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過:新時代教育的踐行者

2020-12-28 微觀聚焦

39年教齡!27年校長!努力實現教育均衡發展,打造人民滿意教育和家門口的名師、名校。

李新過,1981年參加工作,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管理本科學歷,一級教師、中共黨員。現任西安市灞橋區東棗園小學校長。多次榮獲灞橋區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校長、好校長等榮譽稱號。

自2003年任灞橋區東棗園小學校長以來,無私奉獻。先後籌措資金達到600餘萬元,改建1500平方米教學樓和廁所,加固1600多平方米綜合樓,新建500平方米師生食堂和4000平方米的塑膠操場,今天的東棗園小學正如初升朝陽,充滿了活力與朝氣。持續不斷地擴建、改善學校整體環境,將破舊不堪的校舍打造成了一所窗明几淨的現代化校園。

17年東棗園小學校長生涯,使一個城鄉結合部農村小學舊貌換新顏,學校文化建設得以深化,內部管理得以優化,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辦學品位不斷提升。學生人數從原來的12個班、426名學生到如今的24個班、1328名學生。一個環境優美、群眾認可的家門口好學校逐步呈現。教育均衡發展已凸顯。

工作中,李新過是一位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的領導,親力親為、事無巨細,用「默默用心做事,積極用愛育人」不斷地鞭策自己。幾十年如一日為教育事業不懈努力奮鬥。始終將學生和教師放在首位,將學校的發展放在心間;生活中,他則是一位幽默、風趣的長者,在呵護和關愛中給他人帶來動力。在他的引領下,東棗園小學所有師生正在「迎著朝陽,綻放光彩」。

灞橋區東棗園小學始建於1906年,位於紡織城白鹿塬下。佔地面積7938平方米,建築面積4325平方米。現有24個教學班,學生1328人。教職工70人,其中市區級骨幹教師16人。為紡織城小學「名校+」教育聯合體成員校,灞橋區名校。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李新過校長的帶領下,通過團隊戮力同心、砥礪前行和全體師生辛勤努力,學校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校園文化建設得以深化,辦學品位得到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先後榮獲陝西省、西安市衛生工作先進單位、西安市創建國家文明城市先進單位、科普知識競賽先進單位、灞橋區平安校園、文明單位、青年文明號、校園三級足球聯賽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沁入人心,校容校貌精美別致,形成以關愛為切入點的「朝陽文化」,「一訓三風」特色鮮明。班級文化的深化,呈現一班一品一特色。學生社團活動和德育活動精彩紛呈,富有成效。「花園式」的校園已展現在大眾眼前。

為提升辦學水平,強化辦學設施設備,不斷地加大投入,修建塑膠操場、新建朝暉廣場、餐廳、硬化消防通道,粉刷校舍、改造學校大門,擴建閱覽室、多功能廳、少隊部、微機室等。同時,添置設備。實現了「班班通」和多媒體進部室的教育模式。

常態化的大學區德育、教學活動開展以來,有效地提高師生的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促進了教育均衡發展的進程。積極解決務工子女就學問題,使其同享公平、優質的教育資源。陽光體育活動朝氣蓬勃,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連續三年持續達標(合格率為94.36%,94.59%,95.91%)。

在「雙高雙普」、「名校+」工程、「教育質量提升三年行動」的強力推動下,不斷加強軟、硬體建設,強化教師培訓和學生核心素養提升,辦學水平和師資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以「316」督導檢查為契機,形成了文化滋養、潛移默化;黨建引領、潤物無聲;德育構建、有聲有色;教育教學、穩紮穩打;強健體魄、朝氣蓬勃;領導關懷、信心倍增的良好風尚。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東棗園小學全體教職工在李新過校長的引領下,將勠力同心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形成新發展、新常態,勇攀新高,不斷追求、砥礪前行。切切實實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記者 牛雷朝)

相關焦點

  • 探源卓輔教育「專業型輔導教育踐行者」的發端
    (原標題:探源卓輔教育「專業型輔導教育踐行者」的發端)
  • 當好「紅船精神」的守護者傳承者踐行者
    當好「紅船精神」的守護者傳承者踐行者 2017年12月05日 16:34:38來源:浙江在線浙江在線記者 王國鋒 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傳達學習弘揚「紅船精神」座談會精神
  • 勞動模範是新青海精神的積極踐行者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勞模和先進工作者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事業中做出了巨大貢獻,勞模身上體現的「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是偉大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
  • 【華爾街英語熱點】華爾街英語一直都是教育技術的擁護者及踐行者
    近日, 華爾街英語中國區市場總監王芊接受了新華網「2016新華網大國教育之聲」的採訪。在訪談中,王芊女士分享來如何把先進的教學理念、優質的教學內容通過與教育技術、數位化手段相結合,使學習變得更加有效。因為高關注度和高投入不僅能夠提升在線教育行業的整體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夠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王芊認為國內現在消費的轉變之一就是大家開始更加注重消費的過程和精神層面的體驗及感受,為此華爾街英語在線上做了大量投入,實現了線上、線下結合的O2O模式,給學生帶來全方位、更個性化、更便捷的學習體驗。
  • 恆信源集團總裁周作飛參加新時代智慧教育創新發展研討會並講話
    現在,全國的教育信息化進入了融合創新階段,對推進智慧教育創新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支撐推進教育現代化的作用日益凸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展開了智慧教育創新發展的新圖景。
  • 情景兒童劇《新時代好少年》演出
    為廣泛宣傳好人模範先進典型,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人們向先進典型學習,爭做崇高道德的踐行者、文明風尚的維護者和美好生活的創造者,1月4日,安徽省話劇院根據省文明辦相關要求並結合「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進校園」活動,創排系列情景兒童劇《新時代好少年》。
  • 陽明小學:我是憲法踐行者(圖)
    為了更好地宣傳憲法,推動憲法走入群眾,深入人心,人人成為憲法的踐行者。陽明小學全體師生於這一天開展了「憲法在我心中」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全校24個教學班分別以我來晨讀、教師講座、交流學習體會、隊員誦讀等方式,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升旗儀式、主題班會、網絡上線,開展豐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動。
  • 紀錄片【十二】09 對話公益踐行者陳浩武
    2019年11月在深圳舉行的公開講座,陳老師在分享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主要講兩希文明以詩性的音樂教育走進石門坎的梁俊石門坎教育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 「YBTF藝術教育2.0」發布,開啟美育教育新高度
    (原標題:「YBTF藝術教育2.0」發布,開啟美育教育新高度) 6
  • 編程貓登上央視大型教育創新紀錄片《育見未來》,展現人工智慧時代...
    近日,央視大型教育創新紀錄片《育見未來》於CCTV-9播出,這是網際網路革命以來第一部全面反映教育創新發展的大型紀錄片。作為人工智慧時代教育創新的前沿企業,編程貓登上《育見未來》紀錄片,展現編程對於教育創新發展的積極作用與顯著成績。
  • 堅定信仰 做新時代教育奮鬥者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特殊年份,舉全院之力做好培訓保障,確保學員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專家深入講授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關於依法治國、關于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帶領我們重溫『四史』,系統梳理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與奮鬥歷程,中國共產黨100年對馬克思主義的原創貢獻,新中國70年中國制度中國道路的理論創新與輝煌成就,理論學習有很大收穫。」湖南大學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孫煒說。
  • 加強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有的放矢)
    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我們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指明了堅定理想信念對於走好新時代長徵路的重要意義。加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就要引導廣大青年用初心砥礪信仰、用理論堅定信念、用實踐增強信心,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用初心砥礪信仰。
  • [中國教育報]劉潔:藝術創作檢驗時代教育成果 ——對新冠肺炎疫情...
    習近平總書記曾以白居易的詩句闡明文藝與時代的關係,這不僅是對藝術家為時代發聲的鼓舞,同時也為專業性和普及性藝術教育的協同發展指明了方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專業藝術院校師生、中小學生紛紛以藝術創作的方式為逆行者鼓勁助威,為湖北、武漢祈福與祝願。
  • 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恆主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恆主題。」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 廊坊市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
    近日,廊坊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要求各地各單位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學生生活實際,創新體制機制,注重教育實效,實現知行合一,
  • 新時代@研究生教育 | 中國農大研究生教育督導專家談體會
    我國的研究生教育百年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為國家的強盛做出了突出貢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40多年中,我國研究生招生近1000萬人,招生數量增加了80倍,為新時代中國經濟的騰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繼全國教育大會與全國高等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之後,上個月又召開了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近日習近平主席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即將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基礎上邁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迫切需要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
  • 聚師網漫談:找準新時代教育落點,要做好教育評價改革
    聚師網知道,中國一直以來都將教育發展放在首位,如何讓新時代教育找準落點,打造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是近些年來不斷探索的目標。那麼如何才能做好新時代教育呢?今天就和聚師網一起了解一下吧。
  • 委員情懷|陸建:做一個為教育賦能的踐行者
    陸建委員2020年對教育行業而言,因阻擊疫情而開展的在線教育實踐,是一次史無前例、規模空前的在線教育大實驗。作為區域成人高等教育、開放教育和終身教育領域的一位管理者,陸建帶領學校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積極投入到「停課不停學」的在線教育實踐中。
  • 貧困地區搭建起「空中課堂」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實踐「教育...
    即將開播的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不僅用鏡頭講述了中國大地上發生的精準扶貧的動人故事,更用實際行動使這部作品所蘊含的深度和溫度「躍屏而出」。大家紛紛認為,《石頭開花》出品方不僅在劇作上體現了高遠的立意,而且推出的公益捐贈活動也把扶貧工作落到了實處,既是扶貧故事的紀錄者,又是扶貧工作的踐行者,這才是「真扶貧、扶真貧」。  「扶貧先扶智」斬斷貧困根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 宛城區2020年「新時代好少年」表彰會暨文藝匯演在市31小隆重舉行
    6月10日下午,宛城區2020年「新時代好少年」表彰會暨文藝匯演在市31小學一樓報告廳隆重舉行。當宛城區教體局副局長薄秀林宣讀完《關於表彰南陽市宛城區2020年「新時代好少年」的決定》之後,經過層層推薦,認真評審的12名「新時代好少年」邁著歡快有力的步伐登上領獎臺,他們分別是:南陽市第三十一小學校—「抗疫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