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女大學生王依蕾,是一個把漢服當成日常穿搭的中國傳統服飾愛好者。5個月來,她通過幫別人製作漢服,以及自己銷售漢服,獲得了10多萬元的收入。王依蕾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她最希望的是能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傳統服飾,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韋娜曹鋒
近日,現代快報記者在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智能製造學院見到了王依蕾。她身材高挑,穿著一身寬大的明朝女裝。
王依蕾2001年出生在徐州。2015年,正在讀初三的她在網上看到一段漢服的視頻,「我覺得太美了!」王依蕾花100多元用媽媽的淘寶帳號買來一套唐代的「襦裙」,穿在身上有一種仙氣飄飄的感覺。一段與漢服的緣分也從此開啟。
進入高中,王依蕾發現班上有兩位女同學和她有同樣的愛好。有一次,三個人都穿著漢服來到學校。「我們從樓上到樓下,很多人都跑來看我們。」王依蕾說,她們當時也擔心:會不會被老師批評?然而,想像中的批評沒有出現,反而有老師來問:「你們的衣服從哪兒買的?還挺好看!」
看到市場上流行的漢服良莠不齊,王依蕾希望讓更多人穿上更好看的漢服。高中畢業後的暑假,她和一位懂裁縫的阿姨決定,開一家網店,幫別人定製漢服。
王依蕾說:很多顧客會自己買好面料寄給我們,做好了再寄回去。「有顧客從日本買『和服』寄給我們,讓我幫她拆掉,用『和服』的布料做漢服、做旗袍。」一些「和服」使用的面料很高級,拆掉以後需要清洗,不能太陽曬,只能陰乾,非常麻煩,「我就兩個字:加錢!」王依蕾笑著說:「也加不了多少,就加20塊錢。」
2019年9月,王依蕾來到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智能製造學院讀書。因為學習任務較重,她關掉了網店,只做老客戶的生意。到年底,王依蕾一看餘額,發現收入已經有10多萬元。
「日本人、韓國人的傳統服裝都一直有人在穿,但中國傳統服裝在近現代出現了斷代,直到2003年左右才又有年輕人開始穿起來。」王依蕾說,「我通過穿漢服、做漢服、賣漢服,讓身邊的人不僅了解了漢服,也對中國傳統的首飾、各種搭配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希望把這件事做下去,弘揚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責任編輯:董雲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