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娛樂圈,星二代自子承父業屢見不鮮,可為何楊玏和陳月末被如此區別對待呢?
《三十而已》雖然已經結尾,但觀眾似乎依舊還意難平,網絡上討論的熱火朝天。其中,出演「陳養魚」的楊玏就是便是典型的一位。雖然劇本人設不討人喜歡,但他通過這個角色成功走紅,也贏得了眾人對其演技的認可。
而另一位陳月末,有其參演的《山河月明》千呼萬喚還不登場。在劇中飾演建文帝朱允炆的他,在和一眾老戲骨陳寶國,何晟銘,張豐毅,馮紹峰的對比下,又會輸的有多慘呢?多次參演正劇,卻一次次被人忽視,吐槽,陳月末真的捧不紅?
其實在《三十而已》劇中,楊玏爸爸楊立新也有參演,只是二人沒有對手戲。其中,楊立新扮演了顧佳的爸爸,和顧佳父女的對話一度登上熱門話題,讓眾人看到鮮明的角色形象。在劇中,楊玏和父親各自展現著他們紮實的表演功底,楊玏更是被眾人稱讚為最成功的星二代。其實,成功來的哪有那麼簡單啊。
1987年,出生在表演世家的楊玏,自小在父親楊立新和徐帆,宋丹丹等人的關懷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特有的藝術氛圍中長大。耳濡目染下,楊玏對表演藝術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希望未來做一個像父親一樣優秀的演員。對父親說出自己的理想後,楊立新積極鼓勵兒子去追求夢想。
2008年,楊玏進入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學校戲劇表演,之後,他轉到杜克大學戲劇系繼續進行專業學習。有了紮實的基本功後,楊立新才帶著兒子初步踏進娛樂圈。2009年,楊玏被父親帶進《唐山大地震》劇組,讓他給馮小剛導演做助理,同時向優秀的人借鑑一些經驗。他虛心學習的態度感動了馮小剛,才有了在電影中有了一掃而過的鏡頭。
之後的幾年,他堅守在副導演的崗位上,觀摩學習別人的表演技巧,偶爾還客串一些小角色。2014年《大丈夫》來了,首次擔任重要角色的他一舉成名,斬獲了最佳新人男演員獎。之後的《匆匆那年》《何以笙簫默》《致青春》,他的事業仿佛開掛了一般,成為偶像劇中亮眼的存在。
儘管父親在娛樂圈影響不小,但楊玏一直兢兢業業的工作在一線。不論是主角還是配角,亦或是客串角色,他都認真詮釋好每一個角色。用楊玏的話就是「我努力想從父親身上學到的就是認真,他是一個凡事都極其認真的人,一個會把感興趣的事努力做到最好的人」。受父親影響,楊玏潛心琢磨每個角色,演技以肉眼可見的變「成熟」。
今年年初熱播的《清平樂》中,楊玏扮演了宰相韓琦。在服裝化的加分下,楊玏將這一角色演的入木三分,令人眼前一亮。再到今年的《三十而已》,楊玏對喪氣十足的陳嶼拿捏得到,讓人徹底沉醉在劇情中。從陳尋,陸小貝再到韓琦,陳嶼,楊玏角色切換自然,對表演更多了一份自信和熟練。
而在如此巨大的成功之後,楊玏依舊還是謙遜低調。他坦言「進步談不上,可能就是褪去了一點剛參加工作時的青澀,對業務更熟練,更能迅速抓住重點。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好,所以也還是得專注現在拍的每一部戲或者每一場戲上,這才是未來的方向」。腳踏實地,徐徐前行,難怪楊玏會好評如潮。
大多數人對陳月末並不熟悉,對他的第一印象也只是「陳寶國的兒子」。為何在出演了許多作品後,陳月末依舊還是擺脫不掉關係戶的標籤呢?其實和陳月末的有關,但也和其父親陳寶國有關。
同樣出生在演藝世家,可陳寶國卻對兒子從事演員這一職業特別反對。在陳月末14歲時,父親為了不讓兒子過多接觸表演,把他送去英國留學。為了讓兒子未來有個一技之長,用心良苦的陳寶國還給兒子報了機器工程專業,從大學到碩士,陳月末一直都在學習機器工程方面的知識。
直到14年後,陳月末學成歸國,已經28歲的他還是放不下做演員的夢。去北京電臺實習過,電影學院進修了導演課程,他想最後為自己的演員夢努力一把。他把自己的心裡話告訴了父親,堅定表示了自己對表演的狂熱喜愛。時隔多年,父親看著兒子為了做演員一直和自己對抗,終於妥協了。
或許是為了支持兒子的事業,亦或是彌補曾經的固執已見,陳寶國手把手教學兒子表演。從早期的《正者無敵》《義者無敵》《智者無敵》,陳寶國為了能給兒子贏得出境的機會,讓出了自己的男一號位置。再到《龍匯鏢局》,已經名聲大噪的陳寶國卻甘願為兒子作配,幫助他更好的塑造男主角形象。
除此外,最著名的當屬2019年熱播的《老農民》《老酒館》《老中醫》三部曲了。在這些戲中,我們都可以同時看到他們父子倆的身影,由此可見,陳寶國可是不留餘力的力捧兒子,可似乎除了迎來更多的嘲笑辱罵,陳月末沒有任何收穫。反而還拖累了原本在娛樂圈名聲口碑都很好的陳寶國,父子倆面臨新的事業危機。
其實曾在2018年,為了擺脫星二代的標籤,陳月末獨挑大梁,主演了軍事題材《突擊再突擊》,可並沒有掀起太大的火花。父親8年的教導,帶著他一個劇組一個劇組實踐,可結果總是不盡人意。「他不行,演技太差了,關係戶吧」,「陳寶國兒子不行啊,就這樣還往劇組塞,不嫌丟人啊」等等,陳月末飽受質疑。
可歸根結底,究竟是陳月末演技差呢,還是劇本不適合他了。因為父親的原因,陳月末演的大部分都是正劇,搭檔的演員也都是出了名的老戲骨。在眾多實力派演員的對比下,陳月末的表演的確給人一種不夠格的感覺。對角色處理稚嫩,表演層次太淺,陳月末真的適合這種類型的角色嗎?
亦或是陳月末就不適合吃這碗飯。畢竟十幾年都在學習機械工程,對戲劇表演缺乏理論性的學習。僅憑著父親成熟的經驗教訓,或許對於他來說終究是空中樓閣。我們在花絮中看到,他足夠努力,相信陳寶國也教的特別用心,可眼神空洞無物的表演終究是過不了關的。如今已經36歲的陳月末,真的還有機會嗎?
作為星二代,他們都背負著亮眼的標籤。成也蕭何敗蕭何,唯有放下這身光環,腳踏實地的磨練演技,才有可能得到眾人認可。其中,不光需要星二代的努力,更要身為人父的他們懂得配合。
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絕不讓你失望!