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養魚總是困難重重,很多人扛不過新手階段。很多老魚友也不好看新手養魚,這愛好不是想玩就玩得了的。
養魚是小眾愛好,雖然這幾年的觀賞魚市場一直在平穩上升,但不管從體量還是年齡段,都跟養貓狗有一定差距。養魚的起點比較高,是制約養魚人的一個因素。
二三十年前的養魚主流是古法養魚,院子裡放口缸,弄點浮萍類植物,放上金魚或金鯽,就算是養魚了。
而現在觀賞魚品種繁多,各種必要器材也隨之增多。除了買魚缸,還得準備好過濾器、濾材、加熱棒、魚缸燈、氧氣泵甚至各種魚藥。先不說能不能養好魚,準備這些器材就夠你忙一陣的。
即使你反覆挑選,準備好了器材,組裝完魚缸,在放魚階段也夠麻煩。
魚是種膽小的生物,不 像貓狗似的剛來家不適應,過幾天怎麼都能慢慢熟悉。一旦觀賞魚對環境不適應,很有可能產生應激反應。避免觀賞魚應激反應的方式,是過溫過水,部分不太好養的觀賞魚,還得先放在備用缸裡暫養一段時間。算下來付出的時間跟精力肯定比養貓狗多。
養貓狗是為了陪伴,但養魚的主要作用是觀賞性。這就這就涉及到審美了。
我的審美不行,剛開始做草缸那段時間,都是模仿成功案例做的。做完給朋友看,人家還是能挑出很多毛病。
那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好像身在煉獄,頭重腳輕,腦袋暈乎乎的,一閉上眼就是各種魚缸造景。我腦子裡那麼多好案例,但自己就是模仿不出人家的意境。
觀賞性本就是個抽象的東西,我在審美方面沒有天賦,最後隨著養魚年歲的累計,才對造景有了些經驗。而這段時間的沉澱,是養貓人不必經歷的。
養魚圈裡有句至理名言:養魚是養水。這句話困擾了很多新魚友。只要一死魚,老魚友會跟你說是水質問題。但你可能一開始並不知道什麼是水質。
去網上查了半天,才發現水質可真不得了,包括酸鹼度、硬度、亞硝酸鹽濃度、甚至溶氧量跟鹽濃度也得算在內。這麼多項目一看就頭疼,養魚人可真不容易,相當於又重修了生物。前幾天我還研究了溶液稀釋公式,真的太難了。
新人養魚,能養活的不多,能養出狀態的更少。如果只靠三分鐘熱度養魚,可能只會白白浪費錢。如果憑著一腔熱血,死魚會是家常便飯。
我們愛養魚,除了那股執著勁,還得慢慢積累經驗。每一個挺過來的養魚人,都經歷過很多次死魚。
雖然老魚友不太看好新人入坑,事實上還是希望多幾個能互相分享經驗魚友,否則養魚路上太孤單了。
#養魚#
魚缸裡加細菌,不但對觀賞魚無害,還能改善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