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播出的央視節目《挑戰不可能》發布「不可能完成的任務」:300卷唐詩中,隨機挑選10聯(上下句為一聯),再隨機挑選3個字保留,然後讓選手填寫完整。10道題全部答對,才算挑戰成功!萬萬沒想到的是,這道題目當場就被破解,而且破解者還是一個只有5歲的萌娃——王恆屹。
要說在周日晚播出的節目裡,小恆屹的表現可謂勢如破竹。他先進行了保留4字的挑戰,輕鬆答對9題,最後一題評委董卿僅僅提示了詩的作者,小恆屹就立刻喊出了正確答案!然後,難度繼續升級,每一聯只保留3個字且依舊毫無邏輯,有一道題只有三個「且」字,小恆屹10題只答對了6題。考慮到挑戰難度大、挑戰者年齡小,主持人撒貝寧和評委董卿都想幫一把,但小恆屹堅定地說「不要」。重新調整狀態後,他順利答對9題,最後一題主持人僅提示了詩作者的姓,小恆屹就說出答案,挑戰成功!一時間,小恆屹被贊為「中華小詩詞庫」,圈粉無數。
到底這個小恆屹本事有多大?21日下午,王恆屹的奶奶何霞女士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的採訪。
小年紀,強記性
何霞說,小恆屹的爸爸媽媽由於工作原因長期居住在上海,孩子一歲半的時候就跟著爺爺奶奶在青島生活。沒有上過早教班,家人也沒有制定培訓計劃,奶奶的興趣為小恆屹打開了古詩詞的大門。
「我一直都喜歡唱歌、跳舞、朗誦和閱讀。」何霞對北青報記者說道。自己退休後經常會在家裡播放名家的朗誦,學著人家繪聲繪色地朗讀,配上表情和動作,「當時小恆屹就特別興奮,特別感興趣。」
幾個月大的時候,家裡人就會給孩子讀《三字經》《弟子規》、兒歌以及一些簡單的唐詩宋詞。一歲多的時候,小恆屹剛剛會說幾個字,奶奶給他讀簡單的古詩詞。「我一般都是看著他,慢慢地、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他能接上我說的詩句了。比如我說『春眠不覺曉』,我說完『春眠不覺』時,他就可以接上『曉』字。後來逐漸可以接上兩個字、三個字,然後就能把整個句子背下來。」
在奶奶看來,小恆屹記憶力挺好。家裡客廳掛著一幅書法作品,家人抱著他走過客廳時,都會用手指著念上一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沒過幾天,當爺爺指著書法作品說出「滾滾長江東逝」,小恆屹就流利地接上「水」。
守規矩,能自律
據何霞介紹,小恆屹2歲可以自己看書,3歲時已經認識2000多個漢字,準確識別出200多個國家的國旗和國徽,一首歌曲只需播放一秒鐘的前奏他就能準確地說出歌名,5歲能夠完整背出460首唐詩宋詞,認識五六百個英語單詞,現在認識的漢字「已經可以像成年人一樣看書讀報了」。
小恆屹從幼兒園放學回家後,每天看20分鐘的動畫片,然後背誦古詩詞、利用點讀機學拼音學英語。奶奶告訴記者,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讓他養成了守規矩、能自律的習慣。「在這些方面,我是一個狠心的奶奶。」王恆屹的奶奶說,「小孩子一看動畫片就上癮,經常抱著平板電腦看很久,沒有節制。我給他改這個毛病時,他又哭又鬧,咬著牙瞪著我。但我就是不鬆口,一定要讓他改掉這個毛病。」爺爺奶奶以身作則,在家裡陪著小恆屹一起讀古詩詞、學英語,教他不認識的字兒、給他講講古詩詞裡面的典故,家裡的電視也只在周六日開一會兒。
當記者問小恆屹是如何記住古詩詞中一些複雜的字比如「魑魅」「盡觴」等時,恆屹奶奶表示自己也不太清楚,她認為小恆屹是靠拼音和長時間的閱讀積累來加深記憶的。
差點與節目失之交臂
小恆屹3歲時,何霞給他錄了一段《我的家在東北》視頻並發布在視頻網站上,小小的人兒配上搞怪滑稽的表情,非常可愛。一個星期後《歡樂中國人》節目的工作人員留言邀請小恆屹上節目。當時全家人一度以為這個人是騙子。2017年2月,小恆屹首次去北京參加節目錄製,但那次的錄製以他聽歌唱歌、認國旗為主,恆屹在舞臺上唱了五首歌。
此後,陸續有節目組邀請恆屹參加。但何霞表示並不是所有的節目都會答應,「還是想讓恆屹參加文化類的節目,因為在那裡他會遇到許多特別優秀的孩子,能帶動他學習上進。」
對於王恆屹在詩詞方面表現出的天賦,周圍人有不同的聲音。何霞對此特別坦然:「有很多人會說這樣做傷仲永,但我覺得不會。因為孩子一直在學習一直在進步。」何霞告訴記者,他們一直很注意引導、尊重孩子的興趣,孩子喜歡古詩詞,平常去朋友家也會主動地和其他小朋友玩飛花令。恆屹能在喜歡的事情中感到開心、快樂,他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談及未來的計劃,何霞表示,會繼續讓恆屹讀古詩詞,做他喜歡的事情,但也會注重培養小恆屹的動手能力、畫畫能力和英語能力。現在小恆屹的媽媽已經從上海調回了青島,更多地陪在孩子身邊,相信未來小恆屹會更加開心快樂!
原標題:青島5歲娃能背460首唐詩宋詞:3歲時就能認2000餘字
責任編輯:鄭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