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雪。
老友山水遙說,三年前的今天,在梧桐的鼓勵下開始素食,一晃三年,時光飛逝,她說她感謝梧桐,以及同行的朋友們。
老友安然說,前兩天拿了體驗報告,一切安好,總被關心營養不夠,體檢報告最具說服力。
老友閆銳說,從喜歡轉變為歡喜,路漫漫。
梧桐說,我們或曾一瞥溫柔、良善和犀利,但從未嘗過這顆心所應具有、契入當下的覺醒滋味。
2017年小雪的時候,梧桐曾經寫過這麼一小段文字——
關於素食。
事實上,素食並非對於梧桐的承諾,而是對於自己的承諾。
你意識到生命存在別樣的可能,一種更加溫柔、不急切和清明的可能性,你願意做出改變,你也有信心做出改變。
你是否素食與梧桐沒有任何的關係,梧桐也非基督徒一樣的非得你要信仰上帝。梧桐推薦素食,只因它是持戒的一部分,而清淨持戒為證悟提供穩固紮實的基礎。你也別以為自己可以像藏地修行人一樣,吃肉並且證悟,事實上,他們的汙染比你少得多。基本上,將動物的屍體塞進嘴裡,並不能確保我們活得更久,事實可能恰恰相反。也因此,即便從自私的角度,保護身體的角度,你也應該對動物的屍體,小心。我們被蚊子叮的時候,第一反應或者說條件反射是什麼,拍死,然後告訴自己,它是害蟲。然而,當你素食,當你視動物與己不二,當你的條件反射不再是拍死它,你的心即調柔,並因此極具力量。
願你會遇到,那個讓你敢於素食,敢於持戒,敢於簡單純粹,敢於不再回頭看的人。
2018年小雪的時候,梧桐曾經寫過這麼一小段文字——
有朋友在讀完《不慌》後說,在某個瞬間,這樣的不慌好似明悟,這種清明讓人舒坦似神,看待萬物也都超然,然而,轉回頭又會流入紅塵熔爐,煉得物是人非,而這顆蒙塵的心又不甘於沉浮而不自知,期冀飛越天外的片刻。
事實上,聞思也不錯,但是,它終究沒有力量,沒有性格,真正的力量來自於持續精進的修持,沒有捷徑。
我們何不常常微笑,給自己,給世界。
2019年小雪的時候,梧桐曾經寫過這麼一小段文字——
昨天下午的時候,有朋友說,Ta一直覺得自己做不好招商,是因為不贊成周圍大多數人的價值觀,都太物質,世俗,功利,戴著面具,沒有人情味,所以,Ta本能地牴觸,不願意融入,Ta說Ta很想知道,梧桐所在的行業,應該周圍也是這樣的人居多,如果是這樣,梧桐不會覺得自己無法與這些人共存嗎,畢竟像梧桐這樣的人,是稀有品種,是可能不合群的。
梧桐說,梧桐把他們每個人都視作一個眾生,同時,也都具有根本的佛性,只是,現在比較迷惑,同時,梧桐也將自己視作一個普通的眾生,一個微塵眾,無論誰給梧桐貼標籤,什麼投資思想家,什麼金融作家之類,都只是一個標籤而已,梧桐就是一個普通人。
也即是說,根本上來說,我們都一樣,在梧桐眼裡,你和梧桐,都是平等的,都是普通人,都很辛苦,都很不易,也都可以學著欣賞生活,梧桐,就是滿大街的梧桐,所以,自然生長就好了。
世間最好的相遇,不過是擦肩而過,包括你和梧桐,因為,終究有一天,我們都要相互告別,即便不是因為別的原因,也會因為死亡,對於這一點,我們都要有清晰明見。
當下,此時此刻,已經是2020年的小雪。
我們在此世間行走到了三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遠眺的彼岸。
在生命的基本脈絡之中,無常不斷上演,成、住、壞、空,悲、歡、喜、樂,一幕幕的和合之戲隨機展開。
最終,卻發現,走向彼岸的每一步皆是彼岸本身,也是此岸本身,每一個當下,此時此刻,都是一個迴路。
我們沒有鳥類的視野,也因此,我們無法打量整個生命的全程,若是我們擁有宏大的世界觀,我們對於未來的期待,以及由此而生的恐懼,就會消失,我們會全情投入於每一個當下,因為,每一個當下即是全部,除了當下,我們什麼都沒有。
沒有彼岸。
究竟的彼岸,即是當下。
你不關心自己是否能遊到彼岸,你只是想去做,這是一種英雄主義,一種開闊和靈感的迸發,這條路宏大、寬廣而又漫無盡頭,它像大海般深廣無際,但你仍一心想投入其中。
最終,若是真的了悟,所有的遠方、皆非最終的遠方,最重要的是——當下,以及與誰同行。
無論是在生命世界,還是在投資世界,梧桐的方法或有一些不同,但是,梧桐無意於成為老師,恰恰相反,梧桐有意於成為一個持續初學者,一個持守初心者,或者一個同行者,也即是說,梧桐並不在你前面,而是在你左右,你在走自己的路,用你自己的方式,梧桐有時會提醒,有時會拆解,有時會鼓勵,如是而已。
佛陀說,你是你自己的老師。
歡迎加入投覺無盡藏~
梧桐,2020小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