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歲依然奮鬥在演藝圈的明星,真的可以說是屈指可數。
羅大佑就是其中一個,甚至連大哥李宗盛都視他作偶像。
但你一定想不到,這位「樂壇教父」, 2017 年在臺北小巨蛋的演唱會竟然票房慘澹,虧損百萬。
他還在現場打趣:「你們來小巨蛋,從來沒有這麼寬敞舒服吧。」
記得看到這個新聞時深深覺得感嘆和惋惜。
是不是聽羅大佑的人,都已經老了呢。
如今的年輕人,似乎已經很少提到個名字,很少再去聽他的歌了。
的確,沒有一位明星可以躲過時代的拋棄。
但 65 歲的羅大佑卻帶著自己的新歌《免費》再度歸來。用自己滄桑沙啞的歌聲,告訴我們:
只要他還在,羅大佑的音樂就不會停止。
《免費》
羅大佑
可能你和我一樣,已經鮮少聽羅大佑的歌了。
但他一開口,還是為之驚嘆,這就是時代之聲。
他的歌詞也依然充滿著諷刺批判,那個有著個性的羅大佑仍在!
《免費》的歌詞直指這個看似便利免費的時代暗藏著許多騙局和代價。
市場,人情,加班,愛情等等。
小心有時候自己的付出和犧牲,都淪為了為他人免費的服務,淪為了一廂情願。
人生不那麼完美,有時候免費得來的東西,藏著最昂貴的代價。
其實從出道開始,羅大佑的作品就與眾不同,獨具批判性。赤裸的反應現實,引人思考反省。
《鹿港小鎮》是羅大佑的第一首政治歌曲。
意指臺灣當局開發山區等城市建設,盲目破壞了鄉村。
所謂的大城市,讓年輕人趨之若鶩,迷失自己。
80 年代就通過音樂作品表達社會議題。羅大佑一出道就有這樣的勇氣和見識,犀利的風格與眾不同。
《之乎者也》的歌詞在 37 年後的今天依然是警惕人心,諷刺著人們在所謂安逸下的麻木和逃避。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再捂住耳朵,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罷了。
如果這首歌你感到略有陌生的話,那《皇后大道東》的旋律響起,你一定會覺得熟悉。
這首歌以個人的迷茫聯繫到香港的迷茫,中英談判時期,不知香港最終將何去何從。
表達了對當年香港前途的追問,民眾對生活的迷茫和惶恐。
因為歌曲太過敏感,它被封禁到 2000 年才解除。
更為家喻戶曉的是他創作的另一首作品《東方之珠》。
當別人還在唱著男歡女愛時,羅大佑已扛起音樂與社會現象抗衡。
難怪李宗盛都對他無比敬佩。
這樣一位音樂鬥士,在面對時代,仍有溫柔的一面。
一首《童年》走過了三十幾年,依然是經典中的經典。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
等待著放學
等待著遊戲的童年
簡單平凡的幾句歌詞,就構成一幅電影畫面。
羅大佑筆下的童年如一個美好純淨的烏託邦。
我想再沒有那首歌能像《童年》一樣,寫盡了每個人童年的回憶。
或許明日太陽西下倦鳥已歸時
你將已經踏上舊時的歸途
人生難得再次尋覓相知的伴侶
生命中終究難捨藍藍的白雲天
《戀曲 1990 》也成為了一代人心中的旋律,相聚離別,漂泊無奈。
知音難覓,人們渴望有相知的伴侶,卻也抵擋不了命運的顛沛流離,還有對自由的嚮往。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也改變了我們。」
時間真的很無情,無情到光陰裡有些故事,也許最後只有自己一人在懷念。
當全場合唱《光陰的故事》時令人莫名的感動,羅大佑在舞臺上,一個人撐起了大家對歲月共同的惦念。
時光帶走了曾經的故事,也帶走了那個羅大佑輝煌的時代,但他仍沒有停下音樂的腳步。
羅大佑說自己並不喜歡「音樂教父」的稱號。
他只希望「用音樂替人們創造出更多空間,讓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個愈來愈擠的世界喘一口氣。」
65 歲的他仍然像是一個音樂鬥士,其實算來他都快成為一位 70 歲的老人了。
再過 5 年,希望我們仍銘記光陰的故事裡,有一位偉大的歌者——羅大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