 / 陰影隨意挑,顏色合適就成。
粉膏——奶油妝效,輕鬆遮瑕
粉膏比起粉底液,膏體保溼更輕鬆,所以疊加上妝效果會更自然。比起單純修飾肌膚,用粉膏更像炮製出第二層皮,舞臺妝就會大量用到粉膏——因為簡直是畫皮啊= =
但日常一般不會上全臉,但用來打下底,修飾瑕疵也是不錯的選擇。
上圖是前陣子的網紅款,COVERMARK魔術粉膏。幾乎所有的痘皮遮瑕教學視頻都會先祭出一個粉膏來把臉皮子磨皮一遍……
歐美前陣子那個PROBLEM SKIN網紅也是一陣腥風血雨,作為一個痘皮,我懂問題肌膚的痛。這個PO主年紀不小了肯定是重症難愈。
——但諸位不要隨便棄療,先好好休息,看病治臉,再買粉膏好嘛?
—— ❀ ——
- 霜 狀 粉 底 -
粉霜是一個通吃天下的奇葩
from makeupandbeautyblog
CREAMY狀態,相對粉膏要更滋潤。保溼 / 滋潤./ 光感 / 奶油肌的一般是粉霜,另一種絲絨霧面的我們叫慕斯粉底。
相對來說秋冬季節沒那麼容易起皮,和皮膚貼合度更好。比起液態粉底,遮瑕更強悍。
其實目前部分液態粉底的質地已經做得跟粉霜幾乎無二了(我自用的一款啞光粉底就完全是霜狀的www),但為了業界的繁榮,櫃檯的華麗,那麼還是細長瓶子的和管狀按壓是粉底液,廣口瓶的是粉霜好了(餵
保溼粉霜——
這個RMK粉霜的對比圖 (from hsiaobao.pixnet.net)展現了粉霜的標準妝效:奶油光澤肌膚,均勻服帖,遮瑕自然。我個人只用過一款粉霜,體驗是剛開始apply會覺得比液體的妝感重,但其實溫潤的質地在服帖以後會更自然,持妝的保溼控油效果要比液態的好得多。
而且根據小夥伴們的反饋,百元級的平價粉霜的表現好像比BB更靠譜啊。
慕斯粉底——
慕斯粉底追求的是柔焦效果,找了一個特別便宜的慕斯粉底(30塊軟妹幣都不用)……效果其實也不渣。不過慕斯疊加多了雖然遮瑕很好,但會有面具感。我爛臉的時候曾經迷戀過她的遮瑕力……
from theprojectawesome/Smashing Darling
—— ❀ ——
- 粉 狀 底 妝 -
油皮四季之友 ̄3 ̄
長得很像普通粉餅/蜜粉餅/散粉但它們真的不是
Compact Foundation/Powder Foundation,應該稱之為底妝餅,粉質遠比普通粉餅細膩,關鍵有一定遮瑕力。看起來是弱雞的粉狀,但單用乾粉撲取粉按壓就能有一秒上妝的妝效。即便是粉餅也是能有dewy光澤和matte霧面妝效的,同時也有分保溼款和控油款。
吾曾單用底妝餅遮淚溝眼袋遮了九成半
底妝餅就好在它四季能戰——
悶熱的時候就做好保溼,單用粉餅,面部0負擔
啞光粉底+餅,盛夏流汗不斑駁
保溼粉底+餅,冬季霧面不起皮
出去浪蕩的時候,揣上餅盒+粉刷,輕鬆補妝
除了細膩粉質帶來的優秀磨皮,另一個經濟實惠的地方就是,底妝餅都是兩用的——可以當成常規餅子用,妝感還更細膩,海綿刷子走天下。
—— ❀ ——
作為一個油皮,我自然也是用過的,感想就是人窮必須礦物粉,特別耐用,特別大盒……粉狀乾爽清潔易保存啊,有一定遮瑕力,妝效其實也不錯。美帝有好些平價戰鬥機品牌,感覺礦物品牌家的腮紅粉底都是論斤賣的。
同樣有保溼款、半啞光、啞光之類的選擇,礦物粉號稱最安全,痘皮可用,但要奉勸大家關鍵是記得洗刷子。選擇礦物粉底妝,面部負擔的確是低的,但我感覺除了熱帶地區,不可能一年四季HOLD住咯。而且礦物粉是LOOSE狀態,比底妝餅容易脫妝是自然的=皿=
from contentinjection
如果是混油皮,在非乾燥時期達到上面的妝感真是一點都不難,不過礦物粉取粉補妝特別容易漫天飛粉,這個算是硬傷。還有就是每一個礦物粉品牌都喪心病狂地虐待色弱!!!!本來粉狀上臉顏色就比其他質地更!難!預!測! 我自己精心挑了兩個小時,然後選錯了(╯‵□′)╯︵┻━┻
辣麼妝前和底妝部分寫到這裡,因為市場上的產品千變萬化,
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理解它們的實質和你肌膚的真正訴求,不掉坑並不是難事。
希望這些沒(ken)有(ding)摧毀新手的信心和耐心,但我是話嘮我不打算改。
—— cherlock
高速電梯— 1樓 · 病喪的妝前 × 底妝
2樓 · 病喪的遮瑕 × 修容(施工中)
3樓 · 病喪的粉餅 × 散粉(施工中)
4樓 · 病喪的眉部 × 眼妝(施工中)
5樓 · 病喪的唇部 × 工具(施工中)
請回復關鍵詞「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