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講婚後女性被出軌的劇集,同樣是有出軌男和茶藝高手的劇情,《白色月光》(Goodbye, My Lover)和《三十而已》(Nothing But Thirty)有什麼區別?
從淺層面上來看,接替林有有挨罵的更高段位綠茶角色再次進入大眾視野,疑似小三一個接一個。從深層次上來看,與《三十而已》相比,主打女主外男主內人設的《白色月光》更多了一點沉重壓抑感和懸疑意味,節奏也更加短平快。
雖然這兩部劇集都引發了大眾對於中年婚姻、女性獨立和成長等問題的討論、發聲和思考,但顯然《白色月光》更多地關注於想既有家庭又有事業的女性在婚姻中的清醒感受和痛苦撕扯感,讓人也更加期待後面的反轉和真相。
《白色月光》劇名官方英文翻譯跟 James Blunt 的一首深情款款、讓人心碎的歌曲 Goodbye My Lover 同名。
劇名英文翻譯中的 lover 乍一看有點扎眼,要知道 lover 一詞多指婚外的情人,它與對應中文「白月光」的皎潔美好形成鮮明對比,猶如婚姻中浪漫和現實之間的激烈碰撞。在劇中,最終是選擇 love 還是 lover ,胡思亂想和篤定不移還在劇烈撕扯,理性和感性仍在不停博弈困鬥,猶如月盈月缺的忽明忽暗。而該劇名英文翻譯一開始就點出了在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的婚姻關係中丈夫「出軌」的劇情走向。在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月光》中,魯貝爾夫人(Madame Roubere)有這麼一句話:You see, sister, very often it is not a man that we love, but love itself. And your real lover that night was the moonlight.
我們所愛的,常常不是一個人,而是愛情本身。那天晚上,月光才是你的真正情人。但,真正的情人究竟是月光,還是說深愛的是沉浸在自己理想愛情中的自己,亦或者只是月色下「月光」帶來的某種感覺,值得深思。自古以來,月一直被視為最細膩動人的意象,滿溢著月光流轉的溫柔、溫情和愛意。月色本身也具有美好的寓意,代表聖潔純淨的愛情,古今中外向來如此。張若虛的那句「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出自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A Moonlit Night on the Spring River)一詩,「月」字貫穿全詩,流暢婉轉。】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那句含蓄而不失溫柔的「今晚的月色真美」【 I love you 的隱喻暗示,這句話的肯定回答「風也溫柔」(I love you too)充滿了日式文學美感,而「適合叉猹!」則是一種讓人會心一笑的巧妙俏皮式回應。】月光代表的也不僅僅是愛情,伴隨著月的陰晴圓缺(wax and wane),朦朧的月光掩飾著整個世界的不完美,代表著一種縈繞心頭的鄉愁、憂思,一種月盈月缺背後世事變遷、悲歡離合的慨嘆之深和格局之大,以及一種令人魂牽夢縈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守得雲開見月明
聯想英語諺語「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隋煬帝楊廣的那句「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在星月交輝中將日月更迭的惆悵和舊去新來的變遷一併抒懷)李白的《靜夜思》(Thoughts on a Tranquil Night)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用最常見的字句言簡意賅地實現傳誦千古的思鄉意蘊的終極承載。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Can it be hoar-frost on the ground?(許淵衝)在網上能搜尋到的《靜夜思》的譯本多達九種以上,不難發現諸多譯者基本上把床均翻譯為 bed 或 couch (包括許老在內),從中可以看出他們對床一字理解的差異。但注意「此床非彼床」,經考證目前更多的人將其理解為胡床(馬扎)或井欄,井欄別稱是銀床,正好也和背井離鄉的現實處境相映襯。許老先生將月光如水的鄉愁譯為「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低頭思故鄉)」,這和第一句中的 pool 暗相呼應,可謂意境深遠。「床前明月光」也讓人不禁想起了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Red Rose, White Rose)中的那段放之四海皆準的關於「硃砂痣」和「蚊子血」的比喻,所謂「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讓人心痒痒但可望而不可及的白月光(white/pale moonlight)的梗正是出自於此。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聖潔的妻子 spotless wife
熱烈的情婦 passionate mistress床前明月光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一抹蚊子血 a mosquito-blood streak一粒飯粘子 a grain of sticky rice
一顆硃砂痣 a scarlet beauty mark這段話和劇集《白色月光》一樣讓觀眾看到了被一針見血點破和揭開面具後的婚姻真相。近期同類型劇集的扎堆上演也許會讓部分女性產生恐婚的情緒,為結婚到底是為了什麼感到揪心,但別忘了這只不過是個照進現實高於生活的劇本。《白色月光》不只是一個抓第三者的老套故事,它也在提醒女性勇敢面對現實的自我醒悟、覺悟和成長,在用心追求家庭事業平衡的同時永遠不要忘了追求一個獨立清醒的女性應該做到的自我增值。在美國電影《龍鳳配》(Sabrina)中,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飾演的 Sabrina 與其父親有這麼一段對話:- And you're still reaching for the moon.
- No, Father. The moon is reaching for me.「我要月亮奔我而來」, 赫本該有多麼自信、樂觀和勇敢才會說出這句話。無論是愛情或事業,等有一天你足夠強大時,自然能夠遇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