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這一對父子:父親力壓司馬懿,兒子卻被司馬懿誅殺!

2020-12-25 情懷與歷史

俗語有云,「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是我們大家常聽說的一句話。在漢末三國時期,就湧現出諸多傑出的父子,例如出將入相的陸遜父子,令人惋惜的關羽父子,割據江東的孫氏父子,開創晉朝的司馬氏父子,流芳後世的諸葛父子。他們或以其雄才偉略,或以其壯志熱血,或以其智謀韜略,或以其高尚品格而為歷史所銘記。

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曹真、曹爽父子,則是一對反差極大的父子。一方面,就曹真來說,雖然被《三國演義》所醜化,但是,正史上的曹真無疑是一位名將,而是在官職和地位上更是力壓司馬懿。另一方面,在曹真去世後,曹爽儘管成為曹魏大將軍,卻在高平陵之變中被司馬懿誅殺,這導致曹操一手打下的江山,最終落入司馬懿家族手中。

曹真

一方面,就曹真來說。曹真(?~231年),本名秦真,字子丹,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曹真幼年喪父,被曹操收養,力大勇猛,授虎豹騎。早在東漢末年,曹真因為討伐靈丘的賊寇,被封為靈壽亭侯。因此,非常明顯的是,曹真可以說是年少成名,很早就獲得了侯爵的待遇。比如關羽這位名將,在斬殺了顏良這位大將後,才被冊封為漢壽亭侯。在此之後,曹真跟隨曹操南徵北戰,歷任偏將軍、中領軍、徵蜀護軍等職,參與漢中之戰。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後,魏文帝曹丕繼位。在此基礎上,曹真被拜為鎮西將軍,都督雍涼二州的兵馬,也即負責鎮守曹魏的西線,至於另外曹魏宗室——曹休,則鎮守曹魏東線。與此同時,司馬懿雖然受到了曹丕的信任和器重。但是,不管是官職還是實際的權力,都在曹真之下。曹丕這位皇帝在位時,曹真大破羌胡聯軍,平定河西地區。率軍包圍江陵,擊破吳國將領孫盛,遷中軍大將軍、給事中。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重之際,曹真接受遺詔,成為託孤大臣。雖然司馬懿當時也是託孤大臣,不過,曹魏的兵權還是被曹真和曹休所掌握。

魏明帝曹叡這位皇帝在位時,曹真晉升為大將軍,進封邵陵侯。後率軍抵禦蜀國諸葛亮的進攻,遷大司馬。曹真生前,司馬懿雖然也參加了抵擋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的戰役。但是,司馬懿只能成為曹真副手,無法和曹真爭奪大軍的指揮權。直到太和五年(231年),曹真因病去世後,司馬懿才能執掌曹魏大權,以此來抵擋蜀漢大軍。換而言之,曹真在生前一直壓制了司馬懿。但是,曹真智勇雙全,戰功赫赫,沒想到他的兒子曹爽卻有徒有虛表之輩,並因此葬送了曹操一手打下的江山。

曹爽

另一方面,就曹爽來說。曹爽(?-249年2月9日),字昭伯,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權臣,大司馬曹真長子。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曹爽體態肥胖,自少以宗室身份出入宮廷,謹慎持重,曹叡即位後任散騎侍郎,累遷城門校尉,加散騎常侍,轉任武衛將軍。對於曹爽來說,前半生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也即只是一位較為普通的曹魏宗室。當然,因為自己的父親曹真是曹魏大司馬、大將軍,曹爽得以逐步邁向曹魏百官的巔峰。

公元231年(太和五年),其父曹真逝世,曹爽襲封邵陵侯爵位,公元239年(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病重之際,拜曹爽為大將軍,假節鉞。與司馬懿並為託孤大臣。雖然曹爽和司馬懿都是託孤大臣,但是,因為曹爽是大將軍,可以名正言順的執掌曹魏兵馬,所以,等到曹芳這位皇帝即位後,曹爽住家架空了司馬懿,將司馬懿晉升為有名無實的太傅。在司馬懿稱病不出後,曹爽得以權傾朝野,其地位堪比東漢末年的董卓了。不過,久居高位,也讓曹爽逐漸喪失了警惕,從而在公元249年遭到了司馬懿的致命一擊。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曹魏皇帝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陽汝陽縣大安鄉工茹店村),大將軍曹爽、中領軍曹羲、武衛將軍曹訓均從行。對於司馬懿來說,終於等到了起兵造反的機會了。於是,在曹爽等人出城之後,司馬懿乘機上奏郭太后,請廢曹爽兄弟。當時,司馬師為中護軍,率兵屯司馬門,控制曹魏都城洛陽。司馬懿自率太尉蔣濟等勒兵出迎天子,駐紮在洛水浮橋。派人上奏章給皇帝陳述曹爽之罪。對於曹爽來說,最終放棄了抵抗。也即為了繼續享受榮華富貴的待遇,曹爽沒有奮起反擊,更沒有效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可以說是曹爽一生最大的敗筆了。

最後,曹爽兄弟被免職後,以侯爵的身份回到府第,司馬懿在曹爽府第四角起高樓,命人日夜監視。此時的司馬懿,已經在準備除掉曹爽及其黨羽了。對此,曹爽兄弟不安心,於是聲稱食物不足,向司馬懿要求食物;後司馬懿送來食物,曹爽兄弟十分高興,自以為司馬懿不會趕盡殺絕。

但不久後,與曹爽兄弟交情甚密的黃門張當在司馬懿的嚴刑拷問之下,只得供稱曹爽和何晏等人意圖謀反。在此基礎上,曹爽兄弟與其親信黨羽都被捕,正月戊戌(初十)日(2月9日)並一起被滅三族。到了嘉平年間,因曹真的功勳,曹魏封曹真族孫曹熙為新昌亭侯,作為曹真後嗣。對於曹爽來說,桓範的評價雖然難聽,卻是非常中肯的,他表示:「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曹子丹好人,生卿五六頭肉,今桓範隨卿滅門也。」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三國時的司馬懿為什麼是最後的贏家
    司馬懿,三國時期輔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視為不安於人臣的隱患,晚年又被曹叡臨終託孤,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時間來證明自己是個忠臣,最後卻重演了曹家篡漢的一幕。  司馬懿的忠奸評價  一般人錯認的印象是司馬懿篡奪曹魏,若不就演義而就正史,忠奸相當可議。  首先是從現有的史料,找不出司馬懿背叛曹魏皇家的證據。
  • 司馬懿為何能終結三國?
    毫無疑問和曹操一樣,司馬懿在後世的小說中和舞臺上,都是以老奸巨猾、陰險毒辣的反面形象出現的。趁著現在《大軍師司馬懿》電視劇熱播,博雅君也想聊聊這個話題。三國專家方北辰,易中天在百家講壇品三國時曾多次引用他的研究成果。
  • 說說司馬懿的牛逼父親:司馬防
    司馬懿,三國名人, 對抗諸葛亮的「牛人」,不過司馬懿再厲害,不如司馬懿的爸爸厲害,
  • 【人物】奸雄司馬懿,「狼顧」司馬懿!
    這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各人自有不同的解讀。今天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作個參考。英雄有兩種,打出來的和忍出來的。打出來的英雄生猛亮麗,如項羽,然秋後軋帳,常不及忍出來的英雄收益廣大,如劉邦。在漢末三國,若曹操、諸葛亮算前一種,劉備和孫權就屬後一種,司馬懿更是後者中的翹楚,此子老於忍耐,精於等待。
  •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的歷史形象——文謀...
    三國時期曹魏權臣,官至大將軍,西晉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馬懿與張春華的長子,司馬昭的兄長,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伯父。司馬師沉著堅強,雄才大略。與夏侯玄、何晏齊名。與其父司馬懿謀劃誅殺曹爽,以功封長平鄉侯食邑千戶,旋加衛將軍。司馬懿死後,以撫軍大將軍輔政,獨攬朝廷大權。掌權後,制定選拔官吏的法規,命百官推薦賢才,整頓綱紀,任命文武大臣使各有職掌,朝野肅然。
  • 屬於司馬懿的那個三國
    時隔半年,《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的續集《虎嘯龍吟》終於回歸。第一部我折服於楊修與司馬懿的「相愛相殺」,同時愛上了曹操這不為世人理解的梟雄。再有第二部的主線主要也就是司馬懿和諸葛亮之間的較量為大(目前來看的話)不知怎的,明明感覺第一部還是正義的而正直不望名利的司馬懿隱約有了一絲不可查覺的變化,特別在諸葛亮的空城計中二人的對峙上顯得及為明顯。司馬懿邪,諸葛亮正(明明性格沒感覺有變,可到底是什麼變了呢)依依東望望的是什麼?司馬懿憤而說畢其一生最大的成就,從他壓斷雙腿那天,他就發誓,如果有一天他站了起來,他要跑過所有人。
  • 司馬懿:人這一生最怕擁有3種能力
    作者:七七來源:國學一刻(ID: guoxueyike)中國人最熟悉的一段歷史,莫過於三國;英雄輩出的時代,也少不了三國。那三國裡這麼多英雄大咖,笑到最後的是誰呢?是司馬懿。甭管前面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位大佬你死我活、熱熱鬧鬧地爭了大半輩子,可笑到最後的,只有司馬懿。從打工仔到大佬中的大佬,司馬懿是怎樣做到的?司馬懿,生於東漢末年的河內郡(今河南焦作),屬中原豪門大族。司馬懿爺爺是潁川太守司馬儁,父親司馬防曾經推薦曹操擔任洛陽北部尉,對曹操有舉薦之恩。
  • 【評論】朱睿:司馬懿的完美人生
    面對曹操無休止的壓服,戰戰兢兢,委曲求全,俯首帖耳,終其一生盡職盡責,憑藉著超人的忍耐力一次次化險為夷,對此,很多人做出不屑的姿態,認為這是一個陰謀家慣用的伎倆,然縱觀歷史,這又是幾人可以做到的?曹丕亦非常人,登基後,對司馬懿給予無上的器重與信任,而司馬懿也投桃報李,不餘遺力的忠心耿耿,這又說明了什麼?能力,他有這樣的能力與智慧!
  • 為何司馬懿兒子都是人才,諸葛亮兒子平庸無能,背後原因讓人深思
    司馬懿和諸葛亮是三國時期旗鼓相當的對手,兩人在諸葛亮北伐之戰中較量過兩次,一次是諸葛亮打敗了司馬懿,這是第四次北伐,也稱為滷城之戰,另一次是諸葛亮被司馬懿耗死,這是第五次北伐,也稱為五丈原之戰。總體來說,諸葛亮的綜合能力是超過司馬懿的,司馬懿自己也說了,在他視察蜀軍大營後,司馬懿評價諸葛亮是天下奇才,諸葛亮與司馬懿兩人的才能在整個三國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兩人後代之間差距就比較大了。
  • 末世梟雄司馬懿
    關於三國歷史,以前分享過混子兄的爆笑三國史,而且還從地緣角度分享過相關文章,連結如下:極簡三國史(爆笑收藏版)從地緣政治角度讀懂三國故事(點擊標題即可跳轉閱讀)原本不想再分享這方面的文章。不過,讀者「明華(Tony)」給我推薦一篇有關司馬懿的文章,讀起來有點兒意思。
  • 「鷹視狼顧」司馬懿
    熟讀《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在三國時期群雄逐鹿之後,最終呈蜀、魏、吳三國鼎立之勢,以三國的綜合實力判斷,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魏國最終統一天下的機會最大,但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司馬懿先後輔助了曹家三代君主。最終天下落在了司馬家族手裡。並建立了晉朝。司馬懿是高陽之子重黎的後裔,即夏官祝融。遠古至商朝世代襲承夏官這一職位,到了周朝,夏官改稱司馬。周宣王時,恩賜司馬為族姓。
  • 三國時期,諸葛亮真的勝於司馬懿嗎?
    三國時期因為戰亂頻繁,這個時代是謀臣和武將的時代,他們可以拿天下作為棋盤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比如人稱"毒士"的賈詡,是他掀開了亂世的序幕。還有周瑜,世家子弟出身卻不浮誇,精通音律也曉暢軍事,一場赤壁之戰奠定了他名將的歷史地位。
  • 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為何沒有手足相殘之事?
    影視劇中的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但是很奇怪的是,在三國末期,一般被大家視為反面人物的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父子,卻奇蹟一般的父慈子孝,而司馬師和司馬昭兩兄弟之間也沒有傳出為了爭權奪利兄弟相殘的故事。
  • 柏夫人為司馬懿生了個兒子,後來封了王,手握兵權,還當上了皇帝
    文|琅琊探秘司馬懿是三國時期魏國最傑出的政治家,也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雖位極人臣,但是其妻妾數量還真不多,比較出名的就
  • 諸葛亮後代與司馬懿後代相比,到底差在哪裡?
    孫權之後東吳迅速衰弱那是因為最傑出的兒子孫登英年早逝。司馬懿、陸遜和諸葛亮這三大英雄,在生時,他們是誰也沒有擊敗誰,誰也沒有怕過誰,都有誰與爭鋒的氣魄,這也是三國能夠在較長時期內能夠鼎立的根本原因。我在這裡無意評價他們到底誰更厲害,因為歷史已經證明,他們是三國時代除曹操、孫權、劉備之外的最偉大的三大英雄。
  • 為何三國司馬懿子孫後來覺得羞愧
    《演義》褒劉貶曹,也捧了司馬懿。在小說裡,司馬懿則被塑造成的終身對手,智謀被渲染成天下第二,隱忍則被誇張成天下第一。諸葛亮的悲劇色彩再次渲染與升華諸葛亮的人格與才華。而諸葛亮死後,司馬懿自然而然就成了天下第一,所以晉才能一統天下。但真實的司馬懿其本事到底如何呢?如果拿曹操與司馬懿做對比,司馬懿真的差了曹操不止一個檔次。
  • 論堅忍和公關,三國我只服司馬懿
    《軍師聯盟》也在「狼顧」相上大做文章,其劇情簡介中說:「年輕的司馬懿本是個膽小謹慎的書生,因為有『鷹視狼顧』之相,回頭看了曹操一眼,從此和曹家結下了不解之緣。」然而,三國時期有「狼顧」相的並不僅僅是司馬懿一人,被後世譽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忠臣諸葛亮也有「狼顧」之相。
  • 司馬懿73歲,曹丕、曹叡父子加起來才活了76歲,只因奢侈荒淫!
    司馬懿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自身能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家都熟知,是他的壽命——73歲。人活七十古來稀,何況在三國這種亂世,曹操就不說了,和司馬懿不是一輩人。但其實曹丕比司馬懿還小8歲,他和兒子曹叡兩人加起來才活了76歲,也無怪乎江山都成了司馬家的。
  • 為什麼說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一個比一個狠
    其實拋開整個劇不談,只從魏武帝曹操、曹丕辛苦建立的基業被司馬氏篡奪來說,原來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一個比一個狠,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他倆做了什麼以至於後人會給予他們如此的評價。原本在曹操當政的時代,對於有「狼顧之相」的司馬懿,曹操就很是忌諱,想著把他除掉,以絕後患,但由於曹丕的處處維護這才讓司馬懿倖存了下來。
  • 如何看待司馬懿?一代人傑還是「大白臉」?
    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著名三國研究學者朱子彥老師為您解答。三國時期,龍爭虎鬥,英雄輩出。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劉關張」、諸葛亮等等,不過,在三國眾多英雄人物中有兩個核心人物很關鍵。那麼,這兩個核心人物是誰?如果把三國歷史分前三國和後三國兩部分,前三國的核心人物應該是曹操;那麼後三國的核心人物就是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