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敢看著前面跳舞了,今天跳完舞我的眼淚一直在眼眶裡轉。」一位熱愛舞蹈但內心羞澀的中國傳媒大學MBA啦啦隊隊員說,「通過啦啦操,我找到自己的熱愛,也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隊友,收穫了自信,人生感覺在閃閃發光。」 徐燁是這支中國傳媒大學MBA啦啦隊的隊長,今年26歲的她出於對體育的熱愛,與專業舞蹈教練劉靜一同創立了這支隊伍,把學院裡所有熱愛舞蹈的學生們都聚集起來,她說:「這是我們學校MBA的第一支啦啦隊,在我們的隊伍中,最小和最大年齡的隊員年齡差有整整20歲,有前浪,也有後浪,但是我們都是最有激情活力的一群人,願意用我們的熱情點燃體育賽場。」 據徐燁介紹,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體育比賽都取消了,學校裡的活動也減少了很多,校園裡的氛圍並不像原來那麼活潑。「所以在這個時候學校和學院老師們給了我們很多支持,鼓勵我們啦啦隊更要發揮我們的作用,為校園增添活力,為比賽加油打氣。」 為此,隊員們也都付出了很多努力。「我們的隊員們大部分都是在工作、有家有娃的同學。但是大家因為熱愛,為了每一次排練與表演,來來回回白天黑夜地穿梭在偌大的北京城,有加班開會趕過來的,有出差剛下飛機直接趕到排練現場的,有每次排練需要兩個多小時的車程才能到學校的,有帶著娃和母親一起來排練的,還有腿受傷還堅持來排練記動作的……我們年紀最大的一位隊員已經有46歲了,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因為她和我們這群二、三十歲的同學一樣活力四射,排練的時候還特別認真得總來找我摳動作,從她們身上我也能學到更多。」 前不久,持續兩個月的北京市MBA籃球聯賽落下帷幕,從小組賽到最後的每一場比賽,啦啦隊與籃球隊員之間相互激勵,一起訓練排練,一起攜手前進。她們也成為從2013年北京MBA籃球聯賽開賽以來,唯一一支本校球隊每場比賽都準時出現,為球隊表演助威的啦啦隊。因此組委會也在聯賽中首次設立了一個專屬於啦啦隊的獎項——「最美應援團獎」。 「我們會永遠陪著我們的球隊,一步一步走到最後。今年因為疫情,觀眾人數和比賽規模都有限制,但是任何一場比賽,只要有中傳出場,就一定是全場最燃最炸最青春的賽場,啦啦隊與籃球隊之間的相互激勵與陪伴,也讓我們隊員有了許多突破和進步。這個獎項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榮譽和這些時光的見證,但更重要的是啦啦隊員們在一起排練、表演的這些時光,將是大家人生中特別美好的一段回憶。」徐燁說。(轉自1月5日《中國體育報》07版)
【來源:中國體育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