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4日,無疑是韓國娛樂圈黑暗的一天——以甜美、單純形象出道,而被稱為「人間水蜜桃」的韓國歌手兼演員崔雪莉,被發現在家中自殺身亡,年僅25歲。
生前,雪莉因為個人情感問題和生活方式等,一直爭議不斷,網友對她的「惡評」從未停止過。
曾經她在採訪中被問到聚會爭議照時,雪莉忍不住有些哽咽:
「覺得很對不起朋友們,明明都是很好的朋友,都是很善良又可愛的朋友,為什麼要因為我被罵呢?如果是了解我的人,應該能知道我是沒有惡意的,感覺有很多人唯獨對我戴著有色眼鏡,所以還是很難過。」
最後還泛著淚光說道:「記者大人請多多疼愛我吧,觀眾朋友們也請多多疼愛我吧!」
如果說,雪莉因抑鬱症自殺的結論被證實,那導致其抑鬱症的很大一部分原因,絕對和網絡暴力脫不了關係。
在雪莉被發現死亡的相關新聞評論下,網友們都在倡議,應該減少網絡暴力,可這些人中就沒有當時辱罵過雪莉的人嗎?
最熱心的永遠是網友,最冷漠的永遠是路人,那到底是網友不出門,還是路人不上網?當你開始自殺,全世界才突然愛你。真的很諷刺,不是嗎?
願雪莉只是去了德魯納酒店,滿月會照顧她的。
但與此同時不少網友認為,在雪莉抑鬱症的背後是否存在陰謀論,畢竟韓國娛樂圈的黑暗眾所周知,在惡劣的競爭環境下,不少藝人被迫成為腐敗政商的玩物。
這就不得不提「張紫妍事件」,該事可謂揭開了韓國娛樂圈的遮羞布。
2009年3月份,韓國女星張紫妍上吊自殺,留下了遺書。
遺書上指控了自己經紀公司逼迫她陪睡近百次,就連父母的忌日都無法避免,一旦不從就會遭到虐打。
張紫妍自殺前,曾留下一份列有多名企業高層和媒體高層的名單,在她自殺身亡之後,檢方對名單上的人進行了調查,可此案的審理卻一波三折,最後草草結案,涉案人員均以證據不足釋放,令人心寒。
她的死,她的呼喊,並沒有換來正義的曙光。
而在13年一部以「張紫妍事件」為原型的電影與觀眾見面,揭露了演藝屆、政界「性賄賂」這一醜陋的社會現象,它就是《玩物》。
可以說當時《玩物》中的現實熱度,大有賈樟柯《天註定》的感覺。
該片十分壓抑,通篇在傳遞深深的無力感。
影片在一開始就強調,本片經過藝術加工,所有出現的人物、團體都和現實無關。
其實對比一下「張紫妍事件」就會知道電影的內容溫和了太多太多……
女主角鄭智熙是一個懷揣著演藝夢想的普通女孩兒,可平凡的出身,註定了智熙在娛樂圈受盡欺凌。
初來乍到,智熙天真地認為只要業務能力強,演技得到認可,就能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可公司慣用的套路就是打壓新人演員,讓她們無戲可接,境況窘迫,再裝作好心地安排演員參加應酬,讓她們以為柳暗花明,實則是踏入了無盡的煉獄。
智熙就這麼成為了權色交易的犧牲品。
剛開始,只要智熙陪酒,便能接到廣告,慢慢地,不止陪酒,公司開始要求智熙出賣自己的身體,甚至在拍戲時,導演會臨時加一場激情戲,並要求演員假戲真做。
智熙不堪屈辱,想要解約,卻無力支付高昂的違約金。從此智熙就是成了那些高層發洩慾望的玩物。
最讓人記憶深刻的一幕是,智熙在即將玩弄她的新聞會長玄成峰面前一遍一遍的說著:我是演員鄭智熙,我是演員鄭智熙,今年25歲……
她只希望對方可以記住這個名字,她才可以有更多出鏡的機會,可以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然而得到的答案卻是,我的身體也許會記得你。
麻木無望的智熙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臨死前,智熙將證據用電子郵件發給了一個記者,也就是男主李長浩(馬東錫飾)。
他為人正直,是出了名的熱血記者。可不巧的是,他當時沒能及時收到智熙的求助。
而另一位主角金美萱(李升妍飾)則是一名檢察官,凡事講求證據是她做事的準則。因此,她接受鄭智熙案子的審理,希望為死者討回一個公道。
然而,兩人在案件審理的過程中,都受到了重重阻礙。
先是記錄侵犯過智熙所有人的關鍵證據的日記本消失不見,李長浩在尋找證物的過程中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脅。
金檢察官則被同行要挾,一直為死者做證的證人又不斷翻供,這些無不彰顯著被告一行人的權勢有多大。
萬幸的是,李長浩得到廣大網友的支持,金檢察官面對威逼利誘也沒有屈服,原來她曾被堂哥侵犯。
正是因為她理解這種感覺,所以她拼盡全力,即使知道將面對的是如何可怕的敵人,也一直堅持伸張正義。
在她的努力下,重要目擊證人終於出庭。而丟失的日記本也終於找了回來,人證物證聚在。
故事發展到這裡,你以為會皆大歡喜,壞人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那你真的是想多了!
就在重要物證日記本要在法庭公示的時候,法官卻強制休庭。
電影沒有給予觀眾一個正義得到伸張的結局,那位新聞會長直接無罪釋放了,主謀和惡魔們依然法外逍遙,和現實一模一樣……
但令人致鬱的,還遠不止於此。
在今年年初張紫妍案好不容易得以被擺在檯面上再次審查,但結果卻還是以證據不足不了了之。
我們經常把「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對不會缺席」掛在嘴邊。
但遲來的正義,還是正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