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歌唱比賽,
已經從單純的比拼歌藝發展到真人騷,
參賽者不單奉獻喜怒哀樂,
最好加插勾心鬥角,
再由評審尖酸刻薄點評,
才是談論焦點·收視保證。
純歌藝比試是上世紀的事,
在香港,歌唱比賽一直沒停過。
(以下資料來源:翟浩然《光與影的集體回憶》)
在無線開臺之前,香港政府·商業以致傳媒機構都有辦歌唱比賽,其中1960年由星島日晚報舉辦的「全港公開業餘歌唱比賽」是較具權威的,關正杰曾以樂隊名義參賽奪冠進入歌壇。
一代視壇女強人周梁淑怡三次參賽,錄得一冠兩亞佳績,這是她1961年參賽的風姿,當時亞軍獎品是銀杯一座和金牌一面。
60年代歌唱比賽極其重女輕男,香港節·工展會不斷誕生歌后,藍天酒樓夜總會在67年舉辦「首屆全港公開女子歌唱比賽」,選出了那一屆的「香港歌后」——森森。
當時仍是學生的森森去酒樓喝茶「貪得意」報名,化名「森森」參賽,大會要求選唱兩首國語歌,森森找歌唱老師惡補咬字技巧,最後以《小放牛》《望穿秋水》成為歌后,並被蔡和平相中簽約TVB進入《歡樂今宵》節目組。
1968年,年僅5歲的露雲娜在《業餘音樂天才比賽》中獲得歐西歌曲組獨唱冠軍,果然是音樂天才。
第一個電視歌唱比賽是1969年無線的《聲寶之夜》,嚴格來說它是天才表演:下午跟樂隊彩排,晚上錄影,一個節目有五六名選手,演戲朗誦唱歌都可以。當時任職銀行的葉麗儀在初賽之夜一鳴驚人,贏得最高的「四盞燈」,本來要參加決賽,但葉麗儀的歌聲實在出眾,顧嘉輝已經起用她唱廣告歌,之後直接籤約無線。而陳潔靈是那一屆「聲寶之夜」的季軍。
隨著《鐵塔凌雲》《啼笑姻緣》相繼爆紅,廣東歌逐漸流行,70年代的歌唱比賽以「創作」為主題,1974年「香港流行曲創作邀請賽」最受矚目,專業與業餘音樂人同場較量。首屆冠軍是顧嘉輝作曲·黃霑作詞,仙杜拉演唱的《笑哈哈》。
第二屆爆紅的是已經籤約無線的新人陳秋霞,她以自己創作的《Dark side of your mind》囊括冠軍及傑出表現獎,人氣一夜急升。
陳百強憑作曲兼主唱的《The Rocky Road》贏得1977年《香港流行曲創作邀請賽》季軍,同屆亞軍歌曲《Medium Cool》演唱者是陳迪匡。
1978年,無線在短短一個月內推出兩個歌唱比賽,8月《業餘歌唱比賽》報名人數超過6000人,大忙人羅文·徐小鳳無暇細聽初選,由黃霑前妻華娃獨自品評2000人。
國粵語流行曲獨唱組冠軍是唱《離別的叮鈴》的張偉文,當時司儀以」法國血統唱粵語流行曲「來介紹張偉文,令他備受矚目。
蔡楓華在電視上初次登場就是這個比賽,以自彈自唱《雙星情歌》成為國粵語流行曲獨唱組季軍。
到9月,《香港流行曲創作邀請賽》接力,冠軍為陳美玲,她之前參加過商臺和麗的舉辦的歌唱比賽,未受重視,直到這個比賽以《So Long Until The End》吐氣揚眉。
同樣參加邀請賽的劉天蘭最後未能獲得名次,但獲得陳欣健的好評:娛樂性豐富,令人耳目一新。
眼見無線開始壟斷樂壇,麗的也不甘示弱,任音樂監製的黎小田在1976年策劃了第一屆」亞洲歌唱比賽「,麗的大撒金錢,在香港會議中心碧麗宮豪擲十萬搭臺,冠軍獎金高達三萬元。獲得冠軍的港產歌王盧維昌是如此規劃三萬元用途的:贊助加拿大留學的哥哥·再去日本臺灣旅行·餘下用作深造音樂的學費。可見當年三萬元之巨額。圖為盧維昌·張國榮以師兄身份出席第三屆亞唱記招,同場還有奚秀蘭·葉德嫻·
亞唱的最大貢獻,是發掘了張國榮,1977年香港區決賽張國榮原本選唱7分鐘足版《American Pie》,但大會只能提供3分鐘時間,張國榮為此甚不開心,但技藝超群的他還是脫穎而出。到總決賽,原本成績排第二,卻因為馬尼拉評委私偏,導致張國榮最後三甲不入。
功成身退的黎小田轉投華星,1982年舉辦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參賽條件是25歲以下不能有任何合約在身,擺明車馬捧新人,立即吸引3800多人參加。這張照片攝於決賽後臺,極為珍貴,左二胡渭康左三梅豔芳。
為保障質素,黎小田四出尋訪唱得之人,有人推薦銅鑼灣華都舞廳有個女仔十足翻版徐小鳳,黎小田見到梅豔芳後大表讚賞,鼓勵參賽,阿梅反問:我可以帶姐姐一同參賽嗎?結果梅氏姐妹進入前三十,但姐姐梅愛芳未能進入決賽,而梅豔芳以340分(總分400)大比數拋離亞軍韋綺珊奪冠。
」新秀「為香港樂壇培育出一波接一波的猛將,許志安·關淑怡·譚耀文·鄭秀文·黎明多不勝數。
當年張學友也參加過新秀,但初賽已被黎小田」叮走「:學友當年太不修邊幅了,臉上滿是暗瘡,頭髮蓬鬆。幸好,1984年還有一個《十九區業餘歌唱比賽》,張學友憑《大地恩情》斬獲冠軍。
李克勤,1985年憑《霧之戀》奪得十九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
80年代最重要的流行曲創作比賽,倫永亮·Blue Jeans·Raidas·林夕悉數登場,當然不得不提憑《仍是舊句子》摘取」1989亞太金箏流行曲創作比賽「季軍的王菲,當年芳名王靖雯。
1986年亞洲電視搶先在紅館舉行」未來偶像爭霸戰「,一直舉辦了多年,蔡濟文·張立基·李達成·田蕊妮等都是參加這個比賽為人所熟悉。
要數廣東觀眾最熟悉的歌唱比賽莫過於「省港杯歌唱大賽」了,1989年無線電視和廣東電視臺聯手舉辦歌唱比賽,兩地高手較量,引起的轟動一時無兩,連續幾屆冠軍都來自廣東:湯莉 林萍 古璇 王佩,而香港只有第一屆季軍曾航生為人所熟悉。
心理學家說人天性喜歡「隔岸觀火」,君不見古今中外鬥獸鬥雞鬥蟋蟀,連王嫂和六婆吵架也圍三層瞧熱鬧,等分出高下,紛紛讚嘆扼腕憐憫抱不平,統統發洩完畢洗腳上床,安然入睡,哈哈,果然是一種心理訴求。和平年代,衍生出各種比賽,繼續擔當心理疏導角色,大家繼續讚嘆扼腕憐憫抱不平,沒有硝煙血腥,激烈殘酷不減,文明!歌唱比賽,在以上種種益處上外加悅耳耀目,更受歡迎。誰一鳴驚人誰動人心弦誰賽途多舛誰暗箱操作,填滿茶餘飯後,喳喳喳,好不熱鬧。冠亞季一個接一個,早就不記得啦,多年以後翻舊帳,才發現那麼多在燦爛光影中拼殺的身影都各有際遇,哦哦,謝謝你們滿足了八卦娛樂了時光,先不聊了,我要看新的比賽去! (文:梁永斌)
《我的黑膠時代》主持 梁永斌
周一至四中午 12:00-13:00(首播)
周六日下午 18:00-20:00 (重播)
FM103.6 廣東廣播電視臺城市之聲
本公眾號由 廣州風有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運營
合作或建議,聯繫QQ:1534509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