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一」問候岱青山戰友的老首長、老同志還有:劉茂春、王廣祥、張體政、張杰、孫培忠、江國志、只玉明、劉瑞田、王玉剛、楊振國、霍福廷、楊樹傑、劉振林、敬文、陳長青、丁益民、靳恩生、陳照、耿瑞嬌、丁春生、候社林、王廣生、李剛仁、王歡俊、許志峰、段連國、高成廣、李建林、曹新民、王春明、郭衛、張國峰、邱國、謝志旺、尤振生、劉榮才、馬根權、侯春成、劉少軍、王明偉、烏日娜、海燕、付慶河、番貴法、皺喜寶、韓莉、吳春珍、龐振河、蔡子軍、賈俊財、劉貴榮、趙宏偉、趙新明、孫曉日、劉戰嶺、李銀龍、李富堂、張福生、趙庭文、申偏生、許國富、陳金河、劉樹、趙學忠、牛忠義、汪萬榮、盧金昌、李子太、蘭英、王梅、許玲、蘇桂娟、付豔梅、陳建珍、韓峰華、袁榮、孫智傑、王淑英、蔣培林、周江華、董長江、李世保、郝躍、馬玉良、周俊偉、田開孝、武躍平、彭樂星、張毅龍、宋秋生、吳東凡、張國軒、齊新營、劉金虎、張全軍、傅曉軍、索貴傑、龐鳳昌、陳永生、尹存厚、曾照軍、孫穩法、常忠義、孔凡勇、李冬平、李長學、尚太友、張瑞興、于振華、翟建成、周友勝、毛新民、吳愛國、苑昌錄、何家福、朱長青、劉樹華、劉安寧、梁秀振、劉選民、方建忠、王建西、光榮世、李文亭、王書春、陳龍發、焦海林、米進良、李玉明、周文超、郝鋼偉、關金龍、劉軍平、吳汝燦、劉先新、王衛革、郝有佳、劉友道、廖樹林、尹建增、鄭榮輝、趙福泉、朱元法、張增書、弓來鎖(問候戰友較多、來源渠道不一,難免有所遺漏差錯,敬請告知戰友網)
2020-08-01 21:47:55 戰友網群收到信息
原我部政治處戰友韓敏13934025198留言:《難忘綠軍裝》想念軍營,一生難忘的綠軍裝。思念戰友,在軍營一起度過的時光。雖然我們現住得不再是營房, 穿得不常是綠色軍裝,但精忠報國,挺起得仍是軍人的脊梁;傾訴得仍舊是戰友的衷腸;牽掛得還是戰友、兄弟的健康。追溯過往,酸甜苦辣,歲月如此艱險,但聽黨指揮,忠誠為國、為民堅如磐石!一生中最值得紀念仍是激情燃燒的歲月——扛過槍、穿過這身綠軍裝!2020.8.1於平城隨筆。
2020-07-31 11:01:49 戰友網群收到信息
原我部八連戰友彭習成13554349618留言:岱青山的戰友們,八一建軍節快樂!軍隊是一所大學校,它讓我們學知識、學本領,學會做人做事。軍隊是一個大熔爐,它把我們百鍊成鋼。我非常懷念軍旅生活,時刻惦念當年在一起的戰友。八一建軍節即至,我在武漢向所有戰友們問好!祝願大家健康長壽!原51088部隊八連戰士彭習成,電話13554349618。
2020-07-31 12:27:36 戰友網群收到信息
原我部四連戰友張志良13582111960留言:韓站好,值此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我祝616團各位首長、老戰友們節日快樂,祝家家幸福安康,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在此特向李培智,鍾洪發,劉安寧,楊立敏,劉竺山,郭雲,王秀鎖問好!
2020-07-30 13:14:22 戰友網群收到信息
原我部政治處老兵鈡洪發13908112851留言:《讀任福威戰友回憶錄的聯想》歲暮常懷舊,「八一」倍思軍旅情!
任福威戰友的以細膩赤忱的筆觸回憶岱青山往事,十分真切、生動、深情。感人至深,引人入勝。
閱讀中令我不禁聯想到當年在團衛生坑道的突擊施工,六連和四連的歲月,七六年九月九日毛主席逝世後進入陣地的緊急戰備。
使我十分懷念當年四連的許多優秀指戰員,如王玉剛、劉其澤、李智林、趙瑜、王秀鎖、張繼祥、鄒宗文、李健全、劉春元、黃廷良、郝亮、苑發周、王金泰丁偉、肖亞毛、林寧、馬衛平……等,許多戰友的音容笑貌似在眼前。特別是與任福威戰友同鄉的趙瑜,當年在四連,他總是承擔最艱巨繁重的任務,哪裡最艱險,哪裡困難多,他就堅守在那裡,臨危不懼,知難而進。
我也回想到二〇一五年重返岱青山與趙瑜,李智林、劉永亮、宋日啟、王歡俊等重逢歡聚的情景……
我也曾在六連代理過一段副政指,雖然時間短暫,但使我深知六連是一個能打硬仗的出色連隊。連隊功勳卓著,優秀指戰員層出不窮:張杰、宋官玉、毛永安、米殿祥、沈興政、霍福庭、李明錄、夏志才、蘇全昌、李光普(烈士)、羅崇榮、張錄、丁福忠……至今難忘這個群體的拼搏奉獻精神……
一九七六年春末部隊整編,五連主體與四連合併,五連有一個排轉隸六連。此後,原由五連承擔的團衛生坑道掘進任務,整編後由四連和六連分擔。衛生坑道設計有南北兩個口,四連由北口向南挖掘,六連由南向北掘進,比質量,比進度,比安全,相向而行……兩個連隊友誼競賽,輪流贏得流動紅旗,直至年底園滿完工。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火紅歲月,至今令人懷念!
關於徵稿彙編《岱青山頌》約稿的倡議書
--致原五一〇八八部隊老戰友和各地戰友微信網群
親愛的老首長老戰友:
大家好!
當年我們滿懷報國之志和青春夢想,奔赴岱青山,與大山和風雪相伴,為保衛和建設祖國北疆赤忱奉獻,磨礪成長。那片山巒印記著我們的奮鬥足跡,珍藏著許多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
人民軍隊英雄輩出,雄師勁旅勢如狂飈,將星壯士豪氣幹雲。岱青山這支部隊在人民解放軍輝煌厚重的史冊上或許微不足道,但這群官兵也是南昌起義那支部隊的傳人,亦是秋收暴動留下的火種。歷代岱青軍人前赴後繼,樂於奉獻,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傳承優秀基因,發揚光榮傳統,展示了威武之師的鋼鐵意志和不屈不撓的軍魂丹心!
時過境遷,岱青軍人奔赴天南地北,馳騁各行各業,志向未改,信念未衰,勤奮工作,誠實勞動,創新創業,譜寫新篇!岱青精神源遠流長,永遠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巨大力量!
二〇一五年,李智林戰友在韓玉文戰友的支持配合下,依據戰友網多年匯集的大時代小故事,編撰成電子書《岱青山故事》,贈送部分首長和戰友。此書內容引人入勝,一滴水折射太陽光輝,反映了那個特殊年代的生活和那群山巒的變遷,描繪邊塞風貌,挖掘閃光之處,歌詠軍旅歲月的艱苦卓絕和軍營生活的蓬勃火熱。面對浮躁奢糜、道德滑坡、政治生態變異等盛世陰霾,此書彙編故事存大義,引導讀者重溫岱青歲月,追溯寶貴精神。閱覽書冊時實感清風撲面,警鐘常鳴,催人奮進!
如今我們相繼跨過中年,步入老年,回望過往歲月,我們有共同的岱青山經歷,共同的體驗,共同的故事,共同的話題。岱青山精神是最值得傳承的精神遺產。
有鑑於此,今通過戰友網向離散各地的岱青老首長老戰友們廣泛徵集稿件,擬在原電子書《岱青山故事》基礎上,圍繞主題,拓寬視野,擴展領域,增添內容,精選題材,彙編出一本介紹巜守衛岱青山部隊簡史》的圖文書籍。憑此銘記歷史,傳承軍魂正氣,凝結戰友情義,藉以資政教化存史。
此次徵稿籌稿有以下具體要求:
一、徵稿的時限:初定為二〇二〇年八月一日至十月三十一日
二、稿件傳遞渠道:只接受電子文檔,文字(純文本文件)、圖片(JPG格式攝影原件),通過戰友微信群或QQ發送戰友網韓玉文站長
三、稿件體裁可多樣性,如詩詞,散文(回憶錄、小故事、感言等)及攝影圖片,不拘一格。
四、稿件內容須真實確鑿,嚴禁虛構。篇幅勿過長(可以選擇某些側面或片斷),敘述力求精準生動,有亮點。題材內容應集中反映岱青歲月的真實見聞、親身經歷。敘述和描寫的對象可以是個人單兵,也可以是群體,如:班組、營連排。也可寫照軍民共建,軍地聯防……等。
五、主體鮮明,立意應是不忘初心,弘揚艱苦卓絕的岱青山精神。應富有家國情懷,抒發那種赤誠豪邁,奮鬥擔當的浩然正氣。吟詠踏平坎坷,拼搏前行,不懈求索的崇高理想。
六、岱青山精神是人民軍隊光榮傳統的繼承、發揚和具體體現,是岱青山歷代官兵多年凝練而成的一種團隊精神。這種精神應體現為:忠於祖國,熱愛人民,愛黨愛軍,吃苦耐勞,無私奉獻,勇於犧牲,堅韌不拔,清廉奉公,紀律嚴明,艱苦奮鬥,恪盡職守,學習上進,團結協作,擁政愛民,求真務實,善於創新,排除萬難,勇創一流……
七、作者要有自我介紹,包括姓名、電話、哪年入伍、曾在616團的哪個單位,可以是守衛岱青山的親歷者或家屬子女。
八、徵集的稿件一律無稿酬,無論是否採用不再退稿;稿件採用時,在尊重原意的前提下編輯有權作文字的刪改。
敬請戰友們相互轉告此倡議內容,並積極組稿,踴躍來稿!戰友網對發來稿件的戰友或親屬一併表示感謝!
51088部隊戰友網 發布於2020年8月1日
戰友網溫馨提示:這次戰友網向戰友們徵集部隊戍邊簡史、戰友戍邊回憶錄,是白政委、李團長倡導要彙編成書,團首長牽頭要做此事,這很有意義,但仍離不開戰友們的大力支持。這次約稿成書暫定名《岱青山頌》,該書以李智林戰友的巜岱青山故事》電子書作基礎,精選和增添首長和戰友發來的岱青山親歷稿件充實和豐富《岱青山頌》的內容,力爭彙編出一本系統介紹守衛岱青山部隊簡史的圖文書籍。望戰友們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