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為了能更為從容地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很多人都有「愛存錢」的這種習慣。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現在很多存款業務都可以通過手機銀行在網上辦理,與此同時,很多第三方金融機構也被很多人愈來愈接受,從而「分流」了部分存款,由是,許多人可能已經有較長一段時間沒有到銀行辦理過業務了。
正是由於去銀行次數的減少,不少人不僅對銀行中的很多業務變得陌生,對於銀行員工的很多話術也有些「摸不透」,從而容易陷到一些「小陷阱」之中,曾有「內行人」說出實情:去銀行辦理存錢業務的時候,最好多多注意以下2種情況,銀行員工如果主動的問到你「這個問題」之時,要想清楚之後再回答。
首先,保護好自己的隱私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千萬別將自己的密碼等洩露給旁人,包括銀行中的工作人員。前段時間,就有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有位儲戶去銀行辦理業務時,儲戶的理財經理卻「趁機」將其身份證以及銀行卡拿走,之後把錢轉進了銀行的櫃檯。
眾所周知,銀行的工作人員是不可以私自的將儲戶資產轉移的,如果發生了違規轉移情況,不僅那個員工要承擔相應責任,就連銀行也會有責任。不過,這一案例中,法院的判決卻是銀行沒有責任。其中原因便是,該儲戶在無意間把自己的銀行卡密碼告訴了銀行的工作人員,而在取款時,該儲戶又沒能將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密碼保管好,所以銀行的工作人員才能成功地將其資產轉移,而在這一過程之中,該儲戶也未曾拒絕過銀行支付轉帳的這一要求,因而銀行是沒有責任的。
由此可見,當我們去銀行辦理業務或者存取款時,千萬別將自己的密碼告訴他人,也不要將身份證交給其他人,否則一旦造成了損失,最終承擔的還是自己。
而第二個需要注意到的問題,不少儲戶或許已經發現了,就是在到銀行存錢的時候,銀行員工總是會詢問存款人要存多少錢。對此,有些人可能感到詫異,無論存多少錢都是存進自己帳戶中,銀行員工何必要問?其實,銀行中的工作人員之所以這麼問,也是有「深意」的。
其一是為了確認一下儲戶的實際存款的金額與口述的金額是不是一致,就好比,有儲戶打算存15萬元,當其帶著現金去存錢時,銀行工作人員清點的過程之中出現多數或者漏數的情況也是正常的,因而,工作人員在自己核實的情況下,也會與儲戶核實,從而確定數額是一致的,否則,儲戶說帶了15萬元,可實際只有14萬,金額存在出入就麻煩了。
其二,銀行的工作人員會這麼問,也是為了讓存款的利潤可以獲得最大化,畢竟銀行存款有很多種類,比如定期、活期、大額存單等,通過詢問,不但能夠幫助儲戶選擇更為適合的方式,還可以使銀行實現最大化的盈利。
因而,在銀行的工作人員問到你這一問題時,最好想清楚後根據具體情況回答,多了解一些銀行業務的相關知識,除了爭取收益最大化外,還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當然,要是洩露自己隱私,比如銀行卡的密碼等問題就不要「和盤託出」了。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