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出於疫情的原因,中國的電影市場幾近滅頂。
2020後半年的電影市場,經歷了國慶檔的大賣,又慢慢沉寂下來。
所以,今年的票房,註定會是慘痛的。而這個時候的中國電影,需要一部大片來提振整個市場,也提高全體中國影迷的精神。
所以,有一部電影,從春節檔來到了12月,不去爭搶最大的蛋糕,反而是毅然決然地用一已之力,來為2020年而不是2021年的票房出力!
這個,叫做大片風範,這個,叫做大局觀!
這部電影,就是《緊急救援》!於12月18日上映的緊急救援!
該電影為林超賢導演救援「三部曲」終章,延續了前兩部的大體調性,同為真實故事改編,由彭于晏、王彥霖、辛芷蕾、藍盈瑩主演,打造出一場屬於中國的海上救援巨作。
而這場巨作的誕生,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劇本耗時五年,拍攝更是艱難,為一個鏡頭能折磨無數遍,無論演員還是攝像,都讓林導「虐」到苦不堪言。
一、拍完《緊急救援》,彭于晏:慶幸我還活著;王彥霖:真的是拿命在拍!
身為男一的彭于晏,自然是第一位面對「魔鬼林」恐怖的。兩人並不陌生,早在13年合作時,他便感受過林導的「變態」。
那時為呈現最真實的肌肉感,幾位主演全部斷掉碳水,瘋狂健身,46歲的張家輝更是九個月練成肌肉型男。
這,還只是13年的林導,《緊急救援》中的他,更加瘋狂。
在彭于晏進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了要把命一起綁進去,同他一起成就這部未來華語電影「標誌性」大作。
一個月集訓,進行所有專業救援隊的知識、體能、技能學習。
一年時間,成為水下熟手,以為做好這些準備,就能無憂?答案當然是不,開拍後,彭于晏依舊被「虐」得不成人形。
無論是一車一車往遊泳池裡倒冰塊的寒冷還是幾百度的高溫,都需自行感受,替身?不用,也不屑,為最極致的真實,水火之中穿梭又有何妨,高山峽谷之間墜落又有何懼,這就是救援英雄曾經歷過的真實畫面,而林導和演員們,只是將它完美呈現!
電影殺青,只等來彭于晏一句:慶幸我還活著!
王彥霖同樣感慨:真的是拿命在拍!
如果之前他和彭于晏同林超賢合作的作品只是掉了半條命,那這次,就真是「死裡逃生」。
二、只有最真實的共情,才值得用生命去詮釋
至於他們為何要用生命來詮釋這部電影,只因它能帶來最真實的共情。
這裡的生命,指戲中演員拼命,也指劇中故事對它的詮釋。
山地、水下、空中、燃爆。
林超賢用巨額投資和國際頂尖製作團隊(奧斯卡最佳攝影鮑德熹,《鐵達尼號》美術指導Martin Laing)為我們帶來的,是屬於華語影壇的極致震撼。
在一幕幕「驚心動魄」之後,也不忘共情於所有觀眾。
越過嗆人濃煙,只為不讓你在滾滾濃煙中多等片刻。
不懼熊熊烈火,只擔心你在險境中多度過一秒。
不畏海水吞噬,就怕慢下營救你的腳步。
在救援隊員眼中,生命,高於一切。願用百分之百護你萬分之一,即使犧牲也在所不惜。
這就是屬於我們的「超級英雄」,他們面對險境時,也並非沒有恐懼,只是那急促地等待足以其忘掉所有。
他們沒有如超人一般的鋼鐵之軀,但在拯救生命時,卻有對抗大自然的無畏勇氣。
這應該就是林超賢導演想詮釋的東西,正如他在採訪中說道:恐懼,是他創作中的共鳴。在拯救生命時,他們可能全是激情和熱血,但在事後,才會想起自己曾面對過怎樣可怕場景。
唯有這種從生命中詮釋中的感動,才能打到所有觀眾心上,讓人忍不住捏緊拳頭,為其灑下熱淚。
三、英雄也是凡人,「披甲」上陣,還歲月靜好,褪下「戰衣」,才能擁抱生活
太多恢宏場面讓人感受到極致的震撼,而《緊急救援》中的「生活化」劇情,也同樣打進觀眾內心。
彭于晏飾演的隊長高謙,有可愛兒子相伴,王彥霖飾演的趙呈,也有親密愛人。
對兒子的愛,與女友的約定,都是他們每次任務都決心要安全回家的寄託。
與他們聚少離多,每次分離都有酸楚,但前方等待營救的生命容不得他們停下半秒腳步。
雖是英雄,但也是凡人,越過大火,沉入海底,只為還世界一片歲月靜好,可衝向「戰場」時,背後也有家人在祈禱,祈禱他們能安全回歸,擁抱生活。
為浸入這些文戲,彭于晏在醫院那場哭得控制不住情緒,連導演都勸不住。
也正是這般動情,才足以打動人心。
這,就是林超賢導演對共情點的極致把握,每一個鏡頭都能激發強大的情感力量,直戳人心!
這,就是《緊急救援》,讓所有人看到什麼才是真正的「超級英雄」,讓所有人體會跨越生與死的感動。
「哪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都是挺身而出的凡人!」
災難無情,但救援者時刻拯救生命,用命拍出的巨作,才真正詮釋出生命之可貴、英雄之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