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GrayDesign分享了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先導海報,記得在文末有一位朋友留言:「十年如一日的字體…」,讓人印象深刻。
確實,近年來在海報中不論標題還是正文都不約而同地採用「中文:黑體」加「英文:Helvetica」組合的設計非常多。有些設計師可能會好奇,字體不是明明有分標題字體和正文字體嗎,為什麼在海報中會把正文字體作為標題使用呢?
而這個問題恰好在昨天NEUE就「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先導海報」訪問立入禁止主理人劉治治一文中有提到:
https://mp.weixin.qq.com/s/2xhh5RUFKwKvPQ5BN5a-4Q為此,我也特意在網上搜集了不少海報案例,從中也發現,雖然這些海報中運用的中文字體不盡相同(從開源的黑體到各家字庫的黑體都有出現),但英文字體卻基本上如出一轍。例如,在2019年方正字庫的品牌形象設計案例中,就有 「方正悠黑簡體_Regular ╳ Neue Haas Grotesk Display Std_Rregular」 的字體搭配出現在其視覺系統設計中:這個 「Neue Haas Grotesk」 和 「Helvetica」 其實算起來就是同一種字體(具體可見下圖的字體介紹)。www.foundertype.com/index.php/FontInfo/index/id/2323
「Helvetica ╳ 黑體」海報欣賞
為什麼近年來越來越多設計師在海報中都喜歡用這種字體搭配?我想除了是「平面設計的一股風潮」之外,大概也因為這2種字體確實很「般配」。所以從字體搭配的角度,本文暫且將這些正文和標題都幾乎只用這2種字體的統稱為「Helvetica ╳ 黑體」海報吧。最後,和大家分享我昨天從Pinterest和花瓣搜集到的部分「Helvetica ╳ 黑體」海報:(部分作品難以查證具體作者,故無標註,如您知情歡迎留言補充)大地藝術季系列海報
設計:立入禁止
AGI China Show 哎雞唉在中國
設計:廣煜
字道2018系列展覽上海站
創新中國文化節 Creative China Festive
設計:廣煜
第二屆創新中國文化節 海報
設計:廣煜
共治上海
未知城市,中國當代建築裝置影像展
設計:廣煜
第十屆Hiiibrand國際品牌標誌設計大賽徵集作品
設計:廣煜
TDW2019騰訊設計周
2019國際公共藝術工作坊
設計:黃放
餘果個展:磧石
2018電影大師講座海報:Abbas Kiarostami
設計:劉元
都營交通寫真展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2019年本科畢業設計展
字有格局,方正字庫海報設計邀請展
創新中國文化節 Creative China Festival
以上這些海報作品橫跨2017-2020年,而且似乎這股風潮還會持續。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待這股平面設計風潮的呢?(本文由「GrayDesign」編輯整理,圖源網絡。僅供分享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最後,給大家呈上「Helvetica」字體包
https://pan.baidu.com/s/1YIQMzPDIBosOobvDNwBTKw
密碼: j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