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孫儷一直都是令人羨慕的夫妻,他們結婚多年,恩愛不減,在相互包容、支持、理解下生育了一兒一女,他們的事業也是不斷高升。
鄧超憑藉著跑男這個綜藝人氣飆升,現在也是知名演員與導演,孫儷更是在《甄嬛傳》後家喻戶曉,最近更是憑藉著《安家》中有血有肉的房產中介角色提名了「白玉蘭最佳女主角」。
雖然最終孫儷與這次的白玉蘭獎無緣,但是一條鄧超送白玉蘭花安慰孫儷的微博登上了熱搜,甚至熱度一度蓋過了獲得金玉蘭最佳女主角的閆妮。
鄧超發了一張手捧白玉蘭花的照片,並配文:「等你回家,我的最佳女主角。」
網友對此也做出了許多評論:這是什麼神仙愛情,我酸了、孫儷雖然輸了獎項,但還是妥妥的人生贏家等等。鄧超這波微博安慰給了孫儷滿滿的幸福感。
孫儷在事後也發了一條微博:在頒獎結束後,鄧超帶著兩個孩子穿著正裝來接她,滿滿的儀式感,兒子寫了兩封信,一封是準備給得獎的媽媽,一封是沒得獎的媽媽,根據情況送給媽媽哪一封。妹妹也暖心的寫了信。並且孫儷將鄧超送她的白玉蘭花曬成幹保存一輩子。
雖然孫儷無緣獎項,但是她被愛包圍著,在這個有儀式感的家庭中享受著幸福。等等、小花也在這種氛圍中陽光、積極、幸福的生活。
1、 孩子更能感受到愛與被愛。正如孫儷一家,等等和小花看見爸爸為媽媽精心準備的驚喜和安慰禮物,他們也會在其中感受父母的恩愛,並自己也努力做有儀式感的人,通過寫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與支持。
2、 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凝聚家庭。在家庭中多做一些有儀式感的事情會讓孩子的童年有足夠的安全感,並且會增加家庭成員的相互聯繫,感知相互之間的心意,更有利家庭的團結。
有儀式感的家庭,孩子們在有儀式感的同時,付出的是滿滿的愛,孩子可以感知,這一件件事構成了一家人美好的生活回憶。
那麼在平時的生活中怎麼建造一個有儀式感的家庭呢?父母們不妨試試以下幾個方法。
1、 生活中的每一個小事都充滿著儀式感,如每天睡覺前父母對孩子說:晚安,寶貝!在孩子出門上學前親吻、擁抱孩子等等這些都是生活的調色劑。我們小區中有著令人羨慕的一家四口,他們會每天晚上在特定的時間一起手拉手在小區散步,這種日常不費力氣的事情,也給生活添加了不少儀式感。
2、 注重每個重要生日、節日以及其他特殊日子。家長可以在孩子的生日或者兒童節等日子為孩子準備蛋糕、禮物來慶祝。家長可以每周設定一個親子活動日,畢竟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這樣做既能給孩子帶來歡樂,也能增加親子關係。
儀式感為平淡無奇的生活增添了許多的樂趣與感動,每個有儀式感的日子都值得被紀念。希望所有的父母能夠重視生活中儀式感,像鄧超孫儷一樣把平凡的生活過得更具詩意。讓孩子們在這種氛圍下被薰陶、被影響。
《爸爸和孩子做的100件事》就是針對性幫助爸爸帶娃的產品,針對當下時代的兒童教育問題,提出了爸爸要和孩子完成的好玩、有趣、有意義的100件事。
裡面包含許多豐富和有趣的任務,讓孩子和爸爸在玩的時候不會覺得無聊和重複,爸爸並不並不需要著急去完成全部的事件,但是這有一天會回過頭會發現,在你們之間都收穫了非常多的回憶。
這裡是超人家庭育兒,幫你挖掘最有意思,最有科學依據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